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農業合作社的不同發展模式及其成功經驗
一、德國
德國是合作社組織的發源地之一。19世紀上半葉,在社會和工業化等變革的背景下,萊福艾森在農村創辦了信貸合作社,成立了德國最早的農業合作社,又稱為萊福艾森合作社。1948年,萊福艾森協會正式成立,主要從事農產品收購、加工和營銷業務。20世紀初,協會迅速發展,并擴大到歐洲其他,有力地推動了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如今,農業合作社作為德國農村地區的主要農業組織,為農民提供農業生產各環節的服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006年,德國共有農業合作社3188個,其中從事農產品貿易、信貸等服務的合作社約有2200個,以及聯盟1個;約有80%的農戶參加了農業合作社,合作社員工總計高達220萬人;各類農業合作社的市場化程度很高,肉類、谷物類和蔬菜類、奶制品交易中市場份額分別占30%、50%和75%,銷售收入總計383億歐元,比1970年的銷售總收入增長119%[1]。農業合作社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促進規模化和專業化水平,推動德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德國農業合作社的先進經驗有以下方面。
(1)合作社法律法規完善。為規范合作社的發展,德國在1867年制定了上部有關合作社的法律。1889年,德國在前期法律的基礎上又重新制定了《工商業合作社和經濟合作社法》,此后經歷數次修訂,沿用至今。《合作社法》詳細規定了合作社的法人地位、成員組成、組織機構、法律責任、社員出資、盈余分配、社員權責以及解散清算[2]。不斷完善的合作社法為德國合作社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2)財政支持政策。德國政府每年會劃撥出固定的財政資金支持合作社的活動,為其提供貼息貸款、減免稅額等經濟政策。合作社和農業企業不必繳營業稅和機動車輛稅,從事農機租賃和農業咨詢服務的法人稅可以免除,合作社用稅后利潤進行投資的部分免征所得稅等。對于新成立的農業合作社給予5年之內的創業資助、7年之內的投資資助,資助額可達投資總額的25%。此外,政府的一系列財政投入和減免稅收政策為德國農業合作社的壯大提供了資金支持,促進合作社規模化發展。
(3)靈活的土地制度。德國政府利用法規和信貸、補貼等經濟手段多方面引導農民土地自由流動,擴大農場規模。20世紀60年代,德國政府規定,土地出租超過12年的農民,每公頃租地有一定的資金獎勵。靈活的土地制度,有力促進了農地的整合,農場規模擴大。2004年,僅巴伐利亞州,經營規模在50hn2以上的農場已占全部農場的39.8%,100hm2以上的已占13.19%。土地的規模化促進了農業規模化生產,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德國糧食總產量位居歐盟第二,單位面積產量位居歐盟第五。完善的土地流轉制度為推動專業化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完善的農村金融服務。德國的合作金融組織分布較廣,而且擁有健全的管理體制,在德國農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德國的農業信貸政策,通過信貸和直接補貼兩種形式對農民提供優惠。2014年德國聯邦食品農業部預算財政總支出為53億歐元,其中用于農業補貼的支出是20億馬克,占37.7%。農業投資大多是中長期貸款,時間一般以12年為期,利率為2%~5%,遠低于市場利率。
二、 英國
1844年英國在工業城市曼徹斯特北部的小鎮羅虛代爾,成立的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消費合作社,成為英國個合作社。1867年,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成員的格里寧組建了個農業與果樹聯合會,從事肥料和飼料的銷售,成為英國最早的農業合作社。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2011年年底,合作社數量達到5933個,社員1350萬人,年銷售額達到358.6億英鎊(1英鎊約合9.22元人民幣,2016),涉及乳制品、牛、羊、土地等11個行業,遍布英國農村社區和城市中心的每一個地區,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的同時,還提供法律援助、種植和養殖規劃、稅務援助、營銷策略、農業技術推廣、行業信息交流等方面信息。英國農業合作社的先進經驗有以下方面。
(1)增強農工商各行業的合作。英國政府通過各種補貼措施,鼓勵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之間及農業內部之間的合作,如在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和零售業等各行業建立起溝通平臺,成立專業性農民合作組織,幫助農民與農產品流通企業建立長期產銷聯盟,發展訂單農業,增強中小農業企業的競爭力,提高農業的整體競爭力。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英國經濟同比下降了1.7%,而合作社經濟則同比增長了19.6%。
(2)實施財政補貼政策。19世紀農業合作社成立之時,英國政府當年就提供了120英鎊來扶持小農戶的合作組織。此后,政府資金援助根據入社農民數量來對等數量支付。19世紀60年代,英國政府投入資金,建立了農業銷售與發展委員會,促進小規模農業合作社的發展。1967年,農業合作社聯合會單獨成立時,英國議會又提供了4000萬英鎊作為發展基金[3]。
(3)良好的法律環境。英國良好的法律環境有利于農業合作社的發展。農民成立和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很強烈,公開聯合組成利益集團,在各種決策部門和決策者之間進行訴說,謀求社員利益化。196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農業法》,以支持合作社的發展。1979年,英國政府通過了《信用合作社法案》,明確規定了信用社的投資范圍、納稅年限等,支持信用社發揮融通農業資金的作用,促進農業發展。從早期的農業合作社銷售服務公司到如今的合作社聯盟,在英國合作社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有一個農民聯盟組織在法律上和業務上指導農民組織合作社,促使農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
(4)加強農民培訓。英國政府注重提升農民的科技素質,建立農民培訓體制。每年約有30%的農民參加各種不同類型的農業培訓活動,對獲得證書的農民給予優惠待遇。政府加強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并制定和設立了詳細的機構和制度。1967年,英國頒布了《農業教育法》,大力推行農業技術和管理的培訓,把大學科學研究和農業研修相結合,形成多層次的教育培訓體系。農民素質的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合作社的運營和快速發展。
三、新西蘭
新西蘭合作社起源于19世紀中葉,是新西蘭最基本的農業經營和發展形式。新西蘭的農民合作組織包括農民聯合協會、農業合作社、農業公司和農業協會,其中,合作社和協會是發展數量最多,影響的兩種組織形式。目前,新西蘭共有100多個合作社,其合作社社員年生產總值達到190億新元(1新元約合4.38元人民幣),占新西蘭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9%。農業合作社類型多樣,而且專業性很強,在不同的農產品行業和服務領域均成立了相應的合作社,如奶制品合作社、農村貿易合作社、農村保險合作社和農資供應合作社等。新西蘭農業合作社的先進經驗有以下方面。
(1)規模化經營。經過多年的規范發展,新西蘭農民合作組織通過基礎層合作機構不斷發展合作社間聯合,擴大合作產業的領域,形成規模效應,增強產業競爭力。如新西蘭奶制品合作社,1990年有35個,到1998年合并減少至14個,到2000年進一步減少至5個,這5個奶制品合作社實際上已經聯合成為了一個合作社。目前,奶制品合作社控制了新西蘭全部的奶制品業和95%的奶制品供應出口,是上奶制品出口規模的[4]。
(2)注重農業教育和培訓。新西蘭人口較少,勞動力供給相對不足,因此新西蘭政府高度重視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政府頒布了一些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和體系以及農業勞動力方面的政策和法規,同時聯合農業合作社,鼓勵農民接受農業職業教育,提高農業勞動力整體素質。通過教育和培訓,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合作社,在社員中普及合作社知識及專業知識,促進合作社的發展。
(3)法律支持。新西蘭政府主要是通過法律來規范合作社運營。1996年出臺的《合作社公司法》是性的合作社綜合法規,用來指導合作社的運營。另外還有其他的合作社法規用來補充:1908年的《工業合作社法》、1965年的《建筑合作社法》、1982年的《共濟、信貸協會法》,這些法律法規為合作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4)完善的組織管理機制。新西蘭的合作社和協會都有健全的理事會、監事會、董事會組織管理機構,權責明確。各合作組織與其成員之間通過入股結社、股金分紅、共有積累、惠顧返利等形式,形成了利益和風險分擔的關聯機制[5]。明確的管理機制維護了會員的自身利益,提高了會員參與組織經營和管理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合作社、健康地發展。
對中國農業合作社的啟示
中國農業合作社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的完善和發展,農業合作組織規模不斷擴大,合作范圍也不斷擴展,涌現出了社區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信用聯合等多種類型的合作社。2014年年底,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達到128.88萬戶。但在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制度不完善、機構不健全、農民入社率低、整體競爭力較弱等,阻礙了農業合作組織進一步發展。目前,中國正處于建立現代農業體系的重要時期,進一步推進農民合作社發展需要借鑒國外發達的經驗。
(1)完備的法律支撐。德國、英國和新西蘭等的合作社相關法律法規完備,內容詳盡。政府通過法律來規范合作社運營,加強自我發展能力。雖然中國頒布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出了規定,但是在規范農民合作社組織行為、保護成員的基本權益方面沒有具體規定,而且存在合作社邊界模糊,屬性不清晰等問題。應不斷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規,制定相應的補充政策。明確合作社的注冊資金、社員出資要求,強化合作社融資和資金互助功能。加強組織治理、外部審計制度,規范合作社監督體制。
(2)加大財政支持政策。各國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都需要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的財政激勵政策是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的保障。目前,中國對農民合作社存在資金短缺、財政資金不到位的問題。要加大專業合作社財政補貼和支持力度,提供貼息貸款、減稅免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各專業合作社的合作積極性,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和發展。另外,建立多渠道融資平臺,大力發展農民合作金融組織,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對農民合作社的專業貸款給予財政貼息。
(3)增強農業科研能力。農民的專業素質和農業科技水平直接決定著農民合作社發展水平,各國都很注重農民的職業教育培訓和農業科技進步。一方面,要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技術學校,建立中等、高等農業教育和農民職業培訓為主的農業教育體系。農業部門與一些職業培訓機構合作,委托社會機構進行農業現代技術的教育培訓,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農業科研的投入,發揮農業科研機構的積極作用,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建立農業技術研發和創新平臺,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加強專業技術人員新技術的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農業技術人員隊伍,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
(4)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合作社規模發展與農村社會化服務有著密切的關系,農村社會化服務水平直接決定著合作社的發展規模和水平。政府應大力扶持專業服務公司,建立耕地、灌溉、植保、收割、運輸等生產服務,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促進村鎮銀行、小額信貸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農村租賃、擔保公司等農村金融機構,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增強農村金融服務供給。完善農業信息采集與發布制度,減免營銷費用,實施寬松的準入政策,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服務。落實索證索票和購銷臺賬制度,加強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