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農業保險跑偏
從2004年首次試點開始,我國農業保險已走過10多年歷程,規模由小到大,品種由少至多,覆蓋面由窄變寬,總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亞洲。去年,農業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417.71億元,同比增長11.42%,提供風險保障達2.2萬億元,為廣大農民安心從事農業生產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保障了糧棉油等重要農產品的生產。然而,當前農業保險大而不強,還存在深度不夠、產品單一、運行機制不完善等短板。
站在農民的角度看,他們對農業保險還有諸多期待:在保險深度上,理賠比例較少。例如當前種一畝水稻農民投入成本在800元左右,但遇到自然災害絕收后保險公司賠付金額不到成本的一半;在保險品種上,有些特色的種植養殖品種因為量少保險沒有覆蓋,投保無門;還有投保、定損、理賠手續繁雜等。
從保險公司立場說,其在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過程中,受費率低、保費收入少、自然風險高、賠付金額多、政策補貼不到位等因素影響,導致部分險種賠付率超過。虧本的生意自然沒法干,加之保險公司缺少農保業務人才,導致不少保險公司積極性不高。
近年來,為了調動農民和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的積極性,中央財政資金給予了大量補貼。但由于農險點多面廣,監管往往鞭長莫及,一些人便打起了小九九,想方設法從政府的惠民政策中套取資金。比如,某些鄉鎮、村組造假,虛報投保數量,或將農戶未投保標的打包投保,騙取財政補貼,又通過虛假理賠將資金裝進個人口袋。同時,在農業保險業務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保單代簽名、承保前標的查驗不規范、農業保險憑證不發放到戶,災損勘察不及時,不能根據災情賠償等問題。此外,一些保險公司為了省事,賠付時搞“普惠制”,存在協議賠付、平均賠付等行為,導致農業保險在一些地方走了樣。
針對農業保險存在的種種問題,監管部門開展專項檢查非常必要。從檢查方案看,將重點核查違規問題屢禁不止、市場反映比較突出、基層機構服務能力差距明顯的地區以及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檔案的完整性、真實性,并視情況對業務真實性開展延伸檢查。這有助于摸清情況,進一步規范農業保險業務,維護農業保險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
當然,檢查不應只是一陣風,除了發文定期明查,也要不時到現場暗訪。檢查過后還應對農業保險當前暴露出的突出和普遍性問題系統梳理和總結,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相關制度和機構,充實基層監管力量,讓農業保險這一惠民業務既受廣大農民歡迎,也使保險公司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