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發明家發明秸稈制炭爐秸稈變“木炭”
工人師傅正在整理炭塊成品
秸稈炭是指以玉米秸稈、玉米心、樹枝、樹葉、鋸末等農作物為原料做成的炭,常被稱作“機制炭”、“木炭”,是一種新興的燃料。
近幾年,“霧霾”成了熱詞,很多人認為,“秸稈”是“元兇”之一。昨日,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洛陽市有一民間發明者,發明了大型智能化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實現了秸稈轉化為秸稈炭的規模化“變身”,有利于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昨日,這一設備進行了調試試機,計劃今年3月份將正式投產。
現場|經4道關可變秸稈炭,預計年處理量可達10萬噸
昨日,記者來到了位于汝陽縣陶營鎮的洛陽亞天實業有限公司,一組制炭爐“屹立”在成片的玉米秸稈和煙稈后面。
“秸稈要變成炭需要4道程序。”據工作人員介紹,首先,抓草機要將秸稈放入振動篩內,去除雜物。記者注意到,振動篩是鐵制的,遠觀像是一個大抽屜,不過,“抽屜”底部密密麻麻且均勻分布著小圓洞,以便雜物漏出。第二步,經篩選后的秸稈會進入烘干箱,除掉水分,這一過程需要兩個小時;第三步,“脫水”后的秸稈會被抓草機放入料斗、送到進料口,進入制炭爐;第四步,利用干餾技術(即固體或有機物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分解的反應),對秸稈進行加熱炭化。完成了炭化,炭化爐內的攪龍會將炭粉分離,并經出料口出來。
“加熱到一定溫度后,秸稈會自然分解成水、炭和煤氣,這是秸稈制炭所用的原理。”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他們會將煤氣點燃處理,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避免空氣污染。
傳統的秸稈制炭的技術在國內早已有之,但傳統的工藝需要先對秸稈進行粉碎、壓塊后才能炭化,其間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和人力,而如今可以直接將秸稈炭化,降低了能源、人力和時間成本。
此外,目前國內企業使用的制炭傳統技術,很多都是“小打小鬧”,而該技術一年預計可處理10萬噸秸稈,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起源|霧霾困擾,刺激他向秸稈再利用技術發起挑戰
記者了解到,該技術的發明者是洛陽市民間發明家——54歲的陶予敏,他也是該企業的負責人之一。
陶予敏是關林辦事處練莊村人,1981年畢業于洛陽大學化學系,1983年,他辭去初中化學教師的工作,辦起化工廠。工作之余,“閑不住”的他一心撲在發明創造上。40年來,他獲得了20多項專利,包括煤氣渦輪發電機、三堿脫硫、小型內燃動力發電機組等,其中不少已轉化成了生產力。
陶予敏說,之所以發明這臺制炭爐,還要從2009年秋天說起。當時,他開車到鄭州辦事,看到高速路沿途“秸稈焚燒”的現象比比皆是。“路段被濃濃的煙霧籠罩,個別路段長達幾十米能見度很低,嚴重影響行車。”陶予敏回憶說,這一場景,深深“刺激”了他。陶予敏說,自己是一個“愛琢磨”的人,他決定向農作物秸稈的處理領域發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