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器人通州亮相
智能采摘機器人、果蔬智能化分選機、智能苗間鋤草機器人、溫室智能運輸車、低空旋翼無人駕駛施藥機器人……10月20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區國際種業科技園秋季良種展示周暨農業機器人裝備展在于家務鄉開幕,大小不一、功能各異的農業機器人現場進行技能大比拼,令參觀者大開眼界。
隨著“腳步”移動,長長的“胳膊”伸向翠綠的黃瓜、紅彤彤的番茄,只聽“咔嚓”一聲,黃瓜和番茄被應聲剪下,“胳膊”折返,將果實小心翼翼地放入筐中……這是智能采摘機器人在演示。工作人員表示,智能采摘機器人不怕刮風,不怕惡劣天氣,即使是漆黑一片的晚上也不影響機器人采摘。它們的“大眼睛”是兩只高清攝像頭,完全模擬人類的眼睛,通過軟件形成3D影像,精準定位果實位置,使機器人能夠精準地掐斷番茄的莖部,絲毫不會傷到果實。
“智能化運輸車真好玩兒啊!”一臺智能化運輸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記者好奇地靠近這臺運輸車,卻發現它突然停下了前進的步伐。工作人員解釋說,這臺機器后面有超聲波和紅外傳感器,可以檢測到1米以內的障礙物。記者向后退了一大步,運輸車又自動開動起來。據介紹,這種運輸車一般用于溫室采摘,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過去,農民下地鋤雜草,一天只能鋤一兩畝地。現在,有了智能鋤草機器人助陣,輕輕松松一天能鋤60畝。遠看,智能鋤草機器人就像大型拖拉機。但你可別小瞧,它們可是長了“眼睛”的,通過攝像頭,機器人能獲取田間苗草信息,定位農作物苗株。行動時,月牙形鋤頭能巧妙地避開作物,雜草頃刻間被割斷,而作物“毫發無損”。據悉,這種智能鋤草機器人造價不菲,約在五六十萬元。
替代人們勞動的機器人種類還有很多,如人工噴水、噴藥、分揀果蔬等。通過物聯網技術,農民甚至可以在家控制這些機器人的活動。中國農大機器人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盡管有些機器人尚處于科研階段,還沒有投入使用,但從中也能看到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據介紹,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區是農業部和北京市共建種業之都的核心示范基地,也是中關村科技園區農業園區的輻射區,并已形成中國農科院等農業科研院所、專家院士的科技實踐基地。此次活動共展示了高新現代節水農業、農業機器人和近4000個農作物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