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低 糧價高,玉米已走出寒冬 勢不可擋!
地租低,糧價高,今年種玉米的,都能掙到錢!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16-17年玉米的基本面,16年新玉米上市前后幾乎所有的機構和業內人士認為玉米是嚴重供大于求的,大部分都認為玉米年度結余應該在3000萬噸以上,都在為老百姓賣不出去玉米而擔憂。結果玉米在年前觸底之后,年后迅速反彈,港口價格從1400的低點,一直漲到1750。16-17年度輪入玉米2000萬噸,截止到目前,已經拍賣玉米3744萬噸,在國慶節之前預計成交5000萬噸不成問題,也就是說5000萬噸拍賣量減去2000萬噸輪入,就能得出結論,16-17年度玉米缺口在3000萬噸左右,這是廣大業內人士始料未及的!
17-18年度的供需關系如何?首先,玉米面積繼續調減,各個機構數據已經出爐,普遍反映調減超預期,我們也做了縝密的調研,認為玉米面積調減4000萬畝左右,大于16-17年調減3000萬畝的幅度。部分有種植經濟作物條件的地區減幅更加驚人,比如我們在山東濟寧地區調研的時候發現,以金鄉縣為中心,周邊大蒜種植約250萬畝,大蒜可以套種辣椒、花生、棉花、谷子、玉米等農作物,以往玉米所占的份額在35%左右,今年降至10%左右,也就是玉米面積從87.5萬畝降至25萬畝,減幅達70%。雖然說這是一個小小蒜區,對于龐大的中國玉米面積顯得微不足道,但這代表的是一個方向,相信不止蒜區一個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二,17-18年度玉米單產并不樂觀,東北地區播種期間,由于干旱,溫度等問題普遍推遲了種植時間,遼西、吉林西部以及內蒙古東部在6月份經歷了幾十年未見的干旱,這個因素不會因為7月的幾場透雨而能完全彌補的。華北大部分地區目前天氣算是正常,但是老百姓疏于管理,比如在7月16號我們去河南調研的時候發現,山東曹縣以及河南民權地區玉米苗子長勢非常差,通過我們和老百姓交談得知,因為干旱,加上老百姓對玉米失去信心,都懶得去灌溉,可想而知,人為的力量也對玉米的單產將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我們再看需求,今年東北新增深加工產能達到1700萬噸。由于環保政策,今年生豬存欄并未增加,但是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在東北的建廠投產的情況遍地開花,比如雛鷹農牧在吉林洮南市新建400萬頭豬的廠子,生豬的存欄也將會步入上升周期,對玉米的消耗逐步增加。僅17-18年度我們認為生豬存欄增加對應玉米消耗在700萬噸左右,18-19年度生豬存欄有望達到歷史高位,屆時對玉米的需求還會有1000萬噸左右的上升。
綜上所述,17-18年度玉米,在供應減少,產能增加的雙重影響下,年度供應缺口最少5000萬噸。也就是說經過16-17以及17-18兩年度的消耗,玉米國儲量有望減少至1.4億噸。根據我國的情況,常規儲備應該在8000萬噸。在玉米需求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去庫存將會非常輕松。
談完了基本面的供需,我們在聊一聊新玉米有可能出現的價格。在2017年1月15日前后,錦州港的玉米出現了1400左右的價位,市場一片恐慌,1月17日c1801上市,開盤價1618,收盤1624。在市場如此恐慌的情況下,人們對于1801的價格一定也是不敢奢望的,甚至也是充滿的恐懼。由此我們推來,c1801的點已經出現,就是1618。現在的市場所發生的任何一件事都要比2017年1月15日前后好的多,所以我們是從人心的角度推算C1801的低點。C1801的高點在哪里,根據今年玉米的年度供應來講,至少是1818點,3月23日的1795我們認為不是1801的點。所以現在的策略一定是逢低買漲,新玉米在上市之前是一個壓力的存在,一旦上市之后則可能是一個爆發點!2017年年后由于玉米上漲迅速,很多深加工以及飼料企業(東北地區因有補貼除外)年后沒有備齊充足的庫存,導致運營成本上升,拋儲玉米在質量和價格上又沒有優勢,在今年缺口明顯的情況下,2018年元旦前后,飼料以及深加工企業相比去年會有更多的備貨,屆時c1805價格有望破1850。
當然玉米實施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政策后,我們不得不看國際玉米的行情,因為如果中國玉米價格高于國際市場,會有更多的玉米以及玉米替代品進入中國市場。但是我們總不能把玉米以及高粱大麥整天當成一個玉米上漲的阻力,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的,現在的確高粱/大麥供應充足,但是我們要看未來,美國高粱面積已經縮減14%,澳大利亞大麥因為干旱天氣某機構已經做出了單產下降20%的預測,這將會在17-18年度減少對中國的供應。對待美國玉米,我們更應該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美國是一個農業強國,全球農業資訊情報非常發達,當中國加大去庫存的步伐時,USDA也會調減全球庫存,美國玉米也會上漲。何況美國玉米經過連續3年的低價,也處于上升周期。CBOT玉米450美分價格對應中國到港完稅價2000點,這個價格在美玉米的歷史走勢中最多算一個中間價格,稱不上高價,所以說大家對美國玉米態度不要總是威脅論,還有可能是個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