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用科技要素賦能現代農業
在金秋時節的湖北潛江,300匹大馬力的皓耘GA4016谷物聯合收獲機在碧桂園農業潛江智慧農場金黃的稻田中馳騁,將顆粒飽滿的稻穗卷入倉內,收割、脫粒一氣呵成,一幅壯美的搶收“豐景”圖舒展開來。
碧桂園現代農機進行收割作業
聊起今年收成情況,項目負責人王鳳鳴表示超出預期?!敖衲旮珊祰乐兀痉N植受到不小影響,很擔心產量上不來。”王鳳鳴說,好在政策不錯、田管到位,農場水稻收成仍然達到了歷年平均水平。
量質齊增,交出豐收答卷
“由于我們的產量高、品質好,水稻收購價格也比較占優勢,相較市場也較高,目前基本是在中儲糧指導糧食收購價的基礎上每斤上漲1毛左右。”王鳳鳴說,整個農場秋糧收割工作將于10月內全部完成,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農場播面和總產、糧食產量增速、增量以及糧食收購價格基本都位居潛江前列。
面對這樣的豐收盛景,王鳳鳴介紹說,今年農場的秋收其實是一場“搶回來”的好收成,“雖然經歷了戰疫情、抗旱災、防蟲害,好在最終我們收獲了令人振奮的果實,交出了豐收答卷。”
王鳳鳴介紹,“今年夏天持續晴熱高溫、無雨少雨天氣創下歷史記錄,給抗旱保收、防蟲害作業都帶了極大挑戰”,面對困難,項目科學評估旱情、精準管控,想方設法克服了澆灌和害蟲防治的困難,確保水稻產量盡量不受影響。
“潛江對碧桂園農業的進駐非常支持,得益于潛江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們目前農場項目運營一直非常順利。水稻地力補貼、一次性補貼等水稻種植補貼已經發放到賬。我和我的團隊種田的勁頭更足了!”
看到近萬畝金黃的稻谷顆粒歸倉,這位曾經活躍在工地、現在奔走在田野的女項目總對新農人之路信心滿滿。
碧桂園潛江智慧農場秋糧豐收
藏糧于技,科技賦能智慧農業
沉甸甸的豐收答卷背后,藏著碧桂園現代農業“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巨幕藍圖。
該農場聚焦強化人才、優選糧種、科學管理,大力推廣先進技術和智慧農機應用,這些都成為奪取豐收的關鍵。
團隊成員李強博士,今年4月調職農場開始,獨立負責監管近3000畝的水稻田塊的耕、種、管、收,經過在田間地頭半年的“摸爬滾打”,“收獲了黝黑的膚色和農業生產種植經驗”。
“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來和我們一起種地,我們的團隊成員主要來自知名高校,大家有滿腔熱情,更有卓越實力?!蓖貘P鳴說。
項目團隊把會議開到田間地頭
項目還將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充分應用到了傳統農業。在這里,從耕地、插秧、噴藥、灌溉到收獲,越來越多智慧農業應用場景應用讓“現代化農業”概念有了生動的畫面。
皓耘研發管理所所長張緒強說,承擔本次秋收任務的主力皓耘科技GA4016谷物聯合收獲機,就是農場科技賦能的有力說明:得益于獨創的脫粒系統,該機能夠實現玉米、大豆、小麥、水稻等大小籽粒兼收,作業效率是傳統農機的4倍;作業過程中農機可通過傳感器不斷采集前方作物的倒伏情況進行收獲機割臺的自動調整,實現倒伏作物的自動收割;該機還能實時監控與智能調整損失率、破碎率、含雜率等各項性能指標,保證最佳的收獲質量,“綜合目前數據來看,它的損失率≤2.8%,破損率≤1.5%,含雜率≤2%”。
在防范和破解耕地變“瘦”、變“薄”、變“硬”的問題上,農場也充分利用科技要素,持續改善土地質量。工程師介紹,聯合收割機收割同時把秸稈兒打碎均勻拋灑回地里,智能無人駕駛拖拉機根據不同工況智能調節最佳作業速度,“這種拖拉機牽引深翻犁,可將秸稈翻到30多公分以下的土層,增加土壤有機質,讓作物根系扎得更深”。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是農業發展面臨的新課題,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必答題。顯然,碧桂園在這份答卷上,不僅給出了答案,更給出了創新樣板。
共同締造,農場助力鄉村振興
“自家稻子賣給合作社有四萬多的收入,給農場做工的有三萬多,下班就吃得到熱飯,陪陪孫子,收入不比出門打工少,比往年好太多了嘛!”周邊農戶老姚興奮地算著自家的“豐收”賬。
老姚,是碧桂園潛江智慧農場鏈接的一個典型小農戶。
發展農業生產,主體是億萬農民。碧桂園潛江智慧農場通過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智慧農業的應用,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不僅提升農業生產作業效率和農業生產收益,在很多環節其實也幫助農戶提高了收入?!蓖貘P鳴說。
龍頭帶動才能凸顯聯農帶農作用。農場在運維過程中,將植保飛防、施肥、耕整地、收割等農事服務通過農服招標的形式,承包給當地專業的農業合作社,帶領當地合作社發展,保守估計帶動合作社增收300多萬元;在肥料、農藥等農資運輸、入庫,水稻田間水分管理等相關環節,則與勞務派遣公司合作,在當地招聘搬運工人和具有熟悉農場情況、水稻種植的專業技術較高的田間水分管理員工,今年已為當地農民工提供了30多個就業崗位,直接促進增收3萬元/人。
農場生產總監鄧益德,還在繁忙在工作之余承擔起不少鄉村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培訓的工作。今年3月,赤壁市新店鎮雨亭嶺村蔬菜基地項目承包人田建春,被50畝辣椒因高溫不斷落花落果愁得幾乎白了頭。得知田建春的煩心事后,鄧益德經過仔細診斷,給他研制出了一套科學搶救配藥“良方”。田建春對癥下藥,辣椒落花落果現象明顯好轉,保住了辣椒收成。
“缺水后水稻青枯,返水后咋管理?”“中稻抽穗楊花怎么應對高溫?”“荸薺碰到長期干旱后期怎么搞”……面對村民提出的一個個高溫出現的農業種植問題,鄧益德一一開出了方子。
“能在發展現代化農業同時,用我們的力量為百姓解決一點實際問題,帶動他們增收,為‘三農’向好、鄉村振興做點事情,是我們非常高興的。”王鳳鳴說,集團將充分發揮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通過產業鏈接,把更多鄉村和農戶納入現代農業,讓廣大農民真正挑上“金扁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