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歐洲王子與非洲農戶的亞洲米飯
而在傳統上同樣不以米飯為食的歐洲,列支敦士登王室也對中國雜交水稻興趣濃厚,大量投資。再加上已大面積種植雜交水稻的傳統水稻產地東南亞,中國雜交水稻已在“一帶一路”沿線香飄萬里。
共商水稻研發
水稻是東南亞許多的重要糧食作物,東南亞也成為雜交水稻研發的“試驗田”。
“‘一帶一路’沿線很多適合種植水稻。”袁隆平通過其團隊告訴新華社記者。這位“雜交水稻之父”在自傳中也提到,中國成功研發雜交水稻后,他于1979年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出席相關國際學術會議,所做介紹引起與會代表的極大關注。
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曾在研發雜交水稻時遇到技術瓶頸,直到1979年受中國成功的鼓舞、與中方簽訂合作研究協議后,才重啟了相關研究。袁隆平向該機構提供了3個“野敗”型不育系。當時的三系雜交水稻中包括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不育系具有重要地位。
“野敗”(野生稻雄性敗株)是袁隆平領導的科研小組1970年在海南發現的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打開了通往三系雜交水稻研究的大門。
“通過國際水稻研究所,許多獲得了這一最寶貴的培育雜交水稻必不可缺的種質資源,”袁隆平說,“國際水稻研究所和與其合作的不少,都利用這一材料育成了許多優良的不育系和高產的雜交組合。”
國際水稻研究所雜交水稻專家裘哈爾·阿里說:“除中國外,目前上其他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約700萬公頃,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許多南亞和東南亞已在積極采用雜交水稻技術。”
其他重視雜交水稻,也讓中國的相關研發受益。上世紀80年代,日本學者在爪哇稻品種中發現了廣親和基因,袁隆平團隊在此基礎上突破了秈粳亞種間雜交稻結實率低的難題。雜交水稻的研發,成為科學跨越國界和學術共商的良好案例。
共建全球產業
雜交水稻的優越性使其走出亞洲,成為一個全球性產業。
“國際水稻研究所2008年將雜交水稻產業的75個公私部門集合起來,組建了雜交水稻發展聯合體。”國際水稻研究所副所長雅克利娜·休斯說。
在“一帶一路”沿線,雜交水稻發展聯合體的成員單位不僅分布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傳統水稻種植,還有非洲的埃及、塞內加爾和馬里等國。
甚至在歐洲,列支敦士登王室也嗅到了雜交水稻的“香味”。該國元首漢斯-亞當二世公爵在1998年便專程到中國拜會袁隆平,因為王室投資的美國水稻技術公司與中方簽訂了合作協議,在美國和南美等地推廣雜交水稻。現任美國水稻技術公司董事長的康斯坦丁王子也在2016年年底來到中國洽談相關事宜。在收益方面,中方按照協議每年可按比例分成,形成一種共建產業的雙贏合作。
中國在全球推廣雜交水稻還注重“智力共享”。1980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際水稻研究所就在長沙共同舉辦了雜交水稻國際培訓班;1999年,中國商務部又將國際雜交水稻技術培訓班作為援外項目。中國迄今已為亞非拉等幾十個發展中培養了數千名技術人員,他們回國后成為在當地推廣雜交水稻的骨干。
共享高產成果
中國雜交水稻的高產成果正在與共享,幫助各國更好地應對糧食危機。
許多發展中如今都面臨糧食問題。數據顯示,人口大國印度每年須增加大米產量150萬到200萬噸,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需求;以稻米為主食的馬來西亞,目前仍需進口大米,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大米的自給自足。
高產的雜交水稻解決了這些的“燃眉之急”。2016年,印度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超過300萬公頃。阿里說,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傳統水稻相比,雜交水稻產量可提高15%到30%。
而在非傳統水稻產地的非洲,雜交水稻的優勢更為明顯。在尼日利亞的試驗田,雜交水稻每公頃產量可達6.8噸,而當地水稻每公頃平均產量只有1.8噸。
在布隆迪,中國援助的雜交水稻高產示范基地2017年初剛剛接受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計劃署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聯合考察。中國專家組組長楊華德說,在布隆迪的示范田平均產量達到每公頃12噸以上,是當地平均產量的3倍。
布隆迪農戶恩依吉瓦說,看到中國專家種的水稻這么好,他們也想要這樣的種子和技術。
“‘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雜交水稻增產增收潛力巨大。”曾為國際水稻研究所高級科學家、現任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的謝放鳴說。他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以外的水稻種植面積95%分布在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
“目前全有超過22億畝水稻,如果有一半稻田種上雜交水稻,按每畝增產150公斤計算,增產的糧食能夠多養活4億多人口。”謝放鳴說。(執筆記者:黃堃;參與記者:董成文、周楠、彭茜、張曉茹、張保平、楊孟曦、林昊、白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