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蘭向農業強市跨越
規模化做大。以天德鄉為代表的舒蘭市西北部地區,主要以種植雜糧為主,以前,這里的耕作方式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為徹底改變這種現狀,2010年4月,在市政府的牽頭下,舒蘭市天永有機食品基地有限責任公司創辦了舒蘭市永天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有機食品基地,形成了“公司+協會+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規模化生產經營模式,帶動了當地雜糧種植與加工技術的飛躍。2012年,天永公司與350余戶農民簽訂有機訂單種植協議,僅這一項,就讓有機食品種植區內的農民人均增收5300余元。
目前,舒蘭市的規模化農業經營方式主要有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的經營方式、以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主體的經營方式、以種糧大戶規模承包為主的經營方式。在舒蘭市,全市種植7公頃以上的種糧大戶有734戶,經營耕地面積達7011公頃。
品牌化做強。舒蘭市優質農產品、特色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為把這些特色資源變成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舒蘭市實施了農產品品牌化戰略。吉林圣基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桂義說:“圣基公司主打產品為月見草油,前幾年企業還不大,但產品有市場競爭力。舒蘭市為支持企業發展,無償劃撥給圣基公司3萬平方米土地用于企業技術改造,同時,組織很多農民成為圣基公司月見草生產基地的種植戶,解決企業原料問題。如今,圣基公司的產品全部銷往歐美市場。”
品牌化做強讓舒蘭市嘗到了甜頭,目前,舒蘭市已創建“棒槌泉礦泉水”、“圣基實業”、“白羽羽絨制品”、“舒蘭大米”等、吉林省商標等各級品牌81個。
機械化提升。近年來,舒蘭市通過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實施,加快提升農業機械化的質量和數量。舒蘭市制定了農業機械化短期、長期發展目標,集中有限的資金和財力,選準關鍵環節,逐個突破。尤其是對山區地帶,舒蘭市農業部門通過試驗示范,確定適合本地山區機械化發展的主推機型,如水田耕整機械、步行式插秧機等,以及中小型加工機械設備等在耕、種、收上都顯示出了較強優勢的農機。
到今年6月末,舒蘭市拖拉機保有量達到49048臺,大中型拖拉機達到3916臺,水稻插秧機1941臺、水稻收獲機595臺、玉米收獲機147臺。從播種到收割,使用機械化作業要比人工平均每畝節省30余元。如今,舒蘭市農作物耕、種、收等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9.5%,有力地提升了農業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