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吸引中國年輕一代重返農業
次見到趙鵬飛(音)用無人機干農活是在陜西省渭南市的一處葡萄田里。時值盛夏,我還能記得當時的場景:鵬飛站在小庫房的門前,用手中的遙控器完成無人機的設置。
“好了,這下就可以飛了!”他喊道。我很快就聽到了無人機螺旋槳發出的響聲。很快,無人機就飛上了天,來到葡萄園的上空,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序噴灑殺蟲劑。
2015年,趙鵬飛結束了進城務工的生活,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了專業的無人機操作員——無人機行業正是中國的新興行業。盡管他才23歲,但在無人機領域,趙鵬飛已經具備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像趙鵬飛這樣因為對無人機感興趣而投身于農業的年輕人還有很多。盡管大部分這樣的年輕人來自鄉村地區,但他們大多有過在城市生活的經歷。與老一輩不同的是,他們對土地的感情似乎沒有那么“深厚”,也很少有人愿意一輩子都在農田里耕作。而正是全新的半自動農業科技帶領他們重新回到了鄉村,尋找他們的根源。
在當今的中國,“農民”一詞有諸多內涵:貧窮、落后、自私、無知。由于中國的戶籍體系(即將的人口劃分為農村戶口及城市戶口;持農村戶口的人在享受社會服務、社會機遇等方面會受到諸多限制),農民儼然成為了“二等公民”。“農民”這個詞本身也成為了某種蔑稱,他們所從事的工作通常也不會得到太多的尊重。
自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來,來自鄉村地區的年輕人大量涌入城市地區,希望能夠得到工作機會。因此,對于年齡在45歲以上的人群來說,農業成為了他們的主要就業選擇。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47.1%的中國農業人口年齡在45歲以上;而在服務業,這一數據只有24.8%。
這一現象造成了兩大問題。首先,就是鄉村地區的勞動力短缺。1978年,82.1%的人口居住在鄉村地區;到了2016年,這一數字僅為43.2%。在渭南城郊,農業并未完全機械化,像蘋果這樣的經濟作物仍然需要人工收獲。最近幾年,一名熟練工的日薪從70人民幣上漲到了120人民幣。即便如此,在農忙時節,仍然很少有人愿意做這樣的體力活。由于無法負擔高額勞動力成本,很多小農莊干脆決定不給作物噴灑殺蟲劑。
第二個問題則是代際問題: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把“干農活”當做是一種職業。因此,隨著身強力壯的勞動力紛紛涌向城市,很多寶貴的農業知識也隨之失傳。很多老一輩的人認為,他們辛苦勞作,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夠有高收入的工作,在社會上得到更多的尊重。他們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追隨的自己的腳步,要走出鄉村。中國社科院2017年的一則報告顯示,49.7%的年輕進城務工人員從未干過任何農活。與此同時,在河南省南部,幾乎四分之一的可耕種土地處于荒廢狀態。如果年輕人紛紛走向城市,遠離農業,這對于中國的農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災難。
實際上,第二個問題也引起了中國政府的持續關注。盡管2008年中國曾表示將加速農業機械化的進程,但其實際行動主要體現在增加地面大型農業機械的供給——機械操作者的年齡也在不斷上升。
廖越(音)是一名博士生,他認為:“盡管無人機能夠鼓勵年輕人回到農田中,但很多人其實只對“半自動化的農業”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