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向供給側尋變
2017-03-13
中國江西網6030
核心提示: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后農業怎么干、方式怎么轉,成為江西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后農業怎么干、方式怎么轉,成為江西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
增加有效供給,向綠色轉型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同于以往的結構調整,不是簡單的少種點什么、多種點什么,或尋求總量平衡、數量滿足,而是涵蓋范圍廣、觸及層次深的一場變革。”人大代表、正邦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林印孫說。
林印孫介紹,正邦集團在優化產業結構中,注重推動從制造商向服務商轉型,飼料、獸藥、生化公司實行生產、銷售、服務一體化;推動集團從重資產投資向輕資產運作轉型,吸引更多的行業精英加盟,實現資產重組、人才集聚;推動集團從事必躬親向做行業的組織者、服務者、投資者轉型,推行“公司+農戶(貧困戶)”形式,將產業鏈中的部分環節交由農戶從事,直接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他認為,調優產品結構,應該突出“優”字,注重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減少低端供給,拓展高端供給。要加快科研體制改革,健全科研和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激勵政策,著力解決科技創新和農業生產脫節問題。
調好生產方式,還必須突出“綠”字。林印孫說,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既可還歷史舊賬,也能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和發展空間。正邦集團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對所有豬場進行環保改造,推廣種養結合,不給當地造成污染;組建生態林業集團,大力發展油茶、香樟產業,綠化荒山野嶺。他建議,進一步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對山水林田湖實施更嚴格的保護,加快生態脆弱區、地下水漏斗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區治理,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
強化基礎支撐,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后勁
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后勁,離不開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人大代表、贛縣五云鎮黨委書記明經華今年帶來的建議充滿“泥土氣息”:希望加大投入、拓寬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這個建議與2016年夏天的一次洪災有關。明經華所在五云鎮是贛州有名的蔬菜鄉鎮。去年6月,洪水沖毀了當地的基礎設施,以及即將收獲的蔬菜。
明經華認為,對抗自然風險,的方法就是加大農業保險力度。但這些年,因為風險大、收益低,農業保險一直存在種種問題。“補助標準太低了,我們那里,一畝地全部絕產了才賠280元,種一畝地成本都不止這么多。希望把農業保險賠付提高一些。由于保險品種單一,建議把一些特色產業、農業,像種果樹、養魚等都納入保險范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在13個糧食主產省選擇部分縣市,調整部分財政救災資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險理賠標準”,這讓明經華看到了希望。“農村地區,尤其是山區,應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實行以獎代補和貼息、支持建立擔保機制、鼓勵地方建立風險補償基金等多種形式的撬動措施,將有限的財政資金作‘藥引子’,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
扶持龍頭企業,拓展產業鏈價值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主產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產業鏈價值鏈,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在打通上下游鏈條上下功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空間很大。”人大代表、煌上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徐桂芬說,以她所在的食品行業為例,以初級農產品為原料的食品生產加工總體產能過剩,應朝著營養、快捷、方便、的方向調整,從過去重視副食品精深加工轉移到重視主食精深加工。希望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強產業鏈建設,形成以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的農、工、科、貿為一體的新型產業基地,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新農業呼喚新的市場主體,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徐桂芬說,龍頭企業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民,普遍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著重要紐帶作用。加強產業鏈建設,可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更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
徐桂芬建議,設立農業龍頭企業生產鏈建設項目,支持農業龍頭企業領辦、入股合作社或與合作社合作對接,通過技術創新,采用先進技術裝備和工藝,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發展高端健康產品,并促進新型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對接,解決從村到鄉鎮物流配送“最初一公里”的問題。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