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糧食十一連增達905.6億斤大災之年豐收
◆憂:糧食增產速率明顯放緩,土地流轉后仍種糧的不足一半,近1/3耕地是“望天田”
大災之年奪豐收,山東省在率先實現了歷史性的糧食總產“十一連增”,總產達到905.64億斤。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作為三產糧大省,山東糧食豐收為確保糧食和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統計顯示,今年我省糧食播種面積10941.9萬畝,比上年增加138.4萬畝,總產905.64億斤,比上年增加3.36億斤,增0.4%。其中,夏糧播種面積5511.4萬畝,總產443.88億斤,比上年增加7.9億斤,增1.8%。秋糧播種面積5430.5萬畝,總產461.76億斤,比上年減4.54億斤,減1%;單產425.15公斤/畝,比上年減少9.6公斤/畝,減2.2%。
“十一連增”來之不易,這是在克服了干旱、風雹、洪澇災害、低溫凍害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后取得的。特別是7月份,我省降雨量為50年以來,導致部分地區農田遭受漬澇,超過一千萬畝農作物受災。災情發生后,各地千方百計排除田間積水,及時進行田間管理,開展生產自救,限度地減少了災害損失。
山東省農業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山東省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標準已提高到每畝125元,比上年增加5元,全部通過惠農一卡通發放到農民手中。繼續對糧食抗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進行補助,省財政配套資金4150萬元,與安排的2.73億元補助資金捆綁使用,小麥“一噴三防”連續兩年實現覆蓋全省。我省還專門列支資金2000萬元,在20個縣開展玉米“一防雙減”試點,面積達到200萬畝。近年來,我省集中選育、推廣了一批優質、高產、抗逆、廣適的小麥、玉米新品種,小麥、玉米良種覆蓋率均達到,集成推廣一系列糧食高產栽培技術。
經連續十一年增產,山東省以約占1.08%的水資源,灌溉了5.48%的耕地,生產了7.7%的糧食。進入新世紀以來,我省糧食總產先后跨上了700億斤、800億斤、900億斤三個大臺階,但同時也要看到,從700億斤到800億斤只用了兩年,從800億斤到900億斤則用了6年,糧食增產的速率明顯放緩。
省農業廳巡視員劉芳原表示,近年來我省糧食總產持續增加,除種糧面積小幅增加外,主要得益于單產水平提高,目前全省平均單產水平較之2002年增加了近400斤,10年間提高了30%。但就目前地力條件和生產水平,要在高基數、高起點上實現單產水平提高,難度越來越大。受土地資源條件約束,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的空間已非常有限。從水利條件看,目前全省“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面積僅占耕地面積的不到60%,尚有近1/3的耕地仍是“望天田”。我省農業資源利用率偏低,農業用水有效系數僅為0.5左右,化肥和農藥有效利用率都在30%左右,遠遠低于發達水平。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不足60%,比發達低10個百分點以上。相對于極端天氣、病蟲害多發頻發的趨勢,無論基礎設施還是管理應急水平,能力均顯不足。
記者了解到,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迅速推進,耕地保護難度越來越大,土地的非農化、非糧化趨勢明顯。2000年-2012年,我省城鎮人口、建成區面積分別增長32.4%和61.2%,土地城鎮化速度比人口城鎮化快了近一倍。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登記的土地流轉面積達1283.2萬畝,占家庭土地承包經營面積的13.9%,由于種糧比較效益偏低,目前流轉的土地多是糧田,而流轉后仍然種糧的不足一半。新型生產經營和服務主體發展培育遠遠不夠,農村勞動力數量減少、素質結構性下降的問題日益突出,部分農民兼業化后,不愿對種糧進行過多投入。糧食生產財政貢獻率小,主產區地方政府抓糧穩糧動力不足。
山東財經大學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王蔚教授認為,在秋糧略有減產的情況下,仍然奪得全年豐收增產,說明我省糧食生產已具備了一定的抗災和自我調節能力。但我省糧食產量基數已經較大,再加上受到地少水缺等資源環境制約,糧食增產的弦已越繃越緊。他認為,潛力當然還有,當前種糧比較效益相對較低,要保證糧食持續豐產豐收,除毫不放松地抓好科技創新和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還要逐步建立完善糧食生產利益補償調節機制,適當提高糧食價格,扶持更多糧食生產新型經營和服務主體,不斷延長糧食產業鏈條,更加充分地調動主產區和農民抓糧種糧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