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領農機購機補貼需要幾步走?
農業要提高生產率,少不了拖拉機、收割機這些農機具的助力。為了鼓勵農民購置農業機械、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這十多年來,我國一直有農機購置補貼,在政策剛開始實施的頭些年,這也確實一度激發了農民的“購機熱”。
可是,近年來,一些地區,農機補貼卻又成了一件麻煩事兒。繁瑣復雜的補貼手續,“馬拉松式”的補貼流程,讓農民不已。為了拿到補貼,農民還要排隊,而且一排就是好幾年,有的地方甚至還要搖號才能領到補貼。為了能夠早點兒獲得購機補貼,有的農民就跨市、跨省購買農機,這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那么,申領農機購機補貼需要幾步走呢?
按照現有的申領農機購機補貼流程,步,需要農民先到村委會或鄉農機局開證明,然后拿著身份證和證明,到區縣農機部門進行申請報名;第二步,農機部門根據轄區報名的情況和上級下達資金的情況,確定補貼對象;第三步,對補貼對象進行公示;第四步,獲得購機資格的農民,到有資質的經銷商處購買選中的農機。
這幾步和之前的政策基本相同,以前,農民辦理到這一步,就可以享受到農機補貼了,而政策調整之后還需要農民提供相應的材料,比如購機發票、存折、一卡通等材料,遞交到區縣農機部門。區縣農機部門核實完之后,將這些材料匯總,移交給財政部門,財政部門根據相應程序,將補貼資金撥付到農民的一卡通或存折上。
雖然對農民來說只多了一步,但是因為涉及的審批項目比較多,審核時間比較長,農民想要拿到補貼款,這過程就有些漫長了。而由于申領農機補貼地區之間不平衡,等待時間過長,導致一些經銷商把“農民購機當場就可以拿到農機購機補貼”當作賺錢的幌子。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產業發展處處長宋建武表示,這種做法不僅違犯了有關規定,還會給真實購機的農民帶來法律風險,也給農機補貼資金留下了隱患。有了好政策,下一步,重點在便民惠民方面不斷地繼續創新舉措,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平穩有序、便捷。
一些資金緊張地區的農民,借用了資金相對寬裕地區的農民的身份,來進行購機并辦理補貼。這種情況應該講是不符合規定的。但是從我國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以及社交習慣看,也有合情之處。下一步,重點在便民惠民方面不斷地繼續創新舉措,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平穩有序、便捷。
我國每年都有大約150萬到200多萬農民要申領農機購機補貼,它是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件好事兒,也是件大事兒。但是,要把好事兒做好,還得讓農民群眾領補貼的過程更方便也更快捷。不能麥子一茬一茬割,補貼還拖拖拉拉領不了。從農民利益出發,利用新的技術手段,讓政策執行更便民利民,才能實實在在地幫到農民,讓農民打心眼兒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