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歡唱水稻生產線
2014-08-05
新華網8220
資料圖
楊偉:實現水稻育秧機械化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長。楊禮忠的大兒子楊偉,2011年武漢大學建筑專業畢業后,擺在他面前的是兩難選擇:一邊是香餑餑的專業,很多單位許以高薪,從小就夢想當城里白領的愿望即將實現;一邊是父親的召喚,家業在擴大,父親里里外外忙得不可開交,要他回家幫助打理,電話打了一次又一次。最終,他選擇了后者,回到家鄉創業。
他中等個子,清瘦的臉龐透著剛毅的神情,渾身充滿著朝氣和闖勁。他憑著良好的文化素養、家教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快在希望的田野上脫穎而出,擔任永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事業蓬勃發展,擁有社員34人、各種農機設備400多臺套,入股資金500萬元。合作社所在村和周邊村成為萬畝水稻機插連片示范區。全社水稻生產耕種收作業量由2009年的480畝增加到2013年的23600多畝。
楊偉以焦裕祿的“吃別人嚼過的饃饃不香”名言作為座右銘,祖輩和父輩實現機耕、機收、機插和稻谷烘干、大米加工全程機械化。然而,在水稻生產中,播種育秧還是傳統的人工操作,尤其是早造,由于天氣變化無常,常常造成爛秧,導致經濟損失和延誤生產季節,影響糧食收成。實現工廠化育秧的歷史重任落到了他的肩上。2013年下半年,他帶領農機合作社部分骨干社員到外地考察,回來后決定在家鄉與廣州科利亞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共同投建水稻育秧工廠,占地面積23畝,總投資400萬元,項目有土建、育秧設備、育秧床土生產車間。
談起楊偉,戚應貴豎起大拇指說,“小伙子文化程度高,精明能干,接任合作社理事長后,迅速擴大基地水稻種植面積,農機作業面積成倍增加,特別是建成育秧工廠,突破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最后一個瓶頸。”
今年三月,春寒料峭。然而,在水稻育秧工廠,卻呈現出春意融融、一片生機的景象,一床床秧苗清翠欲滴,等待下田。陪同記者采訪的楊偉介紹說,育秧工廠每年可提供機插秧苗超過10000畝。此外,工廠育秧床土生產車間,可解決當地和周邊地區工廠育秧床土的問題。
在惠農春風的沐浴下,在楊伯安祖孫三代的持續努力下,實現了水稻生產的全程機械化,農民徹底地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歷史。這是時代的進步,這是改革的凱歌。
農機歡唱奔小康。楊偉告訴記者,隨著機械耕作程度的不斷提高,他家承包種植水稻面積與日俱增,由原來的300多畝增加到去年的700多畝,今年達到1800多畝,下一步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同時要當好農業機械化的領頭羊,幫助周邊更多的農民實現農業機械化。(記者梁時來樊超龍通訊員陸仲成)
標簽:
水稻、收割機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99312025第五屆中國(江西)農業機械及農業科技展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昌順利召開
- 26892久保田70-95馬力拖拉機電控功能簡介
- 13723關于變更2025第十三屆內蒙古春季農業機械博覽會會址的公告——內蒙古農牧業機械工業協會宣
- 132442025西南農機展:丘陵農機、糧油機械、畜牧機械與春耕農機團購節大集結!
- 13175聚焦現代農業!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農機展2月28日盛大舉行
- 12826關于推介2024年設施種植機械化生產主推模式的通知
- 12327湖南省關于進一步明確存量變型拖拉機年檢審相關事項的通知
- 12178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新成效
- 12119拓展終端 開發渠道 | 500家農機企業5000家合作社300家經銷商的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