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企業“走出去”需提升創新能力
2016-12-12
農機化導報4610
核心提示:近幾年來,我國農機企業紛紛向國外企業以及市場投出橄欖枝,從中國一拖收購法國McCormick工廠,再到雷沃重工在歐洲連下三城,將
近幾年來,我國農機企業紛紛向國外企業以及市場投出橄欖枝,從中國一拖收購法國McCormick工廠,再到雷沃重工在歐洲連下三城,將“阿波斯”、“馬特馬克”、“高登尼”三大高端農機品牌收入囊中。不難看出,我國農機龍頭企業正用收購、引進等方式在國際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筆者認為,國內農機企業主要是通過兩條線路拓展海外市場。面對具有先進生產技術的歐洲市場而言,我國多數企業采用引進、并購等方式敲開海外市場的大門。大多數企業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為目的,通過并購等方式提升企業的研發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同時還可輕松獲得海外的經營渠道,實現國際化發展。正如雷沃重工選擇在一個生產一線品牌的地方扎根,除了便于整合全球技術和人才資源外,汲取和傳承這些歐洲品牌的深厚底蘊,學習運營經驗,是雷沃重工意圖將“雷沃”品牌打造成為中國裝備制造品牌的一個重要考量。又如中聯重機公司一負責人說的那樣,中聯多款產品都通過了CE、E-mark、GOST等全球認證,打破了基本認證門檻,高性價比得到了全球用戶的認可,這是他們進入歐美市場的產品策略和市場策略。
當然,歐洲農機市場不僅擁有讓國內農機企業在技術方面能進一步吸收改進的優勢,同時還能讓國內農機企業原本無法達到國際標準的產品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但是,面對我國高端產能不足,中低端產品過剩的市場而言,我國農機企業走出去的主線大多還是非洲、東南亞以及周邊地區。究其原因,主要是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以及周邊地區的農機化水平相對處于較低水平,我國農機企業通過高性價比,在非洲等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樣,不僅能夠解決非洲等地區農機化發展的戰略要求,還能解決我國產能過剩的困擾。因此,這條道路也是我國多數農機企業側重選擇的路線。
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農機企業“走出去”戰略實施仍較為緩慢。我國農機市場以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能不足,導致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缺乏競爭力。目前,國內農機企業將重點集中在研發生產玉米、小麥、水稻等糧食收獲機及拖拉機領域,但在棉花、蔬菜等特色農機領域的產品供應表現出嚴重不足。同時,由于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國內農機企業也很難與約翰迪爾、愛科、久保田等農機企業在大中型拖拉機領域競爭,因此我國常以出口小型拖拉機為主,這就決定了其出口區域多集中于拉美、東南亞及非洲等欠發達地區。另外,我國真正的大型農機企業寥寥無幾,以中小型、微型企業占多數,這就使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如一種產品可能會有數十家甚至是上百家企業集中生產、銷售,因此只有進行“價格戰”才能讓企業存活下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普遍。加之,國外數家優質農機企業正加快在中國的農機市場布局速度,因此,國內農機企業既面臨著國內消費需求的日益升級,又面臨著企業步步緊逼。
因此,要想解決內憂外患的困局,實現“走出去”戰略的穩步推進,農機企業還需加快增強技術研發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國際市場的主動權。在加快企業國際化步伐的同時,通過并購獲得更多核心技術。當然,筆者認為,企業需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實現產銷對路,將中端產品做精、做強也不失為好的策略。
筆者認為,國內農機企業主要是通過兩條線路拓展海外市場。面對具有先進生產技術的歐洲市場而言,我國多數企業采用引進、并購等方式敲開海外市場的大門。大多數企業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為目的,通過并購等方式提升企業的研發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同時還可輕松獲得海外的經營渠道,實現國際化發展。正如雷沃重工選擇在一個生產一線品牌的地方扎根,除了便于整合全球技術和人才資源外,汲取和傳承這些歐洲品牌的深厚底蘊,學習運營經驗,是雷沃重工意圖將“雷沃”品牌打造成為中國裝備制造品牌的一個重要考量。又如中聯重機公司一負責人說的那樣,中聯多款產品都通過了CE、E-mark、GOST等全球認證,打破了基本認證門檻,高性價比得到了全球用戶的認可,這是他們進入歐美市場的產品策略和市場策略。
當然,歐洲農機市場不僅擁有讓國內農機企業在技術方面能進一步吸收改進的優勢,同時還能讓國內農機企業原本無法達到國際標準的產品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但是,面對我國高端產能不足,中低端產品過剩的市場而言,我國農機企業走出去的主線大多還是非洲、東南亞以及周邊地區。究其原因,主要是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以及周邊地區的農機化水平相對處于較低水平,我國農機企業通過高性價比,在非洲等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樣,不僅能夠解決非洲等地區農機化發展的戰略要求,還能解決我國產能過剩的困擾。因此,這條道路也是我國多數農機企業側重選擇的路線。
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農機企業“走出去”戰略實施仍較為緩慢。我國農機市場以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能不足,導致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缺乏競爭力。目前,國內農機企業將重點集中在研發生產玉米、小麥、水稻等糧食收獲機及拖拉機領域,但在棉花、蔬菜等特色農機領域的產品供應表現出嚴重不足。同時,由于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國內農機企業也很難與約翰迪爾、愛科、久保田等農機企業在大中型拖拉機領域競爭,因此我國常以出口小型拖拉機為主,這就決定了其出口區域多集中于拉美、東南亞及非洲等欠發達地區。另外,我國真正的大型農機企業寥寥無幾,以中小型、微型企業占多數,這就使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如一種產品可能會有數十家甚至是上百家企業集中生產、銷售,因此只有進行“價格戰”才能讓企業存活下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普遍。加之,國外數家優質農機企業正加快在中國的農機市場布局速度,因此,國內農機企業既面臨著國內消費需求的日益升級,又面臨著企業步步緊逼。
因此,要想解決內憂外患的困局,實現“走出去”戰略的穩步推進,農機企業還需加快增強技術研發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國際市場的主動權。在加快企業國際化步伐的同時,通過并購獲得更多核心技術。當然,筆者認為,企業需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實現產銷對路,將中端產品做精、做強也不失為好的策略。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814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04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62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76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98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24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2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38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309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