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拖”和他的“新力軍”
2條生產線、8臺設備,你能想象得到這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師傅“統帥”的“機器人大軍”嗎?
楊濤正在調整設備參數。張銳鑫攝
最先進的新一代大輪拖生產基地,機械碰撞、切削聲清脆悅耳,制動器活塞、減速器殼體等零部件在空中“飛舞”……在洛陽市西工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國一拖工業園新型輪式拖拉機智能制造工廠內,58歲的老師傅楊濤換上一襲藍工裝,準備上崗。1987年進廠的楊濤,如今已是兩鬢斑白。按常理,這個年齡就該“退二線”了,然而,這位“老一拖”卻依舊活躍一線。
“因為我有‘秘密武器’?!睏顫u了一個關子:“有了它,制造農機零件只需動動手指、輕輕松松。”談笑間,楊濤緩步穿梭鱗次櫛比的數控機床之間,熟練輸入數字化制造參數。在他身后,8臺桁架機器人、加工中心、機械臂等設備仿佛被注入“靈韻的樂譜”,協奏起脈動的“交響”。
“年輕時靠體力,一天下來滿手油脂味。經常腰酸背痛,滿身貼膏藥。沒想到老了還能靠經驗,干一天閑庭信步、皮鞋锃亮!”撫今追昔,楊濤感慨萬分,比起自己年輕時用普通C6140車床加工時“拉、抬、搬、搖”的“人海戰術”,現在的一拖有了極大的改變。
楊濤正在調整設備參數。張銳鑫攝
楊濤回憶,老的加工方式完全由人來完成整個加工過程,勞動強度極大,不僅使用了車床、磨床、鉆床等9臺設備,班產(8小時)僅10件,人員數量更是達到了9人。自從該生產線投產以來,楊濤每天從事的工作,就是負責每班(8小時)55件活塞、軸承座的下線及現場8臺設備值守工作,兩條生產線,同一時間只有一人值守。如今楊濤“以一當十”,生產力不可同日而語。
同樣“以一當十”的,還有近期出場的AGV物流機器人。以AGV物流機器人為基礎組成的拖拉機底盤裝配線,可以實現70-200馬力拖拉機底盤的裝配及轉運。AGV裝配線投產后,人員配置優化率達10%,生產效率增長10%。這一正一反的“10%”正是中國一拖“新質生產力”的體現。
“老一拖”老當益壯,折射智能化技術的“開枝散葉”。近年來,面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農機產業競爭,以及用戶對高品質、高性能農機產品的強烈需求,中國農機“龍頭”中國一拖以智能化突圍,斥資近10億元建設智能機械加工廠、智能駕駛艙數字化工廠、新型柴油機智能工廠等。
現如今,中輪拖新線改造推動生產效率顯著提升,日產量提升超過30%;新建大輪拖動力輸出總成裝配的柔性自動化裝配線,生產效率提高25%;柴油機智能制造新線全面投產,柴油機智能制造能力邁向中國農機行業領先水平……
工作中的機械臂。張銳鑫攝
從迅捷穿梭的“飛毛腿”AGV物流機器人,到一絲不茍的黃色“鋼鐵俠”機械臂,再到盤旋作業島上方負責搬運的“空軍”桁架機器人……“機器人大軍”自動化上下料、數字化精加工,24小時不間斷作業,還擁有合格率近乎100%的一手絕活,成為推動生產率大幅提升的“新質生產力大軍”。在這個“智”字開頭的工廠里,蛻變在時刻發生著。
一個個自我突破,一項項中國領先,推動著中國農機裝備制造業最先進的智能制造技術加速落地。2023年,中國一拖營收115.28億元,其中凈利潤9.97億元,同比增長46.39%,達到歷史新高,迎來效率和效益的“又一春”。
“做好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加法’,傳統產業也能迎來‘朝陽’?!敝袊煌洗笸瞎靖笨偨浝砉窠艿脑捯馕渡铋L。
未來,中國一拖將接續推進智能多用途拖拉機能力提升等智能制造項目建設,推動企業朝著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農機企業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