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落實發展新理念 全面做好農業農村工作
2016-04-18
求是6000
核心提示: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強農惠農富農舉措,糧食繼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強農惠農富農舉措,糧食繼續增產,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為“十二五”農業農村工作畫上了圓滿句號。做好2016年及“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工作,必須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一、充分肯定農業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清醒認識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
“十二五”時期,我國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農村民生得到了顯著改善,出現了許多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變化。突出表現在:
一是農業生產能力和水平有了新提高,擺脫了“兩豐一平一歉”的周期。5年中,糧食總產量提高近1500億斤,連續3年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主要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在耕地面積減少、農業用水比重下降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了新跨越。2014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占比達到52%、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6%、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1%,農業防災抗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為實現連年穩產增產打下堅實物質技術基礎,也標志著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二是農民增收實現新突破,扭轉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態勢。“十二五”時期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加1000多元。特別是自2010年開始,農民收入增速連續6年超過城鎮居民,是改革開放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中西部地區農民收入增長快于東部,貧困地區快于。城鄉、區域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農民生活持續改善,標志著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三是農村社會面貌呈現新氣象,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我們堅持不懈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從制度上基本實現了公共財政農村全覆蓋,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加快發展,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各地在大力改善民生的同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努力化解各類社會矛盾,農村干群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穩定,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進一步得到加強。
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同尋常、來之不易。5年中,經濟增長速度逐年放緩,財政收入和出口增速下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加劇,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加速向國外轉移,給農產品需求、農業農村投入增長、農民轉移就業等帶來不利影響;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農業資源環境約束明顯趨緊,生產成本持續攀升,農產品國內外市場價格倒掛不斷加劇;城鎮化快速推進,青壯年勞動力繼續轉移,務農勞動力老齡化愈發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并沒有像有些那樣發生農業萎縮、農村凋敝等嚴重問題,而是呈現出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究其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于黨的“三農”方針政策正確,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不可比擬的政治和制度優勢。
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保持“三農”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推動制度創新、政策創新、實踐創新。一是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重中之重,突出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突出強調“四化同步”。二是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調整完善農業補貼方式,推進涉農資金整合,提高政策針對性和資金使用有效性。三是著力加強現代農業建設,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大力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條件,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四是深化農村改革,更加注重運用市場化辦法調動農民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和“三權分置”,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創新農村金融制度。五是加強和改進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推動基層干部作風轉變,黨在農村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十二五”時期農村改革發展的實踐,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積累了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新鮮經驗。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沖刺階段,“三農”工作肩負的使命極其重大。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條件和內在動因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有利條件看,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成為全黨全社會共識,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的推動力更加強大;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牽引力更加持久;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農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力更加強勁;農村各項改革展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源動力更加多元。從困難挑戰看,隨著農產品生產成本上升和市場價格波動,提高農業比較效益、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難度加大;隨著農業資源環境約束增強和全社會對農產品質量要求提高,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綠色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的難度加大;隨著國內外市場相互影響加深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倒掛加劇,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的難度加大;隨著農產品價格變化、農民務工環境趨緊,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加快縮小城鄉差距的難度加大。與此同時,由于連續豐收、農產品供給充裕,一些地方放松農業、忽視農村的傾向開始抬頭,如何持續強化重農氛圍,已經十分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2016年及以后更長時間內,實現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困難十分巨大,任務非常艱巨。對此,我們要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工作上充分準備。
二、以發展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描繪了未來5年發展藍圖,也勾畫了未來5年“三農”工作總體框架。農業農村工作要圍繞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產出、產品、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大力推進農民奔小康,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實現農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大力推進農村可持續發展,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筑牢生態屏障。為此,必須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努力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一)以創新發展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要創新農業經營體制,以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實行“三權分置”為基礎、以提高農業競爭力為導向、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為核心,充分釋放規模化經營和規模化服務的潛力。要創新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著眼城鄉統籌設計提高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的制度,圍繞提高政策效能調整財政支農結構、優化支持方式。要創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通過確權、賦能、搞活,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要創新科技等現代農業要素支撐體系,健全激勵政策,推動良種良法加快落地,將農業發展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的軌道上來。
(二)以協調發展補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城鄉協調發展是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四化同步”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一方面,要用政府有形之手,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另一方面,用市場無形之手,引導城市現代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注重從外部注入帶動力量。加快提供經濟適用的農機具和低毒低殘留的農業投入品,大力推進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用工業化的成果裝備農業、信息化的成果引領農業、城鎮化的成果帶動農業。
(三)以綠色發展引領農業農村發展方向。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推動農業走上綠色發展之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大力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逐步退出超過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農業生產。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恢復和增強消費者信心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生產。強化農村生態產品供給功能,把山水林田湖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統籌謀劃,劃定農業空間保護紅線,加強土地、水、森林等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
(四)以開放發展拓展農業農村發展空間。要順應開放發展的大趨勢,在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的前提下,努力擴大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適度進口國內緊缺農產品,積極推進農產品貿易健康發展。要增強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密切跟蹤國內外農產品供需結構的動態變化,科學把握國內生產與進口的關系,實現滿足國內需求、保護國內產業和保障農民收益的有機統一。充分把握開放發展的新機遇,利用我國農業技術、裝備、市場等優勢,拓展農業國際合作領域。
(五)以共享發展增進農民福祉。共享是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體現,也是動員農民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必須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的共享機制,讓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要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重要抓手,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加快農村公路、水利、電力等建設,提升農村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基本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實現城鄉制度上并軌、標準上統一。要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抓住精準扶貧的精髓,進一步把貧困人口底數和建檔立卡工作搞扎實、把致貧原因和扶持措施捋清楚、把幫扶責任落實到人、把脫貧時間表落實到戶,真正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脫貧。
我們要通過“十三五”的努力,初步建立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體系框架。一是形成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農戶家庭經濟、農民合作經濟、農村集體經濟、國有農業經濟共同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護農民權益,發展農戶家庭經濟;促進農民的聯合合作,推進發展農民合作經濟;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建設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深化農墾改革,打造國有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企業集團。二是建設適度規模經營引領的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體系。充分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業機械和科技成果應用、結構調整、綠色發展、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引領功能,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三是打造支持農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政策體系。以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為重點,加快形成覆蓋、指向明確、重點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簡便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這三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將為我們實現農業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做好“三農”工作
推進結構性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目前農業中存在的諸多矛盾和難題,突出表現在結構方面,主要是在供給側。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產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躍升,是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關于農業供給側的突出問題
當前農業供給側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效供給沒能很好地適應需求變化,導致農產品供求出現結構性失衡。比如,消費者對牛奶質量、信譽保障等提出了較高要求,但供給還不能很好地適應這些要求。又比如,我國大豆缺口很大,但生產供給跟不上,而玉米增產則超過了需求的增長。再一個是不合理的供給結構,給資源環境帶來較大壓力。一些地區為了多種糧食而過度開墾林地、草原、濕地等,一些地方水資源緊缺,但過多種植高耗水作物,導致地下水位不斷下降。農業供給側的這些問題不僅影響當前的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而且直接影響農業長遠可持續發展。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要求是圍繞人的需求進行生產,使農產品供給數量上更充足、品種和質量上更契合消費者需要,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此,必須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必須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做優做精糧食產業,優化品種品質,大力發展肉蛋奶魚、果菜菌茶等,為消費者提供品種多樣、質量優良的產品供給。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要特別重視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去庫存,就是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特別要加快玉米庫存消化,減少陳化損失,積極支持糧食加工企業發展生產。降成本,就是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等的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補短板,就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的薄弱環節,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的生產。
(二)關于糧食生產
保障糧食是農業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底線,穩定提高糧食產能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盡管我國糧食產量連創新高,但仍然存在突出的結構問題。特別是我國仍處在人口繼續增加、城鎮化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的發展階段,不僅糧食需求總量仍將繼續增加、產需缺口還在擴大,需求結構也在不斷升級。我們決不能因為當前糧食供求寬裕,就簡單地認為今后糧食可以高枕無憂,決不能因為國際市場糧價比國內便宜,就簡單以為我們可以靠買糧吃過日子,決不能因為推進結構性改革,就簡單地壓縮糧食生產,保障糧食的弦必須時刻繃緊。
在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糧食不是要不要保的問題,關鍵是怎么保的問題。從品種來看,就是要保稻谷、小麥等口糧;從地區來看,就是要保主產區,特別是主產區的核心產區;從著力點來看,就是要保耕地、保產能;從經營主體看,就是要保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的“大戶”。如何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對來說,就是要把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和投入向口糧、主產區、產糧“大戶”集中。對地方尤其是主產區來說,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落實好各項舉措,履行好保護耕地、穩定口糧生產、提升糧食產能的責任。當然,糧食生產也要尊重市場規律,生產上尤其是種植面積允許有彈性,但口糧的產量必須要保證,供給的能力必須要保住。
(三)關于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是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要求,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如何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各地在實踐中創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形式,有的進行土地流轉,有的搞土地托管,有的是土地入股,還有的是代耕代種、聯種聯收。從實踐和發展趨勢看,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既實現了規模化經營,又避免了地租過高的問題,而且收益農民共享。要進一步鼓勵這些方面的探索。同時,要特別重視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推進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關鍵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要積極引導和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支持農業的政策,要向新型經營主體傾斜,同時政策設計要注重讓農民分享成果,以達到一石二鳥之效。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搞大躍進,不搞強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揮。特別要防止一些工商資本到農村介入土地流轉后搞非農建設、影響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
(四)關于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
使市場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是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舉。這些年,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對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隨著市場變化,價格不能很好反映供求變化,必須與時俱進地調整完善。農產品價格和收儲政策,直接關系廣大農民利益,關系物價穩定大局。要從大局出發,著眼長遠,積極穩妥地推進。農產品價格和收儲制度改革總的原則是,既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又要保護農民利益,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要“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根據不同品種的功能敏感性和市場扭曲度,實行差異化政策。現在,矛盾最突出的是玉米。要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市場定價,就是要使市場在價格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讓農民根據市場需求來安排生產。價補分離,就是要把價格形成與財政補貼分開,通過補貼等為生產者提供基本收益保障。
(五)關于保障農業農村投入
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支持。近年來農業農村形勢持續向好,財政投入大幅增加發揮了關鍵作用。鞏固和延續好形勢,必須繼續加大投入力度。不僅要在增量上想辦法,也要在優化存量上做文章。要創新投入機制,整合涉農項目。2016年要在4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加強對農業結構性改革的支持,特別是要加大對農業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的支持。二是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把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三是整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將分散的建設項目資金整合起來,統籌推進實施。四是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探索不同層級整合涉農資金的有效方式。同時,還要管好資金,堅決防止貪污腐敗。
財政投入要限度地引導結構性改革,關鍵是要發揮好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社會資金投入農業農村。要積極創新農業農村投入的思路和辦法,通過基金、貼息、擔保等途徑,引導和吸引金融資本、工商資本投入農業農村,形成政府投資與社會資金協同投入“三農”的格局。要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要推動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正式建立并開始運營,在此基礎上用3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六)關于農民增收
農民增收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結構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志。保持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并進一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當前乃至今后幾年我們面臨的挑戰。目前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的增長動力不同程度出現衰減苗頭。促進農民增收要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在農業結構性改革中找出路,努力開辟新的增長點。一是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通過降低成本、調整結構、開拓新領域增收,通過提升質量、樹立品牌、提高附加值增收。二是挖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增收潛力。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利益分享比例。三是挖掘新產業新業態的增收潛力。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讓更多農民參與進來、從中受益。電子商務引發營銷革命,要抓住這一難得機遇,促進農產品營銷增收。四是挖掘農村資源資產資金的增收潛力。要通過推進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把農村閑置和低效利用的農村資源、資產、資金有效利用起來,給農民創造財富。最后,對農民收入還必須有兜底性政策。要研究如何通過補貼、保險、其他政策支持等,對主產區生產重要農產品的農戶特別是生產“大戶”,保障其基本收益。
四、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提升“三農”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農”工作大政方針已定,關鍵在行動、在落實。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保證。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刻領會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和加強“三農”工作的戰略意圖,堅持不懈厚植重農氛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三農”工作的戰略定位和決策部署上來,貫徹到工作部署、資金投入和干部配備中來,確保中央關于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要尊重群眾實踐。營造有利于基層探索創新的寬松環境,放手讓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去實踐、去探索,下大力氣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提煉各地好做法好經驗,形成切實可行的政策舉措。要夯實基層組織。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擴大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覆蓋,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選好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讓村級組織有人辦事、有條件辦事。關心愛護農村基層干部,讓他們生活有保障、工作有條件、發展有希望。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在“嚴”和“實”上狠下功夫,不斷開創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
一、充分肯定農業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清醒認識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
“十二五”時期,我國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農村民生得到了顯著改善,出現了許多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變化。突出表現在:
一是農業生產能力和水平有了新提高,擺脫了“兩豐一平一歉”的周期。5年中,糧食總產量提高近1500億斤,連續3年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主要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在耕地面積減少、農業用水比重下降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了新跨越。2014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占比達到52%、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6%、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1%,農業防災抗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為實現連年穩產增產打下堅實物質技術基礎,也標志著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二是農民增收實現新突破,扭轉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態勢。“十二五”時期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加1000多元。特別是自2010年開始,農民收入增速連續6年超過城鎮居民,是改革開放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中西部地區農民收入增長快于東部,貧困地區快于。城鄉、區域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農民生活持續改善,標志著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三是農村社會面貌呈現新氣象,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我們堅持不懈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從制度上基本實現了公共財政農村全覆蓋,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加快發展,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各地在大力改善民生的同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努力化解各類社會矛盾,農村干群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穩定,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進一步得到加強。
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同尋常、來之不易。5年中,經濟增長速度逐年放緩,財政收入和出口增速下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加劇,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加速向國外轉移,給農產品需求、農業農村投入增長、農民轉移就業等帶來不利影響;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農業資源環境約束明顯趨緊,生產成本持續攀升,農產品國內外市場價格倒掛不斷加劇;城鎮化快速推進,青壯年勞動力繼續轉移,務農勞動力老齡化愈發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并沒有像有些那樣發生農業萎縮、農村凋敝等嚴重問題,而是呈現出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究其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于黨的“三農”方針政策正確,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不可比擬的政治和制度優勢。
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保持“三農”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推動制度創新、政策創新、實踐創新。一是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重中之重,突出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突出強調“四化同步”。二是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調整完善農業補貼方式,推進涉農資金整合,提高政策針對性和資金使用有效性。三是著力加強現代農業建設,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大力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條件,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四是深化農村改革,更加注重運用市場化辦法調動農民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和“三權分置”,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創新農村金融制度。五是加強和改進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推動基層干部作風轉變,黨在農村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十二五”時期農村改革發展的實踐,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積累了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新鮮經驗。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沖刺階段,“三農”工作肩負的使命極其重大。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條件和內在動因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有利條件看,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成為全黨全社會共識,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的推動力更加強大;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牽引力更加持久;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農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力更加強勁;農村各項改革展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源動力更加多元。從困難挑戰看,隨著農產品生產成本上升和市場價格波動,提高農業比較效益、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難度加大;隨著農業資源環境約束增強和全社會對農產品質量要求提高,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綠色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的難度加大;隨著國內外市場相互影響加深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倒掛加劇,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的難度加大;隨著農產品價格變化、農民務工環境趨緊,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加快縮小城鄉差距的難度加大。與此同時,由于連續豐收、農產品供給充裕,一些地方放松農業、忽視農村的傾向開始抬頭,如何持續強化重農氛圍,已經十分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2016年及以后更長時間內,實現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困難十分巨大,任務非常艱巨。對此,我們要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工作上充分準備。
二、以發展新理念為引領,推動“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描繪了未來5年發展藍圖,也勾畫了未來5年“三農”工作總體框架。農業農村工作要圍繞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產出、產品、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大力推進農民奔小康,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實現農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大力推進農村可持續發展,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筑牢生態屏障。為此,必須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努力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一)以創新發展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要創新農業經營體制,以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實行“三權分置”為基礎、以提高農業競爭力為導向、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為核心,充分釋放規模化經營和規模化服務的潛力。要創新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著眼城鄉統籌設計提高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的制度,圍繞提高政策效能調整財政支農結構、優化支持方式。要創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通過確權、賦能、搞活,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要創新科技等現代農業要素支撐體系,健全激勵政策,推動良種良法加快落地,將農業發展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的軌道上來。
(二)以協調發展補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城鄉協調發展是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四化同步”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一方面,要用政府有形之手,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另一方面,用市場無形之手,引導城市現代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注重從外部注入帶動力量。加快提供經濟適用的農機具和低毒低殘留的農業投入品,大力推進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用工業化的成果裝備農業、信息化的成果引領農業、城鎮化的成果帶動農業。
(三)以綠色發展引領農業農村發展方向。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推動農業走上綠色發展之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大力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逐步退出超過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農業生產。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恢復和增強消費者信心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生產。強化農村生態產品供給功能,把山水林田湖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統籌謀劃,劃定農業空間保護紅線,加強土地、水、森林等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
(四)以開放發展拓展農業農村發展空間。要順應開放發展的大趨勢,在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的前提下,努力擴大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適度進口國內緊缺農產品,積極推進農產品貿易健康發展。要增強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密切跟蹤國內外農產品供需結構的動態變化,科學把握國內生產與進口的關系,實現滿足國內需求、保護國內產業和保障農民收益的有機統一。充分把握開放發展的新機遇,利用我國農業技術、裝備、市場等優勢,拓展農業國際合作領域。
(五)以共享發展增進農民福祉。共享是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體現,也是動員農民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必須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的共享機制,讓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要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重要抓手,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加快農村公路、水利、電力等建設,提升農村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基本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實現城鄉制度上并軌、標準上統一。要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抓住精準扶貧的精髓,進一步把貧困人口底數和建檔立卡工作搞扎實、把致貧原因和扶持措施捋清楚、把幫扶責任落實到人、把脫貧時間表落實到戶,真正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脫貧。
我們要通過“十三五”的努力,初步建立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體系框架。一是形成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農戶家庭經濟、農民合作經濟、農村集體經濟、國有農業經濟共同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護農民權益,發展農戶家庭經濟;促進農民的聯合合作,推進發展農民合作經濟;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建設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深化農墾改革,打造國有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企業集團。二是建設適度規模經營引領的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體系。充分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業機械和科技成果應用、結構調整、綠色發展、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引領功能,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三是打造支持農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政策體系。以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為重點,加快形成覆蓋、指向明確、重點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簡便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這三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將為我們實現農業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做好“三農”工作
推進結構性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目前農業中存在的諸多矛盾和難題,突出表現在結構方面,主要是在供給側。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產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躍升,是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關于農業供給側的突出問題
當前農業供給側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效供給沒能很好地適應需求變化,導致農產品供求出現結構性失衡。比如,消費者對牛奶質量、信譽保障等提出了較高要求,但供給還不能很好地適應這些要求。又比如,我國大豆缺口很大,但生產供給跟不上,而玉米增產則超過了需求的增長。再一個是不合理的供給結構,給資源環境帶來較大壓力。一些地區為了多種糧食而過度開墾林地、草原、濕地等,一些地方水資源緊缺,但過多種植高耗水作物,導致地下水位不斷下降。農業供給側的這些問題不僅影響當前的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而且直接影響農業長遠可持續發展。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要求是圍繞人的需求進行生產,使農產品供給數量上更充足、品種和質量上更契合消費者需要,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此,必須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必須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做優做精糧食產業,優化品種品質,大力發展肉蛋奶魚、果菜菌茶等,為消費者提供品種多樣、質量優良的產品供給。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要特別重視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去庫存,就是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特別要加快玉米庫存消化,減少陳化損失,積極支持糧食加工企業發展生產。降成本,就是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等的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補短板,就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的薄弱環節,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的生產。
(二)關于糧食生產
保障糧食是農業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底線,穩定提高糧食產能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盡管我國糧食產量連創新高,但仍然存在突出的結構問題。特別是我國仍處在人口繼續增加、城鎮化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的發展階段,不僅糧食需求總量仍將繼續增加、產需缺口還在擴大,需求結構也在不斷升級。我們決不能因為當前糧食供求寬裕,就簡單地認為今后糧食可以高枕無憂,決不能因為國際市場糧價比國內便宜,就簡單以為我們可以靠買糧吃過日子,決不能因為推進結構性改革,就簡單地壓縮糧食生產,保障糧食的弦必須時刻繃緊。
在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糧食不是要不要保的問題,關鍵是怎么保的問題。從品種來看,就是要保稻谷、小麥等口糧;從地區來看,就是要保主產區,特別是主產區的核心產區;從著力點來看,就是要保耕地、保產能;從經營主體看,就是要保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的“大戶”。如何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對來說,就是要把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和投入向口糧、主產區、產糧“大戶”集中。對地方尤其是主產區來說,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落實好各項舉措,履行好保護耕地、穩定口糧生產、提升糧食產能的責任。當然,糧食生產也要尊重市場規律,生產上尤其是種植面積允許有彈性,但口糧的產量必須要保證,供給的能力必須要保住。
(三)關于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是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要求,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如何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各地在實踐中創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形式,有的進行土地流轉,有的搞土地托管,有的是土地入股,還有的是代耕代種、聯種聯收。從實踐和發展趨勢看,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既實現了規模化經營,又避免了地租過高的問題,而且收益農民共享。要進一步鼓勵這些方面的探索。同時,要特別重視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推進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關鍵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要積極引導和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支持農業的政策,要向新型經營主體傾斜,同時政策設計要注重讓農民分享成果,以達到一石二鳥之效。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搞大躍進,不搞強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揮。特別要防止一些工商資本到農村介入土地流轉后搞非農建設、影響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
(四)關于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
使市場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是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舉。這些年,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對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隨著市場變化,價格不能很好反映供求變化,必須與時俱進地調整完善。農產品價格和收儲政策,直接關系廣大農民利益,關系物價穩定大局。要從大局出發,著眼長遠,積極穩妥地推進。農產品價格和收儲制度改革總的原則是,既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又要保護農民利益,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要“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根據不同品種的功能敏感性和市場扭曲度,實行差異化政策。現在,矛盾最突出的是玉米。要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市場定價,就是要使市場在價格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讓農民根據市場需求來安排生產。價補分離,就是要把價格形成與財政補貼分開,通過補貼等為生產者提供基本收益保障。
(五)關于保障農業農村投入
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支持。近年來農業農村形勢持續向好,財政投入大幅增加發揮了關鍵作用。鞏固和延續好形勢,必須繼續加大投入力度。不僅要在增量上想辦法,也要在優化存量上做文章。要創新投入機制,整合涉農項目。2016年要在4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加強對農業結構性改革的支持,特別是要加大對農業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的支持。二是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把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三是整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將分散的建設項目資金整合起來,統籌推進實施。四是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探索不同層級整合涉農資金的有效方式。同時,還要管好資金,堅決防止貪污腐敗。
財政投入要限度地引導結構性改革,關鍵是要發揮好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社會資金投入農業農村。要積極創新農業農村投入的思路和辦法,通過基金、貼息、擔保等途徑,引導和吸引金融資本、工商資本投入農業農村,形成政府投資與社會資金協同投入“三農”的格局。要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要推動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正式建立并開始運營,在此基礎上用3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六)關于農民增收
農民增收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結構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志。保持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并進一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當前乃至今后幾年我們面臨的挑戰。目前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的增長動力不同程度出現衰減苗頭。促進農民增收要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在農業結構性改革中找出路,努力開辟新的增長點。一是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通過降低成本、調整結構、開拓新領域增收,通過提升質量、樹立品牌、提高附加值增收。二是挖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增收潛力。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利益分享比例。三是挖掘新產業新業態的增收潛力。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讓更多農民參與進來、從中受益。電子商務引發營銷革命,要抓住這一難得機遇,促進農產品營銷增收。四是挖掘農村資源資產資金的增收潛力。要通過推進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把農村閑置和低效利用的農村資源、資產、資金有效利用起來,給農民創造財富。最后,對農民收入還必須有兜底性政策。要研究如何通過補貼、保險、其他政策支持等,對主產區生產重要農產品的農戶特別是生產“大戶”,保障其基本收益。
四、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提升“三農”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農”工作大政方針已定,關鍵在行動、在落實。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保證。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刻領會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和加強“三農”工作的戰略意圖,堅持不懈厚植重農氛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三農”工作的戰略定位和決策部署上來,貫徹到工作部署、資金投入和干部配備中來,確保中央關于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要尊重群眾實踐。營造有利于基層探索創新的寬松環境,放手讓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去實踐、去探索,下大力氣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提煉各地好做法好經驗,形成切實可行的政策舉措。要夯實基層組織。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擴大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覆蓋,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選好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讓村級組織有人辦事、有條件辦事。關心愛護農村基層干部,讓他們生活有保障、工作有條件、發展有希望。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在“嚴”和“實”上狠下功夫,不斷開創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
標簽:
三農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