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都不敢想的“豐厚家底” 農機專業合作給農民帶來實惠
價值百萬的玉米籽粒收獲機。袁達攝
“走,帶你去看看我們合作社的‘新家’!”雪后的榆樹,空氣清冽。與弓棚鎮喜迎春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蔣恩凱剛見面,他便興致勃勃地帶著記者來到新修建的合作社農機大院。
寬敞的院子、明亮的辦公室、藍白相間的庫房……占地6600平方米的農機大院分外氣派。“修建這個庫房一共用了80萬元,享受到省里60萬元補助,自己只拿了20萬元。”站在農機大院門口,蔣恩凱不禁感慨,“五年前合作社剛成立時,‘家底’并不豐厚,做夢也不敢想能有這么好的農機大院。”
今年30歲的蔣恩凱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2011年1月,他成立了喜迎春合作社,為農民提供農業機械化田間作業、農機新技術推廣、農業生產資料供給等服務。
短短五年間,合作社發展迅速,許多當初的夢想,如今都變成了現實。目前,喜迎春合作社在榆樹市和黑龍江省共托管了1000公頃玉米地,農機保有量達到了67臺,總價值超過700萬元。“2011年,合作社剛成立時,總共只有7臺農機,多虧了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我們合作社才能發展得這么好!”蔣恩凱說,僅今年,他就享受到了省里450萬元的農機購置補貼。
“現在是農閑,農機都停到里面了,咱們進去看看。”庫房里,一臺臺整齊停放的農機仿佛一個個鋼鐵戰士,等待檢閱。價值44萬元的“1804拖拉機”、價值36萬元的“1454拖拉機”……庫房里的每一臺農機,蔣恩凱都如數家珍。“這臺‘迪爾84’拖拉機是合作社購買的首批農機之一,如今可說是‘元老’了,當時花了84000元,算是很先進的了,現在看來有點過時,太不起眼了。”
在一臺四五米高的大型農機前,蔣恩凱停下了腳步。“這臺‘芬蘭玉米籽粒收獲機’是去年買的,價值115萬元,是榆樹臺進口籽粒收獲機。怎么樣?這‘大家伙’夠‘霸道’吧?”蔣恩凱拍了拍機身驕傲地說,當年秋收時,很多農民都來看這臺“洋農機”的“首秀”。玉米棒直接脫粒、降低糧食損耗10%以上、每天完成40公頃玉米收獲……收獲機一下地,就“震到”了圍觀的農民,他們紛紛向蔣恩凱豎起了大拇指。
“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科學管理打造北方農機新模式”,這是蔣恩凱個人微信的簽名,也是他對合作社未來發展的規劃。“現在我正一步步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明年合作社會繼續擴大種植面積,購買新農機,到時候這個庫房可能就不夠用了,還要繼續擴建。”這位年輕的“糧食生產先進個人”對合作社未來的發展滿懷憧憬和希望。(記者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