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才是農業圈的“網紅”與“丑小鴨”
首先咱們來關注一位“網紅”,這禮拜火得不得了,它就是“玉米”!本周一,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等多部門聯合宣布:今年,將取消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玉米臨時收儲制度”,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這個決定,其實很多人覺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怎么講,我來打個比方:如果把種玉米比作“養孩子”,那咱那農民就是爹媽了。以前的情況是:你養著,但有孩子的“爺爺奶奶”當后盾,就是臨時收儲政策,只要你肯生肯養,后盾們就給錢給支持。
而從2007年實行玉米臨儲政策到現在,玉米這“孩子”慢慢長大了,結果發現是溺愛,“孩子”的自力更生能力不強,在“外國孩子”面前要受欺負。要知道,國內外主要糧食品種已連續4年價格倒掛,國內玉米每噸要比國外的貴600多塊錢。所以,現在不能讓“孩子”任性生長,要啥給啥了,得讓它去“市場”這個“社會”里鍛煉獨立生活的能力。當然,真受委屈了還是會拉一把——也就是會給相應的補貼,而且是直接給到生產者手中。
其實這種做法是大勢所趨。看看“老大哥”——棉花,已經獨立生活快3年了。雖然還是會有“陣痛”,但是現在改革的痛,恰恰是為了日后收益的爽。那么,政策調整后,咱們農民該怎么辦?其實我們也說過很多了,比如調整種植結構——多種青貯玉米、經濟作物等等,或者延長產業鏈做精深加工。希望您能夠把握住政策和市場的整體走向,有更好的收獲。
說過了“網紅”,咱再來看看不受人待見的“丑小鴨”。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整個產業鏈上的各個部分在不斷融合。大部分人都在關注農業產前、產中的價值,卻往往忽視了產后最末端的價值。而那些處在農業產業鏈條最末端的工作,恰恰可能是最有發展潛力的“丑小鴨”。
比如: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還有廚余垃圾的處理,就是個“變廢為寶”的好機會。在河北省定州市,當地就支持有意愿的農民成立合作社,對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生產生物質能源。這么一來,農民有了新的收入,村里的環境也越來越好。您看,“丑小鴨”,就這么搗騰成了“白天鵝”。
其實,關注農業產業鏈的末端,不光是一筆經濟賬,還要看它的隱性價值。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的農作物秸稈有8億噸,畜禽糞便26.35億噸。這些東西既是廢物,也可以是資源。開發產業鏈末端,不僅是咱們農民致富的機會,更涉及到生態環境改善、能源結構調整的戰略層面。有人好面子,覺得搞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這樣的廢棄物處理沒那么“光鮮”,似乎也掙不到什么錢。但現在的趨勢證明,做好了廢棄物處理這層“里子”,農業產業鏈的面子才能更加光鮮。
其實,不管是“網紅”也好,“丑小鴨”也罷,其實他們之間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讓我們看到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希望您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