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勐海縣:中低產田地改造加快了農業機械化進程
七月的勐遮,正是夏收、夏種最為繁忙的時節,廣袤田野間隨處可見各類農機在歡快奔忙。一邊是收割機在成熟的稻田里收割,一邊是拖拉機在剛收割的空田里耕翻犁耙;而一邊又是高速插秧機在一片片水田里插播點點新綠的秧苗……,各種大中小型農業機械,成了田地里“大展身手”的“主角”。
勐遮鎮是勐海縣的產糧大鎮,勐海全縣糧食總產的四成多產自勐遮。從2008年起,勐海縣計劃用12年的時間完成30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任務,由于規劃縝密、措施扎實、配套工程完備,改造效益顯著,因而深受農民的歡迎。截止2013年4月,投入到勐海縣中低產田地改造項目的資金達6.53億元,只用不到5年時間就改造了36.95萬畝中低產農田地。不僅原來坑洼不平,散戶耕作,澇難排,旱難灌的低產農田地被改造成了適合規模種植、產業化生產的溝渠相通、排灌自如、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而且因為田塊平整,機耕路配套,為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僅勐遮鎮,自2008年以來實施的中低產田地改造工程,大大地激發了全鎮農民群眾自愿購買大中型農業機械的熱情。到2013年7月,勐遮全鎮農民共購買大中型拖拉機1125臺,插秧機31臺,收割機457臺,手扶拖拉機5189臺。
不僅如此,中低產田地改造項目的實施,也催生了農機合作社的誕生。2011年,勐遮鎮曼根村委會曼莊村小組黨支部書記巖應拉與5戶村民一起籌資10萬元,注冊成立了勐海縣利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當年購買了高速插秧機、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以水稻生產為主的機械和配套農機具,為農戶提供水稻耕種收運一條龍的農機服務。據巖應拉介紹,農機合作社成立近兩年來,他們緊貼田地找活計,成功走出本村、本鎮,在全縣范圍內承攬糧食耕種收運業務,已完成機插秧4500多畝,實際水稻生產綜合收益18萬多元。
“田地一經改造,原來一家人要忙乎一兩個月的活計,用機械只要三四天就整好了。全小組41戶人家的417畝水田,現在全是平平整整的大田,一季農事,機械化耕種或收割,一個星期就搞定。”巖應拉說“所以村民有很多時間去找新的增收路子了;現在村子里有了養牛大戶、種菜大戶,也有人跑到外村外鄉包租田地,成了種糧大戶。而農機合作社的收益也不錯。看得出,這田地改造為我們改出了致富的新路子。”
如今,這股由中低產田地改造帶來的“農業機械化”風潮,不僅僅興起在勐遮鎮的村村寨寨,實際已經激蕩在了勐海全縣農村。據勐海縣相關部門的統計數字:隨著中低產田地改造工程的深入推進,截止2013年7月勐海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1.82萬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機達2729臺,小型拖拉機達22139臺,聯合收割機643臺,耕整機10115臺。在機械化使用率上,2012年勐海全縣水稻機耕、機耙面積占水稻種植總面積的90%以上,水稻機插秧面積11500畝,水稻機收面積27.2萬畝。全縣水稻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