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糧食危機和數字農業的機遇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預計,全球人口到2050年將新增20億人,達到96億人。人類要擁有足夠的糧食滿足營養需求,全球糧食產量將需要增加50%。然而,根據全球豐收倡議組織(GHI)2017年的預計,按當前的生產力,糧食增長率將低于預期。
目前的糧食增長率低于預期值(圖片來源:全球豐收倡議組織GHI2017)
同時,非洲人口預計將翻倍,非洲大陸的糧食形勢嚴峻。
大多數人很難想象,全球其實還有很多人面臨糧食緊缺的困境。正如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糧食計劃署與歐盟聯合發布的《2017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所指出的一樣,全球各地2015-2016年間,面臨嚴重糧食不的人口從8000萬猛增至1.08億,而且這一數字仍在持續飆升之中。
那么,我么應該如何緩解糧食危機?
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創新帶來的生產力裂變增長的潛力。其實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人口已經翻了一番。但正是因為農業科技的發展,養育了更多人:
1.伴隨內燃機的發現,20世紀初出現了臺現代化的拖拉機,緊接著又發明了機動收割機和聯合收割機。
2.20世紀60年代的綠色革命,通過引用良種、推廣農藥使用和升級灌溉系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發展中的糧食產量,其中中國、墨西哥、印度等主要發展中的糧食產量上升了70%。
3.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生物基因工程技術推廣拯救了包括90年代未中國在內的棉花危機。
近期,運用大數據和新技術,從GPS定位的拖拉機到無人機掃描識別技術,農民可以掌握比以前所有時代更多的信息,從而做出定時、定量、定點的決策。以提率降低投入,有機會生產更多糧食養育更多人。
不僅是發達,發展中的小農戶也將直接受益于數字農業。在非洲,超過5000萬的小農戶肩負養育這片大陸至少20億人口的重擔。通過推廣數字農業,我們將有機會幫助這些小農戶們,三個案例一起了解下:
馬拉維DeKalb玉米保險計劃
在農業金融方面,數據和技術就可以為小農戶提供的定制解決方案。在上欠發達之一的馬拉維,小孟家就推出這樣的“DeKalb作物保險計劃”。
這項保險就是為受氣候影響的農戶,提供玉米種子的補種和替種的保險服務。
每一袋重10kg的種子出售時都帶有一張保險憑證,包括的PIN碼,用于購買后進行登記。客服中心利用一一對應的種子PIN碼地定位其地理位置。在之后長達21天的生長期內,客戶中心將對該地理位置的衛星成像進行分析。一旦某段時間之內該播種區的降水量沒有達到之前預期值時,村民就會獲得賠付。這就相當于,當老天爺沒能完成“KPI”時,保險計劃為農戶買單,指導他們去領替補種子,并及時補種。
撒哈拉以南Dekalb玉米短訊服務
隨著手機在非洲農戶普及程度的不斷提高,小孟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團隊也在運用短訊服務幫助農戶。
DeKalbCare服務的注冊是免費的,農民只需輸入他們的姓名、、作物品種和語言即可獲得關于農學、市場和產品信息,還可以及時收到如田間參觀等活動提醒的個性化短信更新。除了為農戶提供選種決策參考,該服務還綜合了其他的種植因素,分享多類基本的農業信息,如施肥時機等。
肯尼亞坦桑尼亞市場主管Milka表示,團隊能夠為農民增加價值,增加他們提高產量的機會,同時也鼓勵他們采用推薦的農藝行為,并與改善他們的生計息息相關。
加納數字作物醫生
只需利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非洲的農民也可以記錄病蟲害相關數據,接收適宜于當地的農學建議,并與專家交流,有望縮小非洲小農戶與發達經濟體地區農民在數據信息獲取等方面的差距。
2016年的加納爆發了秋粘蟲,數據收集幫助農民準確識別了這一蟲害。通過移動應用程序收集的數據,科學家次在非洲準確鑒定出兩種粘蟲。如果缺失關鍵的數據信息,加納的農民可能會將秋粘蟲與其他害蟲混淆,從而導致錯誤的作物保護手段。
Agfunder的數據顯示,僅2015年,全球超過46億美金的投資被投入數字農業科技領域,精準農業的發展有望惠及小農戶,使之融入更大的數據和金融體系中。在中國,中國農業農村部也預計在2020年規劃建成一批大田種植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
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一定會為兒童帶來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