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榮成種糧大戶王本法規模化種植的麥收之喜
2014-06-18
威海新聞網10090
核心提示:2014年麥收工作已進入尾聲。6月17日,記者在滕家鎮康家村種糧大戶王本法的麥田中看到,馬達轟鳴,收割機、拖拉機正在忙碌,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王本法捧起剛剛收獲的小麥,喜上眉梢
2014年麥收工作已進入尾聲。6月17日,記者在滕家鎮康家村種糧大戶王本法的麥田中看到,馬達轟鳴,收割機、拖拉機正在忙碌,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收獲的喜悅。今年春天,榮成遭遇了多年未見的干旱天氣,小麥整體減產明顯,但是王本法的規模化種植在一定程度上幫他抵御了小麥減產的損失,也堅定了其規模化種植的道路。
遇上干旱之年 好地塊畝產仍達千斤
17日凌晨6時許,滕家鎮康家村種糧大戶王本法的麥田里響起了聯合收割機的轟鳴聲,王本法種植的150余畝小麥收割工作正式開始。
只見收割機張著鐵皮“大嘴”,將金燦燦的小麥吞進肚子,然后將它們變成脫了殼的麥粒,同時,粉碎了的秸稈從收割機的后部被直接還田。在收割機身后,幾名工人拿著鐮刀收割機械漏下的麥穗,很快,幾畝小麥就收得干干凈凈。
“辛辛苦苦大半年,終于到了收獲的時候了!”王本法難掩喜悅。在一片正在收割的麥田里,王本法摘下一個麥穗,用手小心翼翼地搓出麥粒。看到飽滿的麥粒,王本法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記者了解到,這片麥田是王本法所種植的150多畝小麥中長勢的。由于這片麥田地勢較好,再加上前期進行了灌溉,所以雖然今年遭遇了多年少見的干旱,但是王本法估計這片麥田依然可以達到畝產千斤。
“我這150多畝小麥,由于麥田地勢差距較大,畝產也相差較大,長勢好的可以畝產千斤,長勢差的畝產可能只有200斤到300斤。”王本法告訴記者,雖然今年對小麥進行了人工灌溉,但減產依然十分明顯,估計難超過去年平均畝產近700斤的收成。
但是收獲的喜悅讓王本法將小麥減產帶來的不快拋到了腦后。“每年到了收獲的季節,心情都會格外激動,畢竟這是辛苦勞累的收獲。”王本法摩挲著剛收獲的麥粒,臉上露出由衷的微笑。
規模優勢凸顯 機收成本每畝節省20元
王本法經營規模化農場已有20余年的時間了,在這期間,他逐漸擴大規模,科學種田,優化田間管理,成為榮成首屈一指的種糧大戶。
記者了解到,種植上規模,這讓王本法的經營也有了不少優勢。王本法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收割機費用為例,普通農戶收獲一畝小麥價格在90元左右,而由于規模較大,王本法的小麥機收價格為每畝70元。“每畝節省20元,150畝就是3000元,以今年平均畝產500斤,每斤1.2元來算,相當于我多收了5畝小麥。”王本法表示,這還僅僅是機收一項節省的費用,把機播、施肥等多項費用加起來,節省的費用十分可觀。今年3月底4月初,王本法還投入1萬余元進行抗旱,對受旱小麥進行灌溉,減少了干旱帶來的損失,體現出了規模化種植的巨大優勢。
除了規模化種植帶來的優勢外,王本法還十分重視科學種田。王本法告訴記者,他年輕時曾在村里擔任生產隊長,深知科學種田對產量有巨大影響。從小麥播種開始,他就力求每個環節講究科學。王本法將免耕種植與深耕深松技術相結合,既防止了土壤板結,又保留了土壤肥力。
受種植面積大的影響,王本法農場的小麥播種時間持續近1個月。根據不同時間播種發芽率不同,王本法摸索出秋分時播種,每畝需種子20斤,寒露前后播種,每畝需種子30斤,霜降前后播種,每畝需種子40斤,從而保障了小麥稀疏合理,產量達到化。王本法還對施肥量進行嚴格控制,限度地節省成本。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