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機器換人”換血農業 開辟“大農機”發展格局
2016-11-30
中國新聞網(北京)5100
核心提示:可遠程遙控的自走式噴霧劑、一次收獲數十個包心菜的收獲機、使農具保持水平的拖拉機動態平衡系統在剛剛結束的2016浙江農業博覽會
可遠程遙控的自走式噴霧劑、一次收獲數十個包心菜的收獲機、使農具保持水平的拖拉機動態平衡系統……在剛剛結束的2016浙江農業博覽會上,以“農業+機械化”為主題的現代農業裝備展示區尤為引人注目。
作為沿海的“經濟大省”,農業從來不是浙江GDP占比中的主角,但在浙江經濟增長向創新和服務驅動轉型之際,其農業并沒有在這場產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被邊緣化,反而走出了一條“機器換人”換血傳統農業發展路子。
今年10月,經農業部批準,浙江將創建全國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省,大力推進主要糧食作物和主要經濟作物的生產全程機械化,以及協調推進養殖業機械化。
“機器換人是推動浙江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手段。”浙江省農業廳副廳長蔡元杰表示,根據計劃,到2020年,浙江將建成一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示范縣,以及機械化、設施化、智能化程度突出的示范基地,逐步開辟“大農機”的發展格局。
因地制宜謀發展 助傳統農業煥新生
浙江囿于“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形因素,山丘廣布、耕地碎片化,農業機械似乎難以施展拳腳,但另一方面,浙江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非常需要機械化提升產能。
為了解決“無機可用,有機難用”的矛盾,浙江因地制宜,不同地形,不同產業,施展不同的策略。
在紹興水稻種植區,種糧大戶金銀燕承包的3100畝田地,從耕地、插秧、施肥到收割、烘干,一條鏈全部由5臺拖拉機、13臺插秧機、3臺收割機、18臺烘干機完成。
“如果不靠機器,這么多的田,幾百個人都管不過來。”金銀燕告訴記者,他的地從8年前的260畝地擴展了3100畝,但人工仍不到20人,這正是農業機械高效率的碩果。
當下,農業的機械化已成為穩定浙江糧食生產的重要保障。適合小塊耕地的微耕機、輕便的小型采茶機、山地軌道運輸車……這些先進的農機設備正在浙江廣大山區發揮大用處。
浙江省農科院柑橘研究所的所長陳國慶感慨,如果不是山地軌道運輸車,山區里的果農不僅要花費高額的人工成本,而且效率也非常低下。據悉,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73.5%,茶葉的生產主要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設施農業面積以年均20萬畝的速度快速增長,目前已達到345萬畝。
圖為2016浙江農業博覽會上展出的現代農機設備
以點帶面巧推廣構建新型服務體系
在浙江農業領域“機器換人”高屋建瓴的目標背后,是包括政策探索、體系構建在內的腳踏實地的機械化推廣進程。
除了農機作業環節補貼、報廢補償等政策創新外,浙江還從頂層制度設計層面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行大膽改革,率先在全國推行“全價購機、縣級結算、直補到卡”做法。
“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機器,都能拿到幾百到數萬元不等的購機補貼,還有維修、零件的更換等。”金銀燕告訴記者,通過政策補貼,他在購置農機時減輕了至少一半的經濟負擔。
在發展機制方面,浙江省建立了以農業機械共同利用為主要特征的農機社會化服務機制,也是全國最早開始探索這一機制的省份之一。
對于社會化服務的作用,東陽田保姆農機合作社負責人郭何生深有體會。5年前,由于梅雨連綿,“稻子不收,爛在田里;稻子收了,爛在家里”,因為尚未購置烘干機,他一下虧了好幾萬。
意識到機械的重要性,郭何生開始聯結周邊的農戶,一起建立了耕、種、收、烘一條龍的農機合作社。目前,浙江已有1000余家這樣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和5000余個區域性農機服務中心。
“這正是社會化服務的主體,也是‘機器換人’的落腳點。”浙江省農機局局長王建偉介紹,通過構建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服務中心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才能讓農機走進更多農戶家中。
“農二代”投身機械浪潮 繪現代農業新藍圖
如今,“三彎腰”的傳統農業時代已經漸行漸遠,在浙江現代農業飛速發展的快車道上,駕著農機的“農二代”身影也越來越多。
“這些年輕人跟老一輩比,對新興事物接受度高,更善于使用新型農機。”浙江農民大學教學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振華這樣感慨。
90后“農二代”的郭夢婷是浙江農民大學的學生之一。在水稻收割的季節,她不僅負責合作社機器的調度,還能熟練維修烘干機。現在她正在思考糧食產業鏈的深加工,除了剛剛引進大米加工的流水線,還準備生產粉干、年糕。
吸引“農二代”放棄都市生活回歸田園的,正是農業機械化的大好前景。
“現在生產條件改善了,勞動強度下降了,再也不像以前‘面朝黃土背朝天’。”蔡元杰認為,現在的農業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他們能獲得就業、創業的機會,而農業銷售模式的創新、產品質量的提高,正需要這些有知識、有闖勁,有想法的“農二代”回歸,這是一個互贏的過程。
“我相信未來的農業會更有奔頭。”對于浙江農業機械化的未來,郭夢婷信心十足。
作為沿海的“經濟大省”,農業從來不是浙江GDP占比中的主角,但在浙江經濟增長向創新和服務驅動轉型之際,其農業并沒有在這場產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被邊緣化,反而走出了一條“機器換人”換血傳統農業發展路子。
今年10月,經農業部批準,浙江將創建全國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省,大力推進主要糧食作物和主要經濟作物的生產全程機械化,以及協調推進養殖業機械化。
“機器換人是推動浙江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手段。”浙江省農業廳副廳長蔡元杰表示,根據計劃,到2020年,浙江將建成一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示范縣,以及機械化、設施化、智能化程度突出的示范基地,逐步開辟“大農機”的發展格局。
因地制宜謀發展 助傳統農業煥新生
浙江囿于“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形因素,山丘廣布、耕地碎片化,農業機械似乎難以施展拳腳,但另一方面,浙江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非常需要機械化提升產能。
為了解決“無機可用,有機難用”的矛盾,浙江因地制宜,不同地形,不同產業,施展不同的策略。
在紹興水稻種植區,種糧大戶金銀燕承包的3100畝田地,從耕地、插秧、施肥到收割、烘干,一條鏈全部由5臺拖拉機、13臺插秧機、3臺收割機、18臺烘干機完成。
“如果不靠機器,這么多的田,幾百個人都管不過來。”金銀燕告訴記者,他的地從8年前的260畝地擴展了3100畝,但人工仍不到20人,這正是農業機械高效率的碩果。
當下,農業的機械化已成為穩定浙江糧食生產的重要保障。適合小塊耕地的微耕機、輕便的小型采茶機、山地軌道運輸車……這些先進的農機設備正在浙江廣大山區發揮大用處。
浙江省農科院柑橘研究所的所長陳國慶感慨,如果不是山地軌道運輸車,山區里的果農不僅要花費高額的人工成本,而且效率也非常低下。據悉,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73.5%,茶葉的生產主要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設施農業面積以年均20萬畝的速度快速增長,目前已達到345萬畝。
圖為2016浙江農業博覽會上展出的現代農機設備
在浙江農業領域“機器換人”高屋建瓴的目標背后,是包括政策探索、體系構建在內的腳踏實地的機械化推廣進程。
除了農機作業環節補貼、報廢補償等政策創新外,浙江還從頂層制度設計層面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行大膽改革,率先在全國推行“全價購機、縣級結算、直補到卡”做法。
“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機器,都能拿到幾百到數萬元不等的購機補貼,還有維修、零件的更換等。”金銀燕告訴記者,通過政策補貼,他在購置農機時減輕了至少一半的經濟負擔。
在發展機制方面,浙江省建立了以農業機械共同利用為主要特征的農機社會化服務機制,也是全國最早開始探索這一機制的省份之一。
對于社會化服務的作用,東陽田保姆農機合作社負責人郭何生深有體會。5年前,由于梅雨連綿,“稻子不收,爛在田里;稻子收了,爛在家里”,因為尚未購置烘干機,他一下虧了好幾萬。
意識到機械的重要性,郭何生開始聯結周邊的農戶,一起建立了耕、種、收、烘一條龍的農機合作社。目前,浙江已有1000余家這樣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和5000余個區域性農機服務中心。
“這正是社會化服務的主體,也是‘機器換人’的落腳點。”浙江省農機局局長王建偉介紹,通過構建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服務中心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才能讓農機走進更多農戶家中。
“農二代”投身機械浪潮 繪現代農業新藍圖
如今,“三彎腰”的傳統農業時代已經漸行漸遠,在浙江現代農業飛速發展的快車道上,駕著農機的“農二代”身影也越來越多。
“這些年輕人跟老一輩比,對新興事物接受度高,更善于使用新型農機。”浙江農民大學教學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振華這樣感慨。
90后“農二代”的郭夢婷是浙江農民大學的學生之一。在水稻收割的季節,她不僅負責合作社機器的調度,還能熟練維修烘干機。現在她正在思考糧食產業鏈的深加工,除了剛剛引進大米加工的流水線,還準備生產粉干、年糕。
吸引“農二代”放棄都市生活回歸田園的,正是農業機械化的大好前景。
“現在生產條件改善了,勞動強度下降了,再也不像以前‘面朝黃土背朝天’。”蔡元杰認為,現在的農業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他們能獲得就業、創業的機會,而農業銷售模式的創新、產品質量的提高,正需要這些有知識、有闖勁,有想法的“農二代”回歸,這是一個互贏的過程。
“我相信未來的農業會更有奔頭。”對于浙江農業機械化的未來,郭夢婷信心十足。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