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活中國”的糧食安全新戰略
2014-08-11
中國社會科學報吳玲 郭翔宇7290
核心提示:布朗的中國“搶糧論”,再一次警醒我們,中國作為上人口最多的,養活不了中國,糧食的弦要始終堅決繃緊。要從提高國內糧食生產能力和保證國際市場糧食進口能力這兩方面入手,堅決守住糧食底線,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
布朗的中國“搶糧論”,再一次警醒我們,中國作為上人口最多的,養活不了中國,糧食的弦要始終堅決繃緊。要從提高國內糧食生產能力和保證國際市場糧食進口能力這兩方面入手,堅決守住糧食底線,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
“養活自己”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20世紀90年代,布朗發出“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質疑中國的糧食。中外學者的科學論證與中國糧食發展的事實證明,中國不僅完全有能力“養活自己”,而且還能對糧食作出巨大貢獻。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中國也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飯碗,沒有必要在國際上“搶糧”,更不會對糧食造成威脅,而且還能幫助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中外學者研討“誰來養活中國”
1994年,美國觀察所所長萊斯特·布朗《誰來養活中國》一文認為,中國在工業化進程中,伴隨著人口增加和消費結構的改變,未來的糧食需求將大幅度增加,由于“耕地減少”、“水資源匱乏”和“環境的破壞”等問題,未來中國的糧食產量將會下降,中國將面臨巨大的糧食缺口,為此中國將越來越依賴糧食進口,并沖擊糧食供應和價格,即使中國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國際市場也不可能向13億中國人提供如此巨量的糧食供應。布朗的結論是:中國不僅自己養活不了自己,而且也不能養活中國,中國的糧荒將把糧食市場“買空”,造成范圍內的糧食短缺和價格上漲,引發全球政治和生態危機。他警告:“食品的短缺伴隨著經濟的不穩定,其對的威脅遠比軍事入侵大得多。”布朗的觀點成了“中國威脅論”的一部分。2008年,布朗在北京接受采訪時強調,“誰來養活中國”仍是問題,其觀點沒有改變。他進一步提出,21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到時誰來養活中國,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糧食短缺和動蕩危機?隨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紛紛發表評論,認為“中國的糧食問題將危及人民的糧食”,“中國的糧食短缺將比軍事入侵更可怕”,“中國是的威脅”等。
布朗們的疑慮引發了中外學者的質疑。林毅夫在《中國人有能力養活自己》一文提出,中國政府一向注重糧食問題,“無糧不穩”是中國政治智慧的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改善,以及糧食政策的相機調整,中國過去、現在及將來有能力生產足夠多的糧食來養活自己。1996年,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糧食問題》指出,新中國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中國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糧食基本自給,通過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推進科教興農,轉變糧食增長方式、深化體制改革、完善流通政策環境等,中國能夠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國人完全有能力養活自己。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弗里德里克·科魯克的《中國真能使挨餓嗎?》一文認為,布朗的預測忽視了市場經濟中自我校正機制的作用,中國的生產者和消費者能夠對糧食價格變化做出明確反應,決策者也能有效應對變化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國的糧食產量不僅不會下降,而且在未來還有可觀的增長空間,21世紀的中國農民能夠養活中國人。
“中國養活中國”的現實回應
事實勝于雄辯,布朗們的預言正確與否,需要靠中國糧食發展的事實來檢驗,駁斥布朗們觀點的方式是用事實說話。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學者長白石和良《中國養活中國》一文的認知已成為客觀現實。20年過去了,中國人不但沒有憑借強大的購買力卷走糧食市場的供給,而且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糧食產量都有大幅提高,中國人在養活自己的同時,也在養活。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實現了中國糧食供需基本平衡,主要糧食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二是中國成為國際社會的糧食援助國。從2006年起中國不再接受糧食計劃署提供的無償糧食援助,中國已經從糧食受援國成為一個重要的糧食援助國。三是中國的糧食指數處于“良好表現”狀態。改革開放30多年間,在很少依賴進口的情況下,國內糧食生產滿足了國人的糧食需求和多元的飲食結構。
近期,布朗再度挑起“能否養活中國”話題,聲稱中國糧食進口急劇增加、結構性糧食缺口繼續拉大、中國加快在國際上“搶糧”等,炒作“中國糧食威脅論”,中國能否養活自己的質疑再次喧囂于世。針對這一炒作,需要實事求是的理性分析。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進口量有所增加,主要基于以下情況。一是國際糧價低于國內糧價,經濟規律作用,引發進口沖動,絕非國內糧食短缺的結果。二是適量進口高端優質品種,滿足國內多樣化消費需求,調劑國內余缺,這是農產品貿易國際化趨勢的現實選擇。三是進口數量相對較多的主要是大豆,在國際統計中不算糧食。如果單算谷物進口,2013年是1400多萬噸,占國內谷物產量的比重不足2.6%,是國際市場份額的4%左右。可見,并不存在中國在國際上“搶糧”的情況,也無從談起“中國糧食威脅論”。
糧食新戰略——打造“中國養活中國”新策略
布朗的中國“搶糧論”,再一次警醒我們,中國作為上人口最多的,養活不了中國,糧食的弦要始終堅決繃緊。要從提高國內糧食生產能力和保證國際市場糧食進口能力這兩方面入手,堅決守住糧食底線,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一方面,必須不斷增強國內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一是“保地”,耕地保有量是實現糧食的前提條件,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守住1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和14億畝谷物播種面積的底線,既保耕地數量又保耕地質量。二是堅持“富”農方針,沒有糧農的利益,就沒有糧食的,通過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好“四補貼”政策,新增農業補貼重點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讓多生產糧食者多得補貼;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有力保護和調動地方政府抓糧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種糧水平和效益。三是增加“投基”,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通過實施沃土工程、有機質提升項目、農業環境治理工程等,提高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能力。四是大興農業科技,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發揮科技支撐作用。2013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2%,今后還會進一步提高。要深化種業體制改革,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通過推進農機農藝結合,加快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通過推進技術集成創新,大規模開展高產創建和糧食增產模式攻關,推進關鍵技術入戶到位。
另一方面,要拓展視野,立足全球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適度進口糧食,提高對國際市場糧源的掌控能力,確保我國糧食。一是“慎進”,必須審慎把握好糧食進口規模和節奏、方式和布局,給予國際市場穩定的預期,緩慢而均衡地釋放進口需求,讓國際市場有一個反應的過程和增加產能的時間。二是“多元”,注重進口品種、市場、區域、國別來源的多元化,進口方式多樣化,降低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立足國內,面向,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理念恒守未變,中國也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飯碗。中國不僅能夠養活中國,沒有必要在國際上“搶糧”,更不會對糧食造成威脅,而且還能幫助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
(本文系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12YJAZH157)、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部主任基金項目(71341049)、黑龍江省軟科學計劃重點項目(GB14D402)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827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29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78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86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409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52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409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