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之下 中國農業從業者的機遇在哪
3.23凌晨,美國打響了對華貿易戰的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將采取措施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這場貿易戰還包括限制中國對美技術投資與并購,美國同時還計劃將一項貿易爭端訴諸WTO。
同一天的上午7點,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并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
中美貿易戰開始。當天,全球股市大跌。
這兩天各種解讀滿天飛,怎么回事兒你們都已經知道了吧?這場貿易戰中,中美雙方都涉及哪些領域?見下圖
一系列動作下來,大致可以描繪出:
美國要干什么?
通過貿易政策干預,以影響和減少中國國內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以知識產權保護為由,限制對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投資、技術轉讓,壓制中國的技術進步;通過限制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來抑制中國相關行業發展。
美國想要什么?
服務業出口進一步放寬,如金融服務、影像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農產品市場開放,減少中國對美農產品進口限制;主動去過剩產能。
再來看看中國的應對
中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其中加征關稅的農產品主要為干、鮮果和豬肉及豬肉制品。
怎么有農產品?
美國在農產品出口方面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較高,2016年,中國更是美國農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場,而且中部農場主是特朗普當選的票倉,選擇以農產品還擊,基本可以說是拳拳到肉了。
而這明顯提振了市場對于農產品價格的預期。在23日雙方宣布各自措施后,全球股市普跌,一片飄綠中,農業、黃金板塊逆勢上漲。農業板塊當中,又以種植、生豬養殖、禽養殖板塊漲幅居前。
作為中國農業從業者,機遇在哪?
國際貿易要遵循的原則就是比較優勢,一些品類的農產品能夠達到龐大的進口數量,并不意味著該類農產品在國內出現供給短缺,而是僅僅因為在某些方面有優勢。
舉兩個例子:
價格優勢
美國2017年1月至11月的豬肉出口量為223萬噸,價值59億美元。美國能夠有如此多的豬肉進入中國市場,依靠的是成熟的養殖技術拉低了成本,帶來價格上的優勢。這次磨刀霍霍向豬肉,措施一旦實施,中國豬肉市場將迎來新的機會。
進口豬肉一部分直接流向國民餐桌,一部分則進入肉類食品加工廠。加大征稅力度之后,進口豬肉價格優勢減弱,國內豬肉市場競爭會更加強烈。伴隨著國民收入逐年增加,消費能力也有所提升,民眾更向往品質生活。如今25-50歲之間的這部分主力消費群體在購買選擇時逐漸傾向首要考慮品質,而非價格。不論是豬肉供應商還是肉類食品加工廠,應該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找出自身特色,瞄準定位,趁此次市場格局變化之際,搶占一部分份額。
品牌優勢
在清單中,干、鮮果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和豬肉市場不一樣,進口干、鮮果在中國國內市場中的地位,與本土產品完全不同。美國的干、鮮果早已完成商品化處理,到達中國國內上市銷售時,擁有品種選育、運輸、包裝、品牌等,一系列完整且統一的標準,價格高,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也高。品牌優勢十分明顯。
此次擬向進口干、鮮果加征關稅卻不意味著國產干、鮮果行業春天的來臨。進口干、鮮果并沒有失去其品牌優勢,而是讓出了一部分市場空間,是否能趁機占領,就看各家本事了。對于流通端來講,品牌代表穩定的采購貨源;對于消費端來講,品牌代表優質、、健康。如果干、鮮果從種植到運輸再到進入商超,不能做好品牌管理就沒有溢價條件,國產干、鮮果依舊難以在價格和市場份額上取得進展。干、鮮果供應商可以“源頭抓品質管理,終端抓品牌包裝”,讓國產干鮮果質量與價格齊飛。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應對每一次市場變化,抓住每一個機遇。
不是么?
- 2813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03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61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73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98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24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2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38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309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