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不用彎腰 割谷不用鐮刀 一個農民的農機夢
“插秧不用彎腰,割谷不用鐮刀”,這是世世代代農民的夢想。現在,新民鎮新民村46歲的黃旭不但圓了這個夢,還利用現代機械工程技術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力,帶領著當地老百姓節本增收,成為了我縣新型職業農民的典型代表。
2013年,黃旭帶頭成立了墊江縣嘉天農機股份合作社,采取自主經營+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先后在新民鎮新民村、凌云村、帽合村流轉土地1200余畝,每年對外作業服務15000畝,吸納合作社成員45人,配置了價值350萬元的農業機械武裝農業生產,示范帶動了全縣農機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
毅然選擇返鄉種地
1991年,21歲的黃旭從甘肅蘭州退伍后,來到上海當上了一名保安。三年后,黃旭辭去了工作,轉行從事建筑行業并小有成就。“上世紀90年代,很多和我一樣的農村年輕人涌入城市務工,都在為能跳出農村而慶幸。”黃旭說,大量的勞動力流失,讓廣大的農村出現了許多閑置土地。然而“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資料,如果大家都不去種植,那么誰來為我們提供糧食和必需的食品。
2004年,黃旭毅然決然地選擇放棄在外的事業,回到農村老家。“大家都是拼命地往城里擠,你卻是固執地要回來當農民。”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黃旭并未輕言放棄,經過多番溝通,他說服了妻子成序蘭。
“當時,在老家看見大家都在種植蓮藕,市場效益非常好,我便想試一試。”得到妻子的支持后,黃旭以500元一畝的價格在老家承包了20畝土地種藕。就這樣,黃旭懷著對土地的眷戀,執著地撲在了田野上,這一干就是十多年。
做一行,愛一行。每天,黃旭和妻子在藕地里起早貪黑的勞動著。為了節約成本,夫妻倆沒有請人幫忙,每天早上5點,黃旭和妻子就到藕地里挖藕,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才結束。“挖藕很辛苦,長時間要在水中浸泡,無論是炎夏還是寒冬都要干活,有時即便下暴雨也不休息,照樣下水挖藕。”黃旭告訴記者,正因為他們的辛勤勞作,在年他靠種藕就賺了不少錢。
萌發農機夢
年的成功,肯定了黃旭的選擇,也讓他在農業這條道路上充滿了自信,鼓足了干勁。
隨著種植技術的日益成熟,黃旭的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然而,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力資本投入也增多,得到的經濟效益并未明顯提高。“一次偶然,我在電視里,看見在北方農業實現機械化大承包,不僅效率高,收益也不錯。”善于琢磨的黃旭,記住了那句“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的名言。
“現在,靠肩挑背磨的種田方式已經過去,農村勞動力短缺問題已然成為制約農業生產快速發展的瓶頸,用機械代替人工從事農業生產將是以后農業生產的方向。”黃旭說,在新民分布有大量的平壩和淺丘,地勢較為平坦,十分適宜機械化耕作,那時的他萌發了農業機械化的夢想。
2008年,黃旭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投資10萬元購買了一臺收割機,開始嘗試機械化耕作。這一大膽嘗試不僅解決了勞動力少、耕種困難的問題,還真正讓他嘗到了開展機械生產、節約生產成本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益的甜頭。
但是因為農業機械在較長時間內存在資金投入大、使用率低、效益回收慢等現實問題,如果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農業生產各行業、各環節的機械全部配置齊全的。黃旭意識到要想快速推進農業機械化,必須整合資源成立股份合作社。
讓農業機械化成為農業發展新引擎
2013年,本著“機械是生產力、服務三農出效益”的辦社理念,黃旭帶頭成立了墊江縣嘉天農機股份合作社,采取帶機械、帶機手入股的方式,他整合了當地現有的農機大戶,捆綁作業,以確保合作社的正常運行。
“合作社在現有機械的基礎上,由股東共同出資,添置農業生產薄弱環節的機械和效益較好的機械,逐步延伸了機械作業環節。”黃旭說,現在的合作社做到了全縣水稻及水稻制種主導產業的耕地、插秧、病蟲害防治、揚花授粉、收割、收烘整個產業鏈機械化作業全覆蓋。
2015年以來,在合作社自有流轉土地上,通過機械化種植水稻、蓮藕、油菜等方式,加大土地復種輪作,嘉天農機股份合作社獲利40余萬;對外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3000畝,收入近90萬;積極參與跨區服務,在大足、潼南、長壽、達州等地機械作業3000畝,收入25萬。在自身獲利的同時,嘉天農機通過機械化作業,直接為157戶農民節約作業成本50余萬,實行共同增收。
2015年4月,通過半個月的學習后,“敢為人先”的黃旭買回了兩臺單價為18萬元的農用無人飛行器用于噴灑藥劑、揚花授粉,通過農用無人飛行器的使用,明顯提高了噴灑效率,很大程度降低了資源成本,增強了噴灑作業的性。
“在農業發展的道路上,黨和政府給予了我們很多的支持,我們必須要樹立行業標桿,起到行業示范帶動性,同時具有社會擔當。”黃旭說,如今,在全縣各種耕作現場會,搶種、搶收現場上,他帶領著嘉天農機一班人正在通過機械服務和機械技術傳授等方式踐行諾言,在全縣農業產業發展中發揮著力量,用智慧和汗水耕耘著一曲曲豐收致富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