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大戶特殊“年貨”背后的供給側改革
2017-01-13
新華每日電訊5020
核心提示:孟慶波一早起來,腳剛邁出門,頓了頓,又折回向小院走去。這幾天,他就像個惦記著過年禮物的孩子,院里停放的那款的小麥收割機,盛滿了他對來年的期待。
孟慶波一早起來,腳剛邁出門,頓了頓,又折回向小院走去。這幾天,他就像個惦記著過年禮物的孩子,院里停放的那款的小麥收割機,盛滿了他對來年的期待。
孟慶波是山東鄒平縣明集鎮解家村的種糧大戶。撫摸著這匹“良駒”,他心里忍不住樂,這“年貨”買得太值了。
買小麥收割機,還是在去年玉米收獲季動的心思。站在自己的400畝玉米地面前,老孟望著新購置的玉米收割機來回穿梭,空氣中散發著莊稼成熟的味道,他就尋思要是麥收也用上“大家伙”得多美。這年,他用農機幫別人收割,一算,一個多月賺了7萬多塊錢,他當即向家里人宣布,現在就想買臺小麥收割機。
“我去年11月就交了定金,這個月6號才開回來。”孟慶波說,過完年,春耕時就能馬上用起來。
因為農機的事,縣里的農機銷售代表曹光釗,被老孟盯上了。“老孟給我打了不下5個電話,還來了好幾趟,一直催他買的小麥收割機什么時候到呢!”
這些年,鄒平縣里農民購置了不少收割機、拖拉機等設備。但原來的收割機,喂入量小,收割效率低,一天最多收割100畝地。這不是鄒平縣獨有的現象。在農機市場,低端產品社會需求基本飽和,而智能、節能環保的農機卻供不應求,我國由農機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仍需諸多跨越。老孟也一直盼著農機質量能更好。這次他添置的新機,一天輕松就能收150多畝。
曹光釗給老孟推薦的這款收割機的生產企業雷沃重工,連續16年居國內行業領先地位。“‘中國制造2025’提出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企業只有不斷創新,讓產品過硬、服務到位,市場才能給回報。”雷沃重工董事長、總經理王桂民說。
“看著路上跑的、田里用的機械,功能好的收割機、拖拉機很多牌子都是日本的、美國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老孟說,看到報紙上說越來越多國產創新智能機械產品問世、投放市場,很激動。希望新年大家再加把勁,早點實現農機強國夢。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