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到梁紅彬夫婦時,他們的熱情讓我們放下了拘束。10多年前,家在商丘寧陵縣的大姐經人介紹,認識了在外打工的梁大哥。次見面,踏實本分的梁大哥給大姐留下了好印象。后面相親、結婚再到生子水到渠成。有老人帶孩子的幫助,大姐跟梁大哥外出務工,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但是每年外出與孩子分離的時刻,讓梁紅彬夫婦心如刀割。
夫妻搭檔的農機路
“不聽話”的梁大哥做對了
父母年齡增長需要被照顧,逐漸長大的孩子也需要大人教導。夫妻倆思考再三,決定回到老家從零開始。頗具生意頭腦倆人開起鎮里家大蒜信息站,火爆的生意也吸引更多人加入。鎮上的信息站如雨后春筍般成立,雖然競爭激烈但是踏實本分的夫妻倆生意不錯。后來在眾人疑惑中,倆夫妻決定放棄輕松來錢的信息站,轉戰又苦又累的農機作業服務。大姐說:“辦信息站門檻低,誰都可以做,但是我們還年輕,總得規劃長遠一些。我們縣是產糧大縣,年輕人又少,土地不能荒農活總得有人干。以后機械化是趨勢,我們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干都不會太差”。
為鄭州中聯收獲代言,把花生收功臣照顧得很好,全部蓋得嚴嚴實實
購鄭州中聯花生收風波
大姐熱情又極有親和力,談單算賬都是一把好手。梁大哥農機作業仔細,不計較點滴得失,成為名副其實的“夫妻檔”。農機作業的酸甜苦辣只有當事人知曉。農機作業沒有時間長短一說,搶種搶收都是爭分奪秒,飯就只能在田間地頭草草解決。農閑時,又得聯系熟悉的老客戶或者附近新客戶,指望有活時候能想到自己。
在農機服務市場,幾年時間齊心協力的夫妻二人做出口碑,并前后購置幾十萬的設備。但是心往一處走的二人在在購置鄭州中聯花生收時產生了分化。
2019年,梁大哥次見到跨區作業的鄭州中聯花生收時,就決心要拿下這臺設備。大姐心疼梁哥,雖然這些年錢也掙了,但是又投資幾十萬的設備,余錢沒有。現如今梁大哥又要花10多萬買臺花生收。2019年大姐放出狠話:“車回來了,別指望幫忙”,因為大姐的反對而作罷。
梁大哥回憶2019年初次見到鄭州中聯花生收情景:“花生收行駛過后,草是草、瓤是瓤。效率比之前拖拉機帶的花生脫粒機效率高太多了。而且利潤非常不錯”。2020年,“不顧威脅”的梁大哥把鄭州中聯花生收買回來。
看到忙前忙后的梁大哥,心軟的大姐也忘了之前“狠話”跟梁大哥搭成花生作業隊的“夫妻檔”。2020年,一個作業季購機成本全部收回的同時有盈利。大姐從心里也認為“不聽話”的梁大哥選擇對了。
風雨同“車”,一路走來,梁大哥和大姐互相扶持著、經營著自己生活和事業;在梁大哥心中,添置新設備也預示著新的生活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