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您好,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  |  官方微信
     手機版

咨詢熱線

18701651688

襄陽區:襄陽大糧倉 隆中可耕田——百億斤糧食大市的“穩中求進”

   2013-01-05 《農民日報》本報記者 陳鳳秀 何紅衛 余向東 李琭璐8270

2011年,擁有591萬人口的襄陽市,糧食總產達95億斤,2012年預計總產超百億斤,位居國務院表彰的“五十個糧食大市”之列。“襄陽大糧倉”名副其實,占湖北省糧食產量的1/5、糧食產量的近1%;襄陽市還是湖北省畜牧大市、第二農產品加工大市。

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范銳平說,現在種糧,一靠政策,二靠效益。從層面,耕地保護、資金投入、種糧補貼等政策,需加大力度并落實到位,使務農種糧農民有效益、不吃虧、得實惠;從地方政府層面,通過農產品深加工和現代化規模經營“兩個抓手”,提升種糧效益和農業增加值,使地方經濟不掉隊。新農村、新產業、新社區、新生活“四新同步”、協調推進。

先穩定糧食生產,再圖進取;具有犧牲奉獻精神,又不舍發展圖強意識。襄陽市做得到、做得好。農業可以富民,農業也能強市,襄陽正在闖出一條新路。

漢江兩岸,那些勤勞的人們

襄陽人口味有些偏重,地產的各種食材,味道自然而醇厚。更令襄陽人自豪的是,“喝漢江水,吃襄陽糧”的湖北人乃至中國人,有增無減。

漢江水通過“南水北調”工程直送北京,漢江水匯入滾滾長江讓沿途數省受益。地處漢江中游的襄陽市尤為幸運,靠一江清水滋養萬民、澆灌萬頃良田。

襄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王兆民分管“三農”工作,他說,得天時、占地利、謀人和,襄陽大糧倉才能五分荊楚有其一。

2012年12月6日,上午的太陽已經老高了,南漳縣清河農場的麥田里,麥苗上還掛著晶瑩剔透的露珠。

農場農技推廣中心主任曾祥志,站在黃蓮樹村“萬畝高產示范片”的地壟上,聲情并茂地向訪客介紹情況。“原來我搞行政,現在轉行搞技術;糧食連年增產,越搞越有味。我手機上存有四五百個電話號碼,多數是科技示范戶的。”“水稻高產創建和超級稻示范推廣,是一項嶄新的事業和朝陽產業,任重而道遠。”

清河農場1.5萬人,2.8萬畝耕地,實行“麥—稻”復種,平均畝產接近2500斤。2008年至今,連續5年被農業部確定為水稻高產創建示范點,農場黨委書記謝志云說,“倍感責任重大,倍感使命光榮”。

在清河農場,僅有三分之一農民外出務工,50%的青壯年在家種地,小戶5畝、約占30%,大戶10畝以上,最多的一戶種了190畝。

60歲的科技示范戶陳和斌家的墻上,貼滿各種科技明白紙。“水肥土種大部分工作由農場操辦,一季麥加一季稻,收獲的小麥頂全年投入,水稻算純收入,每畝年純收入1500元以上,到頂了。”

襄陽市農委總經濟師李明山說,襄陽農民愛地、惜地,喜歡種地,從地里長的莊稼上能看出來,實實在在。

別的地方調結構往往會有“去農化”、“非糧化”傾向,這里卻恰恰相反,也沒有多大阻力。

按照湖北省“南油北糧”的農作物結構布局,襄陽市2012年通過調減油菜面積、“遷村騰地”、流轉種植拋荒田、改造整治冷浸田等,使糧食復播面積達1126萬畝,比上年擴大84萬畝。靠增加面積確保糧食增產,比較靠譜。

宜城市人口少、糧食產量高,被副市長何曉波形容為“小胖子縣”,57萬人口,2012年產糧15億斤。記者抵達小河鎮張嘴村采訪時,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肖輝榮正在麥田里指導化學除草。這是一處農業部掛牌的“水稻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牛仔褲上掛著泥土、嗓門不低的肖輝榮說,2012年水稻平均畝產超過700公斤,目前小麥苗情很好。面對“一個女人干農技推廣太辛苦”的夸贊,她更顯干練:“我老公搞栽培,我搞植保,一家子搞農技推廣,比著干。”

宜城市雷河鎮辛常村,50歲的童啟國種了400畝地,每年復播小麥和玉米兩茬作物,畝純收入約800元。這片沙土地,原來屬于村集體的林果地,半荒狀態,沒人愿意種。2002年他首次承包700畝,承包期一簽5年;到現在第三輪承包,面積減少一小半。為啥呢?惠農政策力度加大,每畝地種糧補貼100多塊,其他人也搶著包地。

棗陽市已經連續4年位列“糧食生產標兵縣”,164萬畝耕地、2012年種了286萬畝糧食;2011年糧食產量28億斤,2012年達到29.26億斤。糧食再次增產,棗陽市農業局長王道山感覺是個奇跡。

2012年,棗陽大旱,50年一遇。到6月份,900多口看家塘堰干涸見底,100多米深的機井出水時斷時續,襄陽市糧食主產縣面臨考驗。

棗陽市七方鎮鎮長黃琦花了半個小時,講述抗旱奪豐收的經過,有幾個關鍵點:從漢江的兩條支流唐河、白河“兩級提水”;從境內找水源,增打機井;推廣“一噴三防”及抗旱技術;各級干部每天24小時不間斷巡查,吃住在渠上。

“大災之年抓糧食增產,難度太大了。”七方鎮2012年糧食總產4億斤,保住“襄陽糧食大鎮”的旗幟。

先種好地,還要追求小康和幸福

“賣瓜的向來夸瓜甜”,陪同記者采訪的過程中,襄陽市農機辦主任陳家忠一再說:“糧食增產,農機發揮了大作用。”

襄陽市擁有大型拖拉機2.82萬臺,聯合收割機1.52萬臺,水稻插秧機4300多臺;農機綜合作業水平達到72%,其中小麥機械化生產普及率已接近90%。

清河農場2012年成立了3個農機服務合作社,擁有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業機械2000余臺,入社機手100余人,入社農戶2300戶,占全場農戶80%以上。全場機收面積達,機械插秧面積達50%。

襄州區龍王鎮有個“禾嘉鑫農機專業合作社”,142臺農機具排列在院子里。合作社當家人、曾在鄉鎮農技站工作的白世文,是個認真務實的人,把“合作致富、和諧發展”當作人生追求。老白近期的愿望是要大大提升機插秧面積,合作社去年服務機插面積1.6萬畝,只占當地水稻種植面積的30%,今年能否翻一番呢?人工插秧目前是農民最費事、最辛苦的勞作項目,必須改變。

襄陽市委農工委書記、農委主任李光河認為,在襄陽這樣的傳統農區,引導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相對要慢一些。既不能著急,又需要積極推進。

近幾年來,襄陽全市農村土地流轉的速度在加快。2008年流轉耕地面積13.2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2.3%;2011年流轉面積87.6萬畝,占比14.6%;截至2012年10月底,流轉面積達97.2萬畝,占比16.2%。經流轉集中的土地,多數由種植大戶經營、用于糧食生產。

按照范銳平書記“四新同步”的提法,襄陽市新社區、新生活也到了積極引導、加快推進的關鍵時期。“2012年,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決定主抓襄州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襄城區尹集鄉城鄉一體化示范區,9個縣市區分別確立一個鄉鎮試點,扎實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記者看到,由市委、市政府領導主抓的兩個示范區,正是一片繁忙景象,修路、整地、建房,各項工序同時進展,部分農戶已經搬入新居。

尹集鄉青龍村農民楊興才說,全家6口人,20畝地全部流轉給開發商經營,年收取租金1.7萬元,超過了過去自己耕種的純收入;4個勞動力每人每年的務工收入近2萬元。“更幸福的是,住進了新型社區、田園新城,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日子。”

襄州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涉及整個雙溝鎮及周邊鄉鎮的85個行政村、3.6萬戶、16萬人、26萬畝耕地,采取自然村合并、環境整治、土地整理、集并搬遷等多種方式,規劃建設17個新社區,同時把最平坦、最肥沃的土地連成片,打造都市農業示范片和糧食高產示范片。

襄陽市副市長郭忠說,“示范區內大的行政村可騰地800畝”,寶貴的土地資源,不僅滿足農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還為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提供了承載空間。

農產品加工,另一種“強市富民戰略”

“來,取75斤面粉、25斤面條。”在湖北三杰糧油食品集團的一個糧油兌換點,棗陽環城辦事處八里村農民張啟軍用“糧食存折”里的130斤小麥兌換了所需的面粉、面條后,高興地說:“糧食存銀行,兌換米面方便快捷。”

“新糧在集中上市時,糧價低,糧農售糧不合算。糧食銀行實行二次結算的辦法,讓農民分享流通、加工環節的收益。糧農將糧食存入企業后,待糧價上漲后既可直接支取現金,也可憑存折兌換所需要的面粉、面條、雜糧、大米及農資。糧農存糧時按市價定價,若糧價上漲,則按上漲價格結算;若糧價下跌,則作為口糧,農民可以隨時支取糧食消費,決不讓存糧農民吃虧。”湖北三杰糧油集團董事長孫揚久如此承諾。

棗陽“糧食銀行”的興起緣于農民進城買好米好面吃的需求,糧農將余糧存放在企業,領取統一制作的“糧食存折”,可在該市任何一家“糧食銀行”兌換點,按照比例兌換米、面、雜糧等10多個品種的食品。三杰集團在棗陽周邊縣(市)開設標準化“糧食銀行”和便民服務網點300多家,存糧戶達5.2萬多戶,年存糧食總量達2萬多噸。

襄陽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個一批”工程的要求,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為建設農業強市的重要內容,作為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來抓,堅持立足優勢,創造優勢,依托優勢,提升優勢,發展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實現了農產品加工業突破性發展。糧食加工能力415萬噸,油料加工能力110萬噸,生豬規模屠宰加工能力300萬頭,均居全省。肉雞、蔬菜、水果、食用菌、林木生產加工能力也排在全省前列。

2011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1034億元,近五年時間增長了3倍,年均遞增41%。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為2.05∶1,遠高于全省1.55∶1的平均值。襄州區、棗陽市、宜城市、老河口市、谷城縣、樊城區6個縣市區過百億元,農產品加工產值過百億元的園區有4個。

新中國的汽車(配件)產業、紡織產業城,現在成為名副其實的“農產品加工城”,2012年農產品加工產值有望突破1400億元,首次超過汽車產業。

襄陽市市長別必雄認為,必須用抓工業的思路、理念來抓農業。

人們常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襄陽市迅速崛起的農產品加工業,把“農工商”三個產業串聯了起來。在產業襄陽、文化襄陽、都市襄陽、綠色襄陽“四個襄陽”建設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成為產業襄陽的重要支撐、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同樣也是強市富民的戰略選擇。

襄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緒春認為,襄陽的農產品加工,目前主要圍繞米面油等初級化、大眾化項目,精深加工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響,產業聚集度不高,需要精細化、上檔次,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按照規劃,襄陽市力爭2016年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2500億元,與農業產值比達到4∶1,把大糧倉建成“金倉銀倉”。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