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郭恒:層林盡染霜華變 砥礪前行四十年 ---對河北省農機化發展的一些回顧與思考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1978年黨領導中國人民實行改革開放政策,40年來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各行各業百舸爭流,欣欣向榮競繁華。
農業,立國安邦的產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政策惠及農民,農民可以辦農機化了。剛剛富裕的農民歡天喜地買小四輪拖拉機耕地、播種。播的是希望,種的是富裕。投入加大了,糧食豐收了,喜悅中卻夾帶著苦澀。芒種過后,冀中大平原超過35℃的高溫炙烤著大地,催促著小麥成熟,更炙烤著割麥的農民。農民掛在嘴邊的話“三夏三夏,提起來害怕”,說明了麥收的艱辛。農民揮舞鐮刀割一畝小麥,就要處理7、8百公斤的作物量。從割麥到麥粒入囤,要歷經割、捆、裝、運、卸、脫、揚等10來道工序。艱苦的勞動條件極大地考驗農民的體能和意志。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省農業廳主導和支持下,引進技術開發出了適合家庭聯產承包責制下的小麥聯合收割機“新疆2”號。就是這款機型,適應了一家一戶小地塊作業和長途跨省際作業。小麥主產區各縣農機部門組隊帶領機手走山西、內蒙古,闖中原大地跨區域收割小麥,一路割,一路發,技術好的機手一個作業季節能掙5萬多。經10多年的發展,到2000年,小麥聯合收割機從無到有發展到3萬多臺,機收率達到了80%,標志著河北省大宗糧食作物之一的小麥,在黃淮海區域率先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十一五”末,河北省小麥耕播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99%,這意味著,在一個縣的范內,小麥收獲的時間只有3-5天!
小麥機械化生產,讓農村面貌和農民生產生活習慣發生了改變。以往,全家老少齊出動、起早貪黑的場景不見了,學校、企事業放麥假,還有那些打工經商的人們放下活計急著往家趕的場景不見了,地邊村頭近百萬畝的打麥場不見了,脫粒機和高高的麥垛也不見了。農民們描述麥收場景是這樣說的:“乘著涼、喝啤酒,跟著糧袋往家走”。
小麥機械化生產,讓夏收、夏種、夏管三大生產環節的用工比發生了改變。過去是“三分種七分管”,小麥人工收獲和夏玉米點種至少要持續大個月,現在是“七分種三分管”,一個農戶單元能做到當天收、當天種,夏玉米早種十天半個月,積溫多了,產量也上來了,人工環節占比少了,機械化農業生產的責任越來越大了。
小麥機械化生產,讓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夏玉米免耕機播技術是農業發達普遍應用的先進技術,伴隨著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普及,全省推廣了小麥聯合收獲+秸稈覆蓋還田+夏玉米免耕機播配套技術。一收一播之間農業機械兩次進地,小麥收了,秸稈還田了,玉米一穴一粒精量播種了,節本又增效!
數字的變化直接體現的是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小麥實現機械化生產的意義還體現在:
從實現機械化發展的途徑上看,通過組織有機戶開展機收小麥有償服務,實現了社會化服務與一家一戶小農生產的成功對接,探索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機化發展路徑。
從實現機械化發展的動力上看,省、市、縣農業主管部門組織聯合收割機手開展省內異地作業、跨省區域作業,有機戶實現了增收,繼而又投資購置農業機械。效益拉動是發展農機化的內生動力,尤其是在聯產承辦責任制下,是發展農機化事業遵循的規律。
從實現機械化發展的服務模式上看,小麥跨區機收中涌現的農機協會以及經紀人,種下了市場化發展農機化的種子,抽出了合作經營農業機械的萌芽。現在,全省新型經營主體農機合作社發展到2500家,他們擔負起“三夏”、“三秋”兩個重要農時季節60%以上的農機作業量,他們是農機化發展的主力軍,是解決“誰來種地”的有生力量。
馬克思曾說一個時代的劃分,不是看生產了什么,而是看用什么來生產。農業機械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從農業向工業化演進,實現農業現代化是標配,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進化,農業機械化是標志。
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從2004年開始,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用于支持農民和服務組織用于購置農業機械的補貼資金達到102.781億元。通過政策推動,我省農機化事業迎來輝煌十年,農機總動力增長了35%;農機裝備結構到優化調整,十幾馬力的小四輪拖拉機退出了市場,農民選擇的是150馬力以上的大型四驅拖拉機和復試作業機械;主要糧食作物生產進入了機械化作業時代,繼小麥之后,另一大作物玉米也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小麥、玉米耕播收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9.5%和91.6%,畜牧業、設施農業也取得了同步發展。
生動的農機化發展實踐證明,效益拉動和政策推動是驅動農機化發展的車之雙輪、鳥之雙翼。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三農”問題,把“三農”走向與“中國”走向直接關聯在一起,多次作出過深刻而精辟的闡述,明確解決好“三農”問題,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道路。總書記還指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農業現代化不能拖后腿。
河北省農業主管部門牢牢把握建設現代農業新要求,依托院士工作站,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承接和孵化了一批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切入點,農機、農藝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優先選擇主要農作物生產基礎好的縣開展示范,持續發力推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2016年以來,充分發揮省財政5200萬元支持農機化發展資金效能,在24個縣開展了全程機械化主題創建活動,打造了54個農機合作社“智慧農場”。
這些農機合作社“智慧農場”在解決全程機械化技術手段上,集成運用了地理信息、全球導航衛星定位導航、遙感、傳感器監測技術等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在補“短板”上,引進現代農業精準變量作業技術,在精準施藥、精準施肥、高速精播、節水灌溉4大作業環節開展試驗示范;在破“瓶頸”上,推進“互聯網”+農機裝備,引入全程機械化精準變量物聯網監測和農機作業大數據管理服務系統,改變了機械化農業生產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在強“弱項”上,從聯合耕整地、玉米青貯、玉米籽粒收獲、烘干、產后初加工等薄弱環節開展試驗和示范,拉長了作業鏈。
實施精準農業,是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支撐。而智能化,則使農業生產由定性到量化、由經驗主義到科學運作,機械化農業生產則由宏觀變得微觀,耕作模式則由粗放生產轉變為精準作業。幾年來,經過有計劃、有組織梯度推進一批信息化和精準作業為引領的全程機械化重大集成技術和裝備投入農業生產,打通了全程機械化的全作業鏈,初步探索了適應河北區域特色的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農機合作社“智慧農場”,在農機作業調度、機務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由過去人工記賬、電話指揮,轉變為依托移動互聯網,使用電腦、手機APP等裝備,在“智慧農場”大數據精準作業服務系統平臺和精準變量物聯網監測平臺上實現全程機械化農機作業與管理。
現代農業技術在山區也發揮了示范作用。省農業廳還將35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保定市西部太行山區縣淶水縣呂家鋪村,結合精準扶貧,開展果園滴灌配套設施建設和果園微耕裝備示范。經過1年多的建設,果園智能化微滴灌項目去年投入使用,村民在家中使用手機,可以對山上蘋果樹進行微滴灌作業監控,徹底解決山上果樹澆水難問題。呂家鋪村果園微滴灌工程,成為了全縣山區果園微滴灌建設的樣板工程。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創造了機遇。今后一個時期,按照總書記“三農重要論述”要求,以農機化轉型升級為主要任務統籌規劃,蓄積動能、聚合資源,壯大農機化發展合力,緊緊圍繞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這個根本,既要加快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也要推進高質機械化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物質裝備支撐。
組委會點評:
作為專業技術經濟類管理人員,紀念農機化改革開放40周年,不僅僅要有情懷,更重要的是紀念在這個時代中,我們,對農機化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的探索。郭恒同志長期從事農機化管理工作,本文是他根據自身經歷、感受、思考給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