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農機化發展成效顯著
2011年以來,吉林省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按照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圍繞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糧食增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現代農業建設這一中心任務,開拓創新,扎實工作,農業機械化發展呈現了快速發展的新態勢,實現了“十二五”開局之年的新跨越。
一是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2011年底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2355萬千瓦,同比增長9.8%,拖拉機保有量達到99萬臺,同比增長9%。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環節農業機械增長進一步加快,大中型拖拉機達到35萬臺,同比增長19%。水稻插秧機、水稻收獲機分別達到1.97萬臺、1.23萬臺,分別比上年增長50.4%、21.6%,尤其是玉米收獲機增長迅速,達到9600臺,年增長數量接近“十一五”期末的總量。
二是農機作業水平顯著提高,重點農作物關鍵生產環節取得新突破。全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比去年提高4個百分點,高出平均水平10.5個百分點,排名10位。水稻育插秧、水稻收獲、玉米收獲機械化水平取得新的突破,水稻機插水平達到51.3%,比去年提高6.43個百分點,跨入了育插秧以機械化作業為主的新階段;水稻機收水平達到65%,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玉米機收水平25%,提高8.5個百分點,連續兩年提高8個百分點以上。
三是農機新技術推廣面積持續擴大,增產增收增效作用尤為突出。保護性耕作、節水灌溉、深松整地、水稻育插秧、玉米收獲、植保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農機化新技術快速推廣應用,農機深松面積達到1550萬畝;新增保護性耕作面積105萬畝,達到305萬畝;新增水稻機插、玉米機收面積分別為135萬畝、524萬畝;玉米膜下滴灌面積80萬畝。據測試,在同等生產條件下,水稻、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可實現節種增產減損的綜合增產能力分別為100斤/畝、140斤/畝以上;秋整地使用農機深松作業,可以使來年玉米畝均增產200斤;水稻機插秧比人工插秧每畝增產100斤左右,與人工插秧相比可提高生產效率15—20倍,為該省2011年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和糧食“八連增”再立新功。
四是農機服務組織進一步發展壯大,引領和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全省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和農機戶達到103.7萬戶(個),其中,擁有農機原值20萬元以上的服務組織和大戶達到2.5萬戶(個),作業規模和領域進一步擴大,先進農業技術應用水平顯著提高,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開始步入市場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的發展軌道,已經成為農業生產的主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