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家庭農場呈多元化發展態勢
2014-04-23
吉林省農機局7870
二、創新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形式
吉林省農科院農業經濟信息服務中心副主任舒坤良認為,家庭農場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土地的規模化經營,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了農業產業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的受益者是農民。
一是在政策傾斜中,調動農民組建家庭農場,完善和創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延邊州對“家庭農場”出臺7項扶持政策,其中對水田、蔬菜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0公頃以上、旱田100公頃以上的家庭農場,擴大到可一次性享受5臺套農機具購置補貼。九臺市在2013年向家庭農場發放各類補助達30多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家庭農場的發展。長春地區的工商部門率先為家庭農場實行免稅機制,累計為全市家庭農場減免稅額近40萬元。
二是提高了集約化經營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家庭農場亦如家族企業一樣,具有較好的傳承性,有利于維持和保護農業生產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九臺市引導家庭農場與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村經濟組織合作,采取“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實行標準生產、質量追溯和品牌營銷,訂單生產、訂單銷售,保證了家庭農場產品銷售渠道,滿足了企業對加工原料的需求,也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實現了三方共產、共銷、共贏。
三是使農業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轉變,克服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豐富的農產品。家庭農場比一般農戶更注重農產品質量,也更易于監管。據調查,吉林省的家庭農場大多數已實行標準化生產,農場的管理制度、農事記錄、生產臺賬相對齊全,一些大的農場還將相關管理制度上墻。
四是推進科教興農,培育新型農民的有效手段。作為規模經營主體,家庭農場比一般農戶更迫切需要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也更有能力接受推廣和使用,成為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的主力軍。吉林農業大學、吉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將優質水稻、玉米良種優先推薦給家庭農場,并組織農業科技人員進入田間科學指導,多項農業增產增收先進技術也率先在家庭農場展開試用。為提升家庭農場主素質,吉林省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對家庭農場主進行專題培訓。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