(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孫超:科學立法促振興 良法善治利長遠 ——回顧我國農業機械化法制建設40年輝煌歷程
編者按: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示農業機械化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弘揚農機化行業人士不懈奮斗、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開展了“紀念農業機械化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動。活動得到了廣泛響應,各界人士積極投稿,參與活動。經組委會初步審核,決定遴選部分文章加以刊發,以饗同仁。
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是黨領民治理的基本方略。立法是為定規矩、為社會定方圓的神圣工作,以立法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成果上升為法律規定,是農業農村法制建設的重要經驗。農業機械化是農業農村法制建設的重要領域,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法制建設經歷了從初步探索、建章立制到健全體系的不凡歷程,在保障糧食、推進質量興農、促進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農機化法制建設的歷史進程
農機化法制建設,根植于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實踐。建國伊始,“改良農具”的發展方針就寫入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發展農業機械化奠定了法律基礎。1955年,人大通過了《農業生產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范章程》,明確了以農業規模化經營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目標。同年,國務院頒布了《新式農具統一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新式農具在制造、供應、推廣等環節的管理措施,這些法律法規奠定了新中國農機化發展的制度基礎。但是,十年動亂讓立法工作陷入癱瘓,農機化法制建設陷入停滯。農具推廣主要依靠政策、行政指令進行調整,缺乏法治保障。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改革開放帶來中國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農機化法制建設迎來了新的歷史起點,其建設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恢復階段(1978年至2004年)
家庭聯產承包制吹響了我國改革開放的號角,也開辟了我國農機化新的發展道路。198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允許農民個人或聯戶購置農機,農機化發展動力發生了根本轉變,農機化制度體系面臨深度調整,這一階段農機化法制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依法管理”。在產品鑒定方面,《農業機械鑒定工作條例(試行)》于1982年公布,確立了部省兩級開展農機鑒定的工作機制,為適用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奠定基礎。在技術推廣方面,《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管理辦法(試行)》于1983年公布施行,建立了農機化技術推廣制度體系。在質量保障方面,《農村機械維修點管理辦法》于1984年公布施行,規范了農機維修點開辦、運營等活動,加強農機維修服務管理。1993年,農機化法制迎來了兩部重要法律,《農業法》規定了鼓勵和支持農機使用、提升農機化水平的發展方向,《農業技術推廣法》明確了農機技術推廣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期間,從中央到地方,農機化法制建設恢復,為農機化依法促進提供了先行經驗。
(二)體系建設階段(2004年至2012年)
隨著法制建設的加快,農機化管理工作逐步建章立制,但規定之間還不十分協調,辦法之間還未形成體系,促進農機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還未確立。2004年6月25日,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農業機械化促進法》,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促進農機化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制度體系,標志著我國農機化邁入了依法促進的新階段。2009年9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農業機械監督管理條例》,建立了部門齊抓、主體共建的農機監管機制。在“一法一條例”的引領下,監管、質量保障和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規定逐步建立,新規章新制度密集出臺,《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辦法》《拖拉機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等9項部門規章陸續公布施行,促進農機化發展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三)優化完善階段(2012年至今)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農機化法制建設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方面加快步伐,制度體系不斷優化,辦法措施日益完善。在部門規章方面,2018年《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駕駛證管理規定》以及《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規定》制定公布,將原有三個部門規章整合優化為兩個,強化部門職責、優化分類管理、提升便民服務,農機監管“放管服”改革落地;2016年《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修訂,農機維修審批實行“先照后證”;2015年、2013年《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辦法》修訂,持續優化鑒定方式、簡化業務流程、強化服務水平;法規文件“立改廢”并舉,《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管理辦法(試行)》等5部不符合實踐要求的法規文件及時廢止。此外,地方性法規建設步入快車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北京市農業機械監督管理規定》等10余部省級地方性法規公布施行。通過優化法制體系,農機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管理效能不斷強化,農民和行業服務者的獲得感、幸福感、感持續提升,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