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傷人事件屢屢發生 專家:8-12小時為黃金救治期
隨著科技進步,人們的生產方式也在不斷改進。現在的農民都是機械化耕作了,而且農機也越來越“高大上”了,越來越先進的耕作技術不僅節約了勞作時間,減少了勞動力,其精準的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然而與此同時,問題也來了。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農機傷人事件時有發生。一旦造成悲劇,輕則斷指,重則截肢,甚至有些人因受傷太重不治而亡。
個案:使用剛買的扒皮機被絞傷失去左手
家住雙陽區的李老漢家種了22畝玉米地。以前每年到了秋收時,都要雇人收玉米。現在人工費越來越貴,每年都是一筆不少的收入。今年,李老漢把用來雇人收玉米的錢買了一臺扒皮機,并且為從此能夠省錢省力而沾沾自喜。然而沒想到就在10月8日這天,就在他使用剛買的玉米扒皮機時,意外發生了,左手被機器絞傷。雖然及時趕到醫院救治,但是最終還是失去了左手。
同樣的不幸也降臨在洮南市的梁老漢身上,10月中旬,洮南市的梁老漢在使用租來的綠豆收割機時,一不小心被絞斷了手指,并趕到長春進行,但最終還是落下了終身的殘疾。
(照片由吉大二院手外科提供)
吉大二院:10月份以來接診農機傷患者不下10人
12月6日,中國吉林網從吉大二院、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吉林省人民醫院的手外科了解到,近些年,每年的春耕和秋收季節,都是農機傷人的高發時期,這幾家醫院都會接診一些在使用農機時受傷的患者,少則幾起、十幾起,多則幾十起。
據吉大二院手外科教研室主任、副主任醫師劉軍介紹,自今年10月份以來,該院手外科接診使用農機受傷的患者不下10個。“現在病房里還住著兩位患者。”
劉軍表示,這段時間農機傷人事件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目前還在救治的患者屬于接受二期救治的患者。
這兩位患者中有一位是來自四平的50歲左右的患者,在使用收割機時絞到右手的三根手指。“有兩根能保住,另一個我們也在全力以赴挽救。”
另外一位患者的病情則十分嚴重,“是一位58歲的女性,在使用扒皮機時絞到了右手,雖然全力救治,但最后只剩下了手掌根部。”
劉軍表示,這幾年,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機也不斷升級換代,大都是一些大型的、集成度較高的機械,集收割、脫粒、扒皮等功能于一身,節省了不少人力,因此現在農機傷人的總體數量在減少,受傷者大多為違規操作,而一旦受傷,傷勢都比較嚴重。
專家:8-12小時為黃金救治期
“大多數農機傷人事件都是在使用扒皮機、脫粒機時受傷,多數為擠壓傷,這類患者一般皮膚、骨骼、肌腱損傷都比較嚴重,周期長、花費高,多數患者在之后都會留下不同程度的殘疾。”
吉林省手外科副主任醫師王虎介紹說,被農機傷到之后,在8-12小時之內及時到醫院接受救治,可有效降低術后感染幾率。如果出現斷指,時間過長對手指成活率也有影響。
那么一旦受傷之后該怎么處置,王虎介紹,局部可用無菌沙布進行包扎,以防裸露外面感染。“這種情況受傷患者一般是手腳多處受傷,不建議捆綁止血帶,因為如果沒有傷及大血管,這樣做的意義不大,反而還容易造成神經勒傷。”
若發生了斷指,應該用干凈的包扎物將斷指包好后再用塑料袋類防水材料進行二次包扎。將包好的斷指與冰袋放在一起,但不要直接接觸冰袋,中間要墊層沙布,保持在3-4攝氏度左右并及時送醫。
特別提醒:農機出故障要先熄火再檢查
類似這樣的流血事件在農業生產時頻繁發生,為了我們的生命和關心我們的家人,在使用農機時應時刻警醒,進行農機作業前應檢查農機各部件是否正常;出發前要確認路況,避免非人為事故發生;作業時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謹慎操作;農機出故障時要確保農機熄火后方可上前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