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大戶眾生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初長成
2014-11-28
第一財經日報7430
核心提示:日前,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文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下稱《意見》),對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進行規范,引導農民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日前,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文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下稱《意見》),對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進行規范,引導農民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隨著城鎮化加速推進,留守農村的老人、婦女成為傳統農業生產的主力。小農經營的劣勢進一步彰顯。流轉土地形成規模經營成為農業的發展方向。在這一過程中,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逐漸成長起來。
《財經日報》采訪三地的流轉大戶,發現相較于糧食種植,這些新型的主體更青睞于經濟作物。這是綜合當地市場需求、地理條件、比較效益等多方面考慮的最終結果。
現代農業離不開資本的參與。對于這些愿意大規模流轉土地投身農業的大戶來說,政府為之提供穩定的環境,顯然更利于吸引企業長期投入。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更應該扮演服務的角色,企業自然會根據市場環境變化調整流轉土地的規模。
山東青島老柳:經營權明確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企業給農民的流轉費用,跟農民種地一年的純利潤是一樣的。此外,農民還可以到企業來當農業工人,平均下來,一年都可以拿到2萬多元。山東青島的老柳所在的企業流轉了2200畝土地,主要是種植蔬菜和水果。
未流轉前,農民選擇種糧食,一年兩季,純利潤基本上不超過1000元。但是,流轉給企業后,每畝地一年的純利潤達到將近4000元。這使得企業有利可圖。這也使得企業愿意支付農民每畝地一年1000元的流轉費用。
“這個價格就是按照小麥的產量來確定的。給的錢就是農民種地的純利潤,也就是說,現在農民不用種地都可以拿到與之前辛苦種地一樣的純利潤。農民自己種菜的話,因為達不到商品標準和食品標準,無法進入大型餐飲鏈和超市。”老柳說。
在大的采購商眼中,散戶經營在食品方面無法把握。但是,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商品化、產業化的農業企業更受青睞。老柳說,公司按照國際綠色食品和GLOBALGAP標準生產,因為受到認可,現在企業的訂單非常多。這些土地都不夠用,省外也有不少流轉過來的土地。
這其中,流轉的土地涉及700多農戶。如何流轉土地,老柳說,企業是跟村集體簽。然后村集體再跟農民簽。“只是動員農民,并沒有強迫。如果真有不同意的,也會將愿意流轉的農民土地對換進來。當然,調整的前提是自愿”。
已經看過《意見》的老柳說,這次文件再次明確表態,支持土地的三權分離。企業流轉的是土地經營權,真正拿到經營權證后,非常有利于企業長期投入。因為每年的土地改造、水利基礎設施等,都需要投入很多錢。要不然的話,企業改造好了以后,農民要再回去,受損失的肯定是企業。而且,在經營權明確以后,公司向銀行貸款,也會更加靈活一些。
對于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意見》明確要求加強“監管和風險防范”。企業從2011年開始跟村集體簽流轉合同,至今已經3年。老柳說,企業本身就是龍頭企業,以農業起步的。流轉過來后就是真正種地,“沒有其他想法”。
河南新鄉老孫:帶有扶貧性質的土地流轉
“我流轉的地價格老貴了。”河南一位流轉大戶老孫抱怨道。目前,他流轉有2000多畝土地,其中耕地有700~800畝。其余都是村集體眼中的“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因為臨近山區,即便耕地也多是梯田。
老孫說,要想流轉土地,尤其是這么大規模,得政府認可這個項目。首先,村集體跟村民簽協議,一家一戶同意土地流轉。然后,我們再跟村集體簽協議。“大宗土地流轉,是沒有辦法跟農民單獨簽協議的。哪怕只是百十畝地,也得讓當地政府知道,畢竟土地性質是集體所有”。
至于土地流轉之后,效益如何,老孫說,“翻幾倍的效益。”原先因為靠山、缺水的自然環境,使得這里發展大田作物條件很差。因此流轉以后,就會進行農田水利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建設大棚等設施農業。
那么,梯田就種地。其他的種一些經濟作物。做成休閑觀光農業模式。種植的是高端有機農作物,雜糧、水果、蔬菜,附加值高很多。平常游客可以體驗采摘,可以休閑觀光。建設好大棚,跟農民簽協議,再返租給農民,最終收益分成。
在這個過程中,農民的收益也得以提高。老孫說,本來這是個重工集團,以工業反哺農業。這種地正常情況下,流轉的價格也就300~500元,但是給農民的流轉費用是865斤小麥折合現金,包括全民醫保、60歲以上老人福利、學生助學金。每年還會隨著糧食價格進行浮動,只會上漲不會下降。
現在折合下來每畝地一年達到1200元錢。因為這里是省級貧困村,醫保、老人福利這些是帶有扶貧性質的。年輕人外出打工,老年人種地力不從心。因為勞動強度不大,8小時工作制,留守的老人、婦女到這里打工的積極性很高。
他們一個月就可以掙到將近2000元,一個月頂一年的兩畝地。因為是每天發工資,來去自由。老孫說,這些很好地減少了“出人不出力”的偷懶情況出現。主要還是要看管理手段。
土地是兩年前從村集體那邊承包來的。至今仍然沒有多大效益,他說,現在還是純投入期間,起碼十年以內都沒有太大效益。這是由于農業項目投資期長、見效慢特性決定的,但是農業的收益期也長。“種果樹,種好了,不收個幾十年”?
“如果將來有機農場弄好了,葡萄、水果采摘,去省會鄭州也就是一個小時路程,一畝地賺個萬兒八千應該是沒問題的。利潤還是很豐厚的。”老孫笑說,兩辦出臺的《意見》沒仔細看,“只是大概掃了一眼”。
江蘇泰州老陸:是否能經營大規模土地看管理能力
沒有流轉以前,農民就是種水稻和麥子,經濟效益不高。每年畝產值能夠達到4000元就非常不錯了。現在,流轉給合作社后,每畝地的平均產值超過1.5萬,的能超過3萬。江蘇泰州的一位流轉大戶老陸這樣對比著收益。
在江蘇,老陸流轉有1800畝地。這些土地分別由3個合作社來管理。然后公司負責開拓市場、聯系業務,進行品牌營銷、產品銷售。土地以種植經濟類作物為主,如娃娃菜、西蘭花、生菜等。老陸說,公司最初是從事蔬菜流通業務的,給一些合作的酒店、大型超市進行配送。基于產品品質,如果自己做基地的話,蔬菜質量會更有保障。
從大田作物到經濟類作物的轉變,背后是經濟效益大幅提高。老陸解釋說,這并不代表著傳統意義上的糧食會受到影響。因為,隨著技術的進步,糧食的產量在提高。更為重要的是,現在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質量而非一味追求產量。“合作社也種有機米,只不過這是面向中高端客戶。跟普通大米是不一樣的”。
最早開始流轉土地的時候,老陸說是2006年,也就是當時農業迎來波發展高潮的時候。農民進城務工,農村土地撂荒,老人在家務農。流轉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從經濟效益來說,還是考慮土地利用效率。
“農民種地是很辛苦的,不但種地產值低,辛苦,還要解決銷售問題,也很辛苦。要么是販子來收,壓價;要么是賣給糧庫,即使根據保護價,收益也是不高的。”老陸說。
不過,流轉過來后,就不同了。農民將分享土地入股分紅、流轉租金、打工工資收入。老陸說,當地現在每畝地一年流轉價格是1200元。工資底薪1500多元,再加上合作社實行返包績效考核獎勵,去年有一對將近60歲的夫妻,最終各項總計拿到18萬純收入。相比老夫妻倆自己辛苦種一年地,純收入增加了10多倍。
合作社流轉土地后,在農業生產中,要求標準化、科學化。統一選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應用更多現代農業技術設備,極大降低費時費力的用工環節,避免了過去農民的辛苦勞作以及不科學的農業施肥。
老陸說,從農民這一塊來說,大部分還是支持流轉的。最早會有反對意見。比方說,擔心到合作社工作拿到的收入少。還有,就是想多要流轉費用。但是,后來看到收益對比,他們也很快就加入合作社了。
至于土地流轉的規模,老陸說,并不是越大越好。還是要根據種植作物,權衡本身的管理能力,看能hold住多少畝地,來確定合適的規模。只是政府很容易做成形象工程,片面要求大規模流轉。
《意見》提到,防離實際、違背農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規模經營的傾向。盡管稱自己只是聽說有這個文件,沒怎么看細節的老陸仍然認為,規模要合適,不是越大越好。“規模大的話,管理壓力也會很大,越小越能夠精細化管理”。
不過,畢竟農業風險不可小覷。老陸認為,農民也不用擔憂。合作社跟村集體簽約,按年付租金。哪怕這個企業經營效益不好,那么村集體也可以考慮將土地重新流轉。即使沒有公司愿意經營,到時候土地還是農民自己的。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827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29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78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86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409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52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409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