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流通協會:準備工作卓有成效 細致入微
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共同舉辦的“2011年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國際農機展”)將于10月27日在河南省鄭州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為了辦好這次展會,三家協會在國際化、觀眾組織、展會服務等方面下大力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而又細致入微的工作。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
“與以往的‘全國農機會’相比,今年展會的一大亮點是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幾十家企業參展,這將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展覽部主任饒繼銘表示,今年的展會無論是從規模、活動內容,還是從展區分布、展場管理等方面都將突破往屆,在展會的專業化、規模化、功能化、國際化方面更多地向世界知名的農機大展靠攏。
針對國外觀眾,近年來中國農機流通協會與眾多海外農機組織、農機進出口商簽訂緊密的戰略聯盟關系并保持了長期友好的聯系。美國、意大利、德國、日本、巴西、韓國、泰國、印尼、印度、哈薩克斯坦等17個國家的相關組織及經銷商連續參加或參觀“全國農機會”,對展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今年的展會更名并由三個協會共同主辦,這些外國相關組織及經銷商熱情更高。今年早些時候,法國著名植保機械生產企業HARDI公司負責人和法國駐華使館商務處官員等就曾到訪農機流通協會,交流中國農業機械市場情況,尤其植保機械市場情況以及植保機械現實需求及發展前景。HARDI公司負責人表示將參加今年的國際農機展,并認真組織展覽;展會主辦方還走出國門,三家協會從年初的國際交流活動中開始進行國際招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招展成果,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幾十家企業將參展,國外企業的參展面積也超過了3000平方米。
據中國農機流通協會觀眾部主任崔巍介紹,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法國駐華大使館商務處和法國農機制造商聯合會(AXEMA)將于展會期間共同主辦中法農機產品推廣洽談會。法國農業機械制造商聯合會擁有230多個成員,占據了90%的法國農業機械市場份額,擁有450多種農業機械設備類型,成員的設備出口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同時也是世界知名的法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SIMA)的主辦方。此次法國農機制造商聯合會攜旗下噴霧機專業制造企業BERTHOUD、HARDI INTERNATIONAL和TECNOMA,種植蔬菜所用的農業機械專業制造企業CLAIRE FONTAINE,牧草收割等設備制造企業庫恩集團,奶牛飼養設備制造企業LA BUVETTE和以甜菜收獲機制造見長的MATROT前來參展并舉辦中法農機產品推廣洽談會,表明了法國企業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同時也印證了中國國際農機展已初步具有了國際化的雛形。
吸引觀眾,從老客戶做起
“過去的全國農機產品訂貨交易會,觀眾主要是全國各地的農機經銷商、生產企業、大中型農場、農機管理和農機推廣部門、農機科研院所以及來自國外的一些農機經銷商和代理商,有些國家的貿易促進機構和商會也派代表參加。去年的所有與會觀眾中,38.22%為經銷商,34.24%為生產商,8.68%為各級農機管理推廣人員,6.09%為直接用戶,4.56%來自政府、科研、行業部門,2.94%為進出口商,其他占5.27%。其中,專業觀眾達到90%以上。”崔巍告訴記者,“歷屆展會主辦方都通過信函、廣告、海報等方式廣泛邀請經銷商、生產企業、用戶和農機管理部門等參加展會,得到了熱情回應,收到良好效果。”
專業觀眾能夠保證參觀人員的質量。本屆國際農機展雖然更名并由三家協會共同主辦,但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已經掌握的5萬多名觀眾資料的作用一點也沒有減少,他們將繼續成為本屆國際農機展核心觀眾的重要組成。組委會在第一時間邀請他們并寄發會訊,促成他們連續參觀并在行業內、區域內轉發消息,以吸引更多的業內人士關注展會。自去年開始,組委會對通過回復短信或在網上報名等方式提前確認參展的觀眾進行區別對待,將他們視為VIP觀眾,制作了專門的證件,并保證他們能夠優先獲得會刊。據了解,去年提前注冊并成為VIP觀眾的參展者人數尚不足千人,而截至目前,注冊參加本屆國際農機展的觀眾人數已突破3000。為了擴大影響,吸引參觀參展,組委會在全國30余家行業報紙、期刊雜志上持續加大廣告投放力度;此外,在現場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也是吸引觀眾的重要手段。通過統計分析現場觀眾注冊信息,去年的全國農機產品訂貨交易會共吸引了國內外專業人士39,800人,展會期間形成了10萬人次的持續參觀人流,這些數字在今年有望進一步提高。
提升服務,注重細節
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公關部主任王凱告訴記者,在過去的全國農機產品訂貨交易會上,不少展商抱著“位置決定一切”的態度前來參展,以至于展會雖然分區布展,但在具體分區時總是不太理想,給觀眾觀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今年組委會考慮到這一問題,推行了強制分區,使得布局將更加明確、合理,管理更加科學。目前,展會分區情況與此前組委會制訂的布展規劃相比,匹配率達到85%以上,大大方便了觀眾觀展。本屆國際農機展的導視系統將更為醒目,在室外展場設置了三個觀眾入口,其余出入口全部封閉。主辦方還針對企業專門制作了參展商手冊,觀眾也可在現場獲得參觀指南。
據中國農機流通協會服務部主任郝志純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觀眾,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相關部門特意實行了電子化辦公,將所有與展會相關的文件和宣傳片電子化,中英文對照,并上傳至國際農機展網站,供瀏覽、下載。展會制定了專門的管理規范并提前做好應急預案,其中僅《特裝管理規范》即長達19頁,涉及施工、用電、人員、流程等全方位的內容;主辦方招募了400多名志愿者,室外展場設立了8個服務點,以引導觀眾參展;另外,展會還配備了350名保安人員,5個反扒中隊,工商、城管、消防、通信等單位全入場,以做好展會的服務工作。“因為本屆國際農機展規模太大,即使某些環節出了一點小問題,恐怕問題就會被無數倍地放大。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到每一個細節,做到不出任何紕漏。” 郝志純說,“比如很不起眼的衛生間問題,普通展會可能在人流密集時女衛生間外面會排起長隊,但考慮到農機行業的特殊性,參加本展會的無論展商還是觀眾,都是以男性為主。因此我們提前對會展中心的衛生間進行了改造,增加男衛生間,以滿足需要。回想10多年前,全國農機產品訂貨交易會展會面積一共只有兩三萬平方米,我們負責展會的部門一共只有三四個人。但現在展會規模呈幾何級數增長,我們的責任也越來越重。剛才所說的只是很小的一個例子,但我們就是從細節入手,千方百計提升服務。”
為避免曾在往屆展會上出現的布展沒結束觀眾就紛紛涌入,不等展會結束就開始撤展的現象,本次展會在開幕儀式的安排上也做了重大調整,把展會開幕式改為慶典儀式安排在展會的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