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瑪納斯縣推進農田廢舊地膜綜合治理紀實
2014-11-19
新疆日報 11440
核心提示:據調查,新疆耕地每畝殘膜量達8—70公斤,每畝平均殘膜量為16.88公斤,是平均水平的4—5倍。地膜銷售均以重量計價,新疆現行的地膜生產標準規定,農用地膜厚度標準為0.008mm加減0.003mm。由于生產者與使用者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大量生產和使用0.005mm至0.006mm低限標準的超薄型地膜。超薄地膜經過一季覆蓋后,大都破碎成片狀或絮狀,機械無法回收,人工撿拾困難,農民清理殘膜的積極性不高。
摟膜機在棉花地里回收殘膜。
新疆農業廳副廳長熱比婭·玉山(中)在瑪納斯縣檢查了解地膜回收工作。
據調查,新疆耕地每畝殘膜量達8—70公斤,每畝平均殘膜量為16.88公斤,是平均水平的4—5倍。地膜銷售均以重量計價,新疆現行的地膜生產標準規定,農用地膜厚度標準為0.008mm加減0.003mm。由于生產者與使用者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大量生產和使用0.005mm至0.006mm低限標準的超薄型地膜。超薄地膜經過一季覆蓋后,大都破碎成片狀或絮狀,機械無法回收,人工撿拾困難,農民清理殘膜的積極性不高。
殘膜需要200-400年才能分解,多年的殘膜沒有回收,與土壤混雜在一起,在耕地表層的30厘米中形成不透氣、不返墑的板結層,制約土壤的再生產能力,逐步威脅新疆農業生產環境、自然環境和影響農民收入。
據新疆農科院土壤肥料與農業節水研究所的調研報告顯示,殘膜造成種子發芽困難,根系生產受阻,農作物生長發育受抑制,種子播在殘膜上導致爛種爛芽,爛芽率達到5.17%。據統計,覆膜平均使棉花增產16%,而覆膜20年的棉田殘膜可使棉花減產12%,增產的部分幾乎被殘膜危害和地膜成本相抵消。
瑪納斯縣是新疆較早使用農田地膜的農業大縣。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農業地膜覆蓋技術逐步推廣應用以來,目前,全縣擁有耕地面積100萬畝,地膜覆蓋面積占總播面積的85%以上,其中棉花、玉米、加工番茄、辣椒、西甜瓜等作作的地膜覆蓋率達到,累計使用地膜9萬余噸。據2000年以來多次觀測調查,瑪納斯縣覆膜15年以上的農田0—25厘米耕層每畝殘膜量18.68公斤,31.25公斤。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