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系列報道:玉米收購的擔子誰來扛
2016-12-20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7070
核心提示:一輛售糧車正駛入吉林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院內,東北玉米水分較大,加工企業收購潮糧后,進行烘干儲存。圖為吉林天裕生物工程有
今年是玉米收儲制度市場化改革年,玉米臨儲取消后,誰來承擔玉米收購的重任,存在什么樣的困難,是否會發生大范圍“賣糧難”?就此,記者深入黑龍江、吉林等玉米主產區進行了調研。
有人收糧:多元主體積極入市
在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門前,一輛輛運糧車在凜冽寒風中排起長龍。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石小梅說,企業主要生產燃料酒精、食用酒精、DDGS高蛋白飼料等產品,年加工能力120萬噸。以前實行臨儲收購時,加工企業面臨玉米價格高、生產經營成本高的問題,經營十分艱難。今年實施市場化收購以來,玉米價格下降了,生產成本也跟著降下來了,企業經營狀況好轉。去年收購玉米80萬噸,今年預計收購110萬噸至120萬噸。
黑龍江今年玉米產量預計達到1000億斤,除了農民自用200億斤,還有800億斤玉米需要市場化收購,收購壓力巨大。黑龍江省糧食局局長朱玉文表示,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確保有人收糧,是防止出現“賣糧難”的重要舉措。目前黑龍江玉米收購主要以加工企業和貿易企業收購為主。
與一些深加工企業收購玉米的熱鬧景象相比,中儲糧的一些糧庫稍顯冷清。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副總經理張秀明說,中儲糧不再收購臨儲玉米,不過,為了解決農民“賣糧難”,穩定市場價格預期,通過中央儲備糧輪入進行收購,收購價格按照糧食局對黑龍江地區監測的玉米收購價格的平均價,干玉米價格為每斤0.7元。中儲糧榆樹市直屬庫黨委書記王強說,糧庫除了收購中央儲備糧輪入玉米外,還利用已有的設備、場地以及鐵路專用線為中糧貿易和南方一些貿易商提供代烘代收代發服務。
而中糧、中航等國有糧食企業轉向貿易糧收購。據了解,中糧貿易公司今年計劃在黑龍江收購400萬噸玉米,還要為中儲糧廣東公司收購21.8萬噸儲備糧。中航國際糧油貿易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利用庫點、資金和渠道優勢,結合黑龍江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用糧企業的實際需要,以各種方式靈活開展經營:邊收購邊銷售,把收購的玉米陸續運到銷區;為農民提供代烘代收代儲服務;為深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提供代烘代收代儲服務。
在黑龍江賓縣糧食局副局長鄒本偉看來,隨著多元市場主體的積極入市,賓縣基本不存在“賣糧難”問題。賓縣今年玉米產量110萬噸,商品量80萬噸。轄區內大成、大北農等玉米深加工企業加工能力達到35萬噸,中儲糧賓縣直屬庫收購輪換糧12萬噸,全縣240多家民營糧食收購企業預計收購轉化貿易糧30萬噸,地方糧庫市場化收購10萬噸至15萬噸。
有倉裝糧:加工企業就地轉化
隨著玉米價格的下降、玉米加工補貼力度的加大,玉米深加工企業逐漸扭虧為盈,成為玉米收購中非常活躍的一支力量。
對于黑龍江隆信銳意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彥輝來說,市場化收購是一個利好消息。該公司從事蒸汽片玉米生產,為伊利、蒙牛等國內大型奶制品加工企業的牧場提供蛋白飼料和能量飼料。“以前實行臨儲收購時,企業只有一條生產線,產量低,產品單價高,盈利能力弱。”何彥輝說,今年公司又上馬一條生產線,產能增加60%以上,盈利能力翻了一倍以上。目前年加工能力達到15萬噸,預計收購加工玉米15萬噸。
現在,玉米加工企業的日子好過多了。但是由于產成品價格走低,企業只能維持盈虧平衡,入市收購較為謹慎。為了支持深加工企業多收購、多加工、多建庫存,引導企業就地加工轉化,東北三省一區紛紛出臺玉米加工補貼政策。黑龍江玉米加工補貼為每噸300元,吉林和內蒙古補貼200元,遼寧補貼100元。加工企業為了充分享有補貼政策紅利,日夜不停、開足馬力生產。黑龍江預計可加工轉化玉米220億斤,吉林預計從今年11月到明年6月末深加工可消化玉米140億斤左右。
玉米深加工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緩解“賣糧難”問題。綏化市是黑龍江省玉米深加工能力最強的地級市,今年綏化市玉米產量預計為940萬噸左右、預計商品量800萬噸以上,深加工能力400萬噸,相當于全省加工能力的三分之一以上。中糧生化肇東公司、肇東成福玉米公司、青岡龍鳳玉米公司、綏化昊天玉米公司等玉米深加工企業,預計本收購期可收購250萬噸,占綏化市玉米商品量的31.2%。吉林榆樹市是產糧大縣,今年預計玉米產量300萬噸,商品量220萬噸,中糧生化、吉糧天裕、正大飼料、通威飼料四家企業年可轉化玉米174萬噸。
然而,倉容不足是制約加工企業收購玉米的一個因素。黑龍江成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玉米深加工為主的大型民營企業,年玉米加工能力達70多萬噸,今年計劃收購70多萬噸玉米,截至12月8日,已經收購7.4萬噸玉米。公司負責人王亞芝告訴記者,除了現收現加工外,公司還需要儲存一部分玉米。現有倉容5萬噸,露天儲存7萬多噸,還需要租賃或者委托國有糧庫代收代儲27萬噸。
有錢收糧:資金難題如何解決
收購糧食占用資金大,像中糧、中紡、中航和黑龍江象嶼集團這樣的國有糧食企業,收購資金相對充足。但是,對于眾多中小企業來說,資金短缺仍然是制約收購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前玉米價格基本見底,預計后期玉米價格會反彈,希望在玉米價格處于底部時要盡可能多收玉米,確保明年全年加工有充足的糧源,企業成本可控。”何彥輝認為,目前還面臨收購資金不足的問題,已經獲得的中行貸款1200萬元,只能收購1萬噸左右,大部分資金還得自籌。
吉林榆樹市天賜金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張國同樣面臨收購資金不足的問題。由于銀行貸款門檻高,收購資金主要靠自己解決,他以公司產權作抵押在村鎮銀行貸款400多萬元,大部分資金是東挪西借來的。
有錢收糧,才能保障玉米收購順暢進行。據了解,黑龍江為了保障企業有錢收糧,分類落實各類市場主體收購資金需求,統籌協調落實了在地央企等大型糧食企業集團、玉米加工企業、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和其他多元主體等各類收購主體收購資金;建立黑龍江省玉米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規模暫定10億元,省級財政出資20%,由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玉米深加工企業籌集80%,視實際資金需求可同比例追加規模。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副行長李文武說,該行主動與中糧、中航、中紡等大型央企以及象嶼等地方糧食企業對接,聯合地方糧食局對地方糧食企業進行專項調查,對接的收購企業186個,及時審核收購貸款資金,預計稻谷需要投放600億元,玉米400億元,截至11月21日,玉米投放貸款3.5億元。
吉林省積極引導金融和社會資金投入,解決“有錢收糧”問題。吉林省糧食局副局長楊光說,針對貿易企業信用等級低、抵押擔保不足問題,建立玉米收購貸款風險共擔機制。首先,設立玉米收購風險補償基金。省財政出資5億元,貸款企業出資3億元,形成風險補償基金8億元的規模。初步測算,按照商業銀行放大8至10倍、農發行放大15至20倍,8億元基金可解決貸款80億至100億元,可以滿足春節前玉米收購需要。其次,組建糧食收購信貸擔保公司。擬注冊資本金28億元,財政風險補償基金轉作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金,力爭春節后正式運營,解決企業長遠經營的收購貸款問題。
有車運糧:運輸瓶頸亟待破解
在市場化機制下,確保“有人買糧”是做好東北地區玉米銷售工作的重中之重。
東北地區玉米供大于求,今年新上市玉米除了滿足本區域需求外,大部分玉米需要遠銷南方主銷區。今年黑龍江玉米產量預計1000億斤,商品量800億斤,除了省內加工企業用糧220億斤,還有580億斤需要運往省外。吉林省玉米產量預計600億斤,商品量570億斤,除了省內收儲、深加工、過腹轉化300億斤,加上省外常態流入50億斤,預計有320億斤左右需銷往省外。
隨著東北地區玉米價格下降,以前制約北糧南運的價格倒掛問題已不存在。目前,黑龍江玉米價格為每噸1400元,廣東港口價格為每噸1800多元,產銷區玉米價格回歸合理價差,為銷區企業到東北購糧、東北地區貿易企業經營創造了良好環境。
從市場需求來看,東北玉米市場空間廣闊。有關部門從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間暫停政策性玉米銷售,為東北新玉米騰出市場空間。華北地區玉米受陰雨天氣影響,質量有所下降,南方銷區企業對東北玉米需求巨大。但是,受到運力不足、運輸成本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東北玉米南下嚴重受阻。
“現在東北玉米不缺市場,缺的是運力。”黑龍江象嶼農業物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穆田學說,現在,企業有收購能力,有烘干能力,有鐵路運輸專線匹配,就是運不出去。截至11月20日,象嶼公司收購124.5萬噸,只運出去23萬多噸。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南方飼料企業普遍沒有庫存,原糧嚴重短缺,如果東北玉米不能及時有效運到銷區,進口高粱等替代品可能會擠占東北玉米市場。“希望有關部門解決東北地區運力不足的問題,或增加東北運糧車皮,或出臺東北糧食運輸補貼政策,或者開辟北糧南運綠色通道。”
運力不足已經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中糧貿易黑龍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碧說,公司因為糧食運不出去無法及時兌現合同,現在不敢貿然與南方企業簽訂采購合同,而是等玉米運到南方港口以后,再與用糧企業現簽合同。吉林天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景林說,現在公司生產的酒精和飼料運不出去,企業不得不減產,燃料煤運不進來,還會影響糧食烘干。
糧食外運難讓黑龍江糧食局局長朱玉文寢食難安。“黑龍江糧食外運,主要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為輔。但是鐵路運力有限,公路運輸成本上升。收購的玉米不能及時運出去,不僅占用企業資金,增加經營成本,而且影響企業采購玉米的積極性,直接影響東北玉米的順暢外銷,最終影響到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朱玉文說。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