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谷子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東北春谷區
該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部地區。
(一)選擇良種
根據市場需求、規模發展、機械化生產的要求,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高產、抗倒、耐旱、抗病及抗除草劑的品種。同時,選擇株高適宜、谷碼較緊的品種,有效降低機械收獲損失率。谷子屬于光溫反應敏感的作物,需避免不同地區之間盲目引種。
該區適宜品種有公矮5號、公矮8號、九谷18、九谷19、九谷20、龍谷25、龍谷35,農家優質品種黃金苗等。
(二)整地施肥
谷子粒小苗弱,提倡精細整地。秋季耕翻耙耱,春季播種前灌足底墑水、施足底肥,旋耕、耙耱、鎮壓,做到上虛下實。冬季降雪較多,春季土壤墑情較好的地區,可免耕保墑。冬季降雨降雪少干旱嚴重的地區,可在早春整地,待降雨后趁墑播種。底肥一般以農家肥或有機肥為主,也可用二銨等復合型化肥代替,一般畝施純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8公斤左右。旱薄地少追肥,宜重施底肥。
(三)適期播種
黑龍江等無霜期短的地區一般在4月20日左右開始播種,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部一般在5月初到5月20日左右,不能晚于5月底。冷涼春播區和干旱區應選擇微壟膜側溝播或全膜覆蓋播種,采用配套覆膜播種一體機,并可結合滴灌、噴灌等節水栽培技術。雨量和熱量較好的地區可采用2B/M-5A2谷子條播機露地平播,可用抗除草劑品種以節約人工間苗成本,并注意加大行距至50cm左右,以利于中耕機械操作。
(四)合理密植
確保適宜基本苗,是谷子豐產豐收的關鍵技術之一。旱薄地采用精量播種,每畝播量一般為0.2-0.35公斤,播后無需間苗;若無法精量播種,一般可按照0.5-1.0公斤播量,播后采用人工間苗或化學間苗,達到適宜群體。東北春谷區畝基本苗保持在3萬-4萬株。
(五)田間管理
一是間苗除草。精量播種地塊可簡化間苗或者不間苗;抗除草劑品種在出苗后6-15天采用配套除草劑間苗和除草;一般品種采用“谷友”除草劑除草,于播種后出苗前噴施,每畝100-120克,兌水50公斤,膜側栽培較露天栽培減半使用除草劑,全膜覆蓋不用或很少用除草劑。
二是肥水管理。地膜覆蓋地塊很難追肥,應施足底肥,畝底施40-50公斤緩釋配方肥或氮磷鉀復合肥50-60公斤,有條件地區增施3方農家肥或300-500公斤生物有機肥。露地栽培可酌情減少底肥,并在谷子封壟前結合中耕培土,每畝追施尿素20-30公斤,開花灌漿期畝追施尿素10公斤,灌漿中期可噴施鉀肥。谷子耐旱怕澇,雨水豐沛年份生育期間一般不用澆水,遇到大雨要注意及時排水。降雨較少時,有水澆條件的可在孕穗期、開花灌漿期澆水1-2次。
三是病蟲防治。近年來,春谷區白發病發生較為嚴重,要強化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防止病害發生,并及時田間病株。
四是適期收獲。應在95%谷粒變硬時及時收獲,避免收獲過晚降低小米品質、落粒多、遇雨穗發芽等發生。平原區可采用切流式聯合收獲機收獲,如約翰迪爾W70、W80,常發CF505、常發CF504A等機型;丘陵山區地塊可采用河北省研制的4S-1.8型多功能割曬機收割,采用5T-28、5T-45型谷子脫粒機脫粒。谷子收獲后含水量一般在20%-30%之間,應及時晾曬或烘干至13%以下。
- (1) 我國谷子主產區包括東北春谷區、西北春谷區和華北夏谷區,常年種植面積1100萬畝左右。近幾年,受市場需求拉動,谷子種植面積上升較快,但部分地區出現銷路不暢、價格回落,對谷子生產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