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立體污染綜合防治成效初顯
2014-12-02
中國財經報6960
核心提示:由財政部、科技部、農業部等部門和相關國際組織支持的“農業水、土、氣、生污染綜合防治”項目,經過近十年的建設,目前已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為探索和保障我國18億畝耕地的質量,從源頭上保障我國農產品的有效供給與質量,同時也為構建“亞太地區農產品質量協作網”打下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由財政部、科技部、農業部等部門和相關國際組織支持的“農業水、土、氣、生污染綜合防治”項目,經過近十年的建設,目前已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為探索和保障我國18億畝耕地的質量,從源頭上保障我國農產品的有效供給與質量,同時也為構建“亞太地區農產品質量協作網”打下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在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亞太地區農產品質量協作網暨農產品產地質量提升學術研討會”上,農產品質量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科院原副院長章力建表示,“農業立體污染綜合防治”理念是中國人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其核心是:不合理的農業生產與管理方式,是導致各類生態系統污染產生的“源”;農業系統是外界污染源——“匯”的受害者;農業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是防治污染重要途徑;治理污染必須從污染源防治做起,根表兼治;科學控制污染發生過程,阻控污染物界面集聚,抓住污染鏈關鍵節點控制、系統化綜合防治污染發生。10年來,這一理念得到了該領域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
在國內首部《立體污染綜合防治——農業卷》序言中,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指出:農業立體污染綜合防治作為一項全局性、前瞻性、公益性工作,應長期予以支持,以加速實施農業立體污染綜合防治戰略,實現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為此,財政部于2006年率先啟動了“農業立體污染綜合防治條件建設”和“土壤有機質含量在防控農業立體污染和產地環境質量建設中的作用”項目。科技部于2008年設立了“農業立體污染防治技術與模式研究”項目。在此基礎上,農業部從2012年起先后啟動了“東盟與中日韓(10+3)農產品質量協作網”和“上合組織農產品質量合作機制”等國際合作項目。
據了解,農業立體污染綜合防治項目組成了跨學科、跨院所、跨地區、跨國界的“聯合研究團隊”,累計完成各類科研任務100多項,直接項目總經費約1億元,培育、孵化了重大農業環保項目十多項,累計項目總經費超過10億元。以“圈層”理論和“源頭阻斷—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理念為代表的一系列立體污染綜合防治創新思路,影響并推動了一批環保科研項目研究模式的轉變和發展。同時也為提高我國產地環境質量和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及擴大國外市場,做出了貢獻。并為我國在農產品質量領域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為建立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農產品質量合作機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打下了良好基礎。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850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66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97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602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422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40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8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66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5392024年12月份AMI指數為39.4%,景氣度創全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