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我國農業航空植保產業發展
發展的同時存在一些問題——
1)目前航空植保顯示出了一定的優越性,而我國對航空飛機的準入制度十分嚴格,我國的空域并未開放,因此對農用航空飛機,特別是對有人駕駛飛機的使用,需要嚴格遵循我國相關的空管條例,限制了我國農用航空發展。
2)我國農用航空飛機數明顯偏少,且農用航空植保在植保中占的比例較小,制約了我國航空植保技術的發展。我國農業航空飛機機型雜亂,配套技術落后,飛行服務基礎設施和保障體系建設落后。有人駕駛農用航空飛機的運營、維修、保養等成本較高,且人才缺乏,也制約我國農用航空飛機的發展。
3)農用航空植保施藥設備與控制技術落后。農用航空植保施藥設備與施藥技術技術是高質航空植保的關鍵,歐美、日本等發達都在相關研究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取得了較大的成果。我國的農用航空飛機的數量較少且起飛的限制條件較多,相關的研究受到限制,盡管無人機發展迅速,但是基本都是基于航模發展起來的,簡單的組裝航空施藥設備與控制技術,我國有的施藥設備與施藥技術(如低空低量航空施藥技術、航空防飄施藥技術、航空精準施藥技術、航空噴霧專用制劑技術等)技術的研究遠落后于歐美發達,達不到國外先進裝備與施藥技術的精度和質量。
推進我國航空植保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進入農機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已成為左右農機市場的決定性因素,補貼政策實施的力度、執行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市場的動態和產業的發展。目前因飛機價格、維護、使用成本高,航空植保的推廣受到很大限制。應加快對通過質量檢測鑒定飛機和航空植保裝備的農機補貼進度。
2)專業化防治組織作業補貼。無人機作業主體以專業化防治組織為主要實施對象,應建立專項補貼,按照防治面積對專業化防治組織進行補貼。
3)監管。重視航空植保作業,確定監管機構,健全航空植保準入和運行的監管法規體系,農機監理工作人員對參加作業的飛機及航空植保裝備進行資格檢查,對訓練學習和機具操作人員資質進行定期審核,對參加作業人員進行教育并簽字,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航空植保作業順利進行。
4)標準建設(質量標準、作業規范、效果評價規范)。明確產品質量鑒定與監管部門,盡早制定我國農業植保無人機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的技術標準,建立產品質量檢測標準與質量管理體系;研究制定農業植保無人機飛行作業管理規范與標準,農業植保無人機飛行作業操作人員崗位培訓與資質認證體系,實現持證上崗;研究制定無人機航空植保作業質量、防治效果評價和環境風險評估標準規范,促進無人機航空植保產業的高質量、益和可控發展。
5)技術培訓。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操作、示范基地觀摩、發放技術資料等方式,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航空植保裝備操作技能和科學管理水平,特別要注重引導操作人員飛機操作與施藥技術知識的結合。
6)技術支撐。農業航空植保無人機噴霧技術基礎性研究重點,加強施藥時細霧滴運動規律與作物冠層內外氣象因子的相關性,防飄噴霧技術,飛行控制系統關鍵技術,無人機航空植保專用制劑等的研究。適用于不同地區,滿足不同農作物和病蟲草害防治的各種專用輕型飛行器系列與與其相結合的航空施藥系統,實現精準噴霧等農業航空作業,形成我國農用航空植保噴霧機系列。
7)政策保證。我國領空一直由空軍管制,目前還沒有以適應農業航空作業的要求開放低空(僅對極少數的地區開放)。建議借鑒國際經驗,將低空作為一個農業領域的重要自然資源加以開放利用:步可以先開發500米以內的低空、在已經開放的地區,由500米逐步向1000米開發;在條件已成熟的地方加速開放,并進一步挖潛。
8)加速產業發展。加強產學研結合,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研發適合我國國情、先進適用的航空植保裝備,支持引進、消化吸收新型航空植保裝備,增強產品開發和制造能力,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政府設立航空植保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