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
2021-05-13
9980
核心提示:中國農業機械化現狀1、主要特點(1)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穩步發展,農田作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1949年,農業機械總動力只有9.01
中國農業機械化現狀
1、主要特點
(1)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穩步發展,農田作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1949年,農業機械總動力只有9.01萬kW,農用拖拉機只有117臺,一些大型農業機械,如聯合收割機、農用載重汽車基本上是空白,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不到1%。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農業機械擁有量增長了上千倍,有的品種甚至數萬倍。截至2003年底,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604MkW,平均每100hm2耕地擁有農機動力465kW。農業機械原值達3362億元,農用拖拉機保有量達1494萬臺,拖拉機配套農機具2292萬臺。其中大型拖拉機97.26萬臺,聯合收割機36.22萬臺。平均每100hm2耕地擁有拖拉機11.5臺,配套農機肯16.7臺;每100戶農戶擁有拖拉機6.1臺。2003年完成機耕面積6094.3萬hm2。耕種收綜合機械水平達到33%,耕地、播種、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46.8%、26.7%和19%。有12個省(市、區)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40%,其中8個超過50%。農業機械化作業領域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由大田農業向設施農業,由種植業向養植業、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由產中向產前、產后延伸,發展空間不斷擴大。在小麥、水稻、玉米和大豆4大糧食作物中,小麥生產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播種、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74%和72.8%)。水稻、玉米和大豆機械化水平較低,水稻栽植、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為6%和23%;玉米播種、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為47%和1.9%,大豆播種、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為47%和23.2%。但棉花、甘蔗、油菜等主要經濟作物及牧草生產機械化等仍是薄弱環節。
(2)農機產品正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向多樣化發展。隨著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等環保措施的實施,傳統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步減少,經濟作物和果蔬種植面積增加。這使得傳統的農業機械產品需求量明顯減少,而經濟作物機械、牧草機械和林業機械需求量增加。隨著農業部優勢產品布局的確定和公布,各種農產品加工機械,特別是優勢農產品加工機械需求量急劇增長。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各地基本建設規模的擴大,挖掘機、裝載機和吊裝設備等農村工程機械需求量成倍增長。保護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護性耕作機具得到快速發展,設施農業裝備和節水設備在各地示范項目的帶動下需求不斷增長。農機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也在逐步提高。
(3)農機作業向市場化、社會服務發展。中國農戶種植業的規模小,家家戶戶購買農業機械不經濟,也沒有必要,因此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非常重要。以1996年開始的性跨區機收小麥為標志,中國的農機作業向市場化、社會化服務發展。跨區機收的開展,使聯合收割機使用時間從平均每年7~10天增加到1個多月,大大提高了聯合收割機的利用率,既滿足了農民對機械收割的要求,也提高了收割機的經營效益,促進了小麥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聯合收割機保有量的增加。1994年,聯合收割機僅有6萬多臺,而2003年達到了36萬臺。小麥機收率由1995年的47%提高到2004年的77%。小麥跨區機收帶動了小麥播種及其他作物機械化生產向市場化、社會化發展。各地農機作業協會、合作社以及作業公司正在不斷涌現。
(4)國際間的農機技術交流與合作得到加強。近年來,國際上不少大型農機企業看準中國巨大的農機市場,與中國有關部門和企業合作,在中國開拓事業。國內一些大型企業,不斷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加大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力度,推進了國產農業機械產品質量的提高。為鼓勵大型農業機械的進口,還制定了優惠進口稅收政策。在中國舉辦展覽會,也是農機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形式。
2、農機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機擁有狀況和農業對農機作業的需求不相適應。現有動力機械的配套比低,使用效率低,浪費大。2003年底,農機總動力為60386.5萬kW,而平均動力負擔耕地僅達到0.213hm2/kW,1 hm2耕地才消耗功率0.47kW,即便加上農村運輸、農產品加工等動力機械,其年使用時間也是有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業機械的閑置和農業機械投資的浪費,使本來較為緊張的農機投資卻沒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說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新型配套機具的研究、開發、生產、推廣與需要脫節,跟不上生產發展的實際需求。現有動力機械配套比低,配套農具單一,多數仍是性能較為落后的產品,產品能耗高,機動性、通用性低,經濟效益差。另一方面,已研究開發出的較為先進型的推廣應用卻又跟不上。開發、生產、推廣部門條塊分割,相互脫節,形成了科研成果轉化周期長,研究項目和生產急需不相吻合。還有種子的生產與加工機械、工廠化生產、塑料大棚溫室機械等也都較為薄弱。
(2)對農業機械化的認識片面。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條件的改善,農業生產的概念已不局限于農作物生產,因而農業機械化的范疇也要相應擴展,但目前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一提農業機械化就是耕、耙、播、收機械化,很少顧及其他農業生產領域,更談不上規劃、發展和管理。對農業機械在農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沒有充分的、的認識。雖然近幾年來注意拓寬農機服務領域,但就多數人的認識和實際工作中的表現說明還沒有脫離陜隘的觀念,必將影響今后農機化的發展。
中國農業機械化未來的發展
目前中國農機化水平與發達還有相當差距,僅相當于法國20世紀50年代、韓國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從發展階段看,我國農機化已進入了初級階段后期,準備邁向中級階段的關鍵時期。人們欣然看到,隨著國民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傳統農業將逐步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步伐將進一步加快,農民擺脫繁重體力勞動的愿望將進一步增強,勢必會進一步擴大對農機化的需求,因此中國的農業機械化定會得到快速發展。
(1)農機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好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于2004年6月25日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并于2004年11月1日起實施。該法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對農業機械化的促進職責,明確了對農機科研開發和生產,農民購置農業機械,農機作業服務和保障產品質量等方面的扶持措施。該法的頒布實施,進一步改善了農業機械化發展環境,將極大地調動農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和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促進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普及應用,對農機化的發展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關鍵環節機械化需求進一步擴大。在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的基礎上,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需求將主要表現在水稻生產工廠化育秧、高速插秧、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適應多個地區、不同行距的玉米聯合收割等機械化。經濟作物機械化需求主要集中在種植、管理和收獲等關鍵環節,如棉花機械化播種或移栽、采摘,薯類、鱗莖類作物的種植和收獲機械化,油料作物和糖類作物播種、收獲機械化。
(3)畜牧業關鍵生產環節機械化將有較快發展。圍繞提高草原改良、人工草場建設和農區秸稈利用機械化,提高奶品采集、提高奶業生產衛生控制能力的機械化,加快畜禽養殖環境控制創造生產條件的機械化等。
(4)設施農業生產機械化將會得到較快發展。為鞏固和提高果蔬生產的競爭力,促進果蔬產業的規范化和生產的標準化,節能型設施農業裝備、移栽機具、監測與調控設備、土壤設備以及無土栽培設備等將會得到較快發展。
(5)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農業機械化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雙重壓力,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需求將加大。主要包括保護性耕作、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沃得1104拖拉機用以及節水灌溉、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種、施藥、農產品生產與加工裝備等。
(6)農機的升級換代需求強勁。中國農機的技術水平和總體質量不高,中小型機械多,而且技術含量低,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強、操作方便的大型機械缺乏。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業規模的擴大、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機服務組織的發展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強,對先進適用、高科技含量和大型農業機械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這類機械的開發、引進和生產將是農機技術升級換代的重要內容。
免責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發布或來自網絡信息采集,部分來自百度知道,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請自行鑒別,由此引起的一切責任自負,農機1688網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果信息涉及侵害商標、版權、專利、著作權等權利,請聯系客服刪除,郵箱:service@nongji1688.com
1、主要特點
(1)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穩步發展,農田作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1949年,農業機械總動力只有9.01萬kW,農用拖拉機只有117臺,一些大型農業機械,如聯合收割機、農用載重汽車基本上是空白,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不到1%。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農業機械擁有量增長了上千倍,有的品種甚至數萬倍。截至2003年底,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604MkW,平均每100hm2耕地擁有農機動力465kW。農業機械原值達3362億元,農用拖拉機保有量達1494萬臺,拖拉機配套農機具2292萬臺。其中大型拖拉機97.26萬臺,聯合收割機36.22萬臺。平均每100hm2耕地擁有拖拉機11.5臺,配套農機肯16.7臺;每100戶農戶擁有拖拉機6.1臺。2003年完成機耕面積6094.3萬hm2。耕種收綜合機械水平達到33%,耕地、播種、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46.8%、26.7%和19%。有12個省(市、區)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40%,其中8個超過50%。農業機械化作業領域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由大田農業向設施農業,由種植業向養植業、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由產中向產前、產后延伸,發展空間不斷擴大。在小麥、水稻、玉米和大豆4大糧食作物中,小麥生產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播種、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74%和72.8%)。水稻、玉米和大豆機械化水平較低,水稻栽植、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為6%和23%;玉米播種、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為47%和1.9%,大豆播種、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為47%和23.2%。但棉花、甘蔗、油菜等主要經濟作物及牧草生產機械化等仍是薄弱環節。
(2)農機產品正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向多樣化發展。隨著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等環保措施的實施,傳統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步減少,經濟作物和果蔬種植面積增加。這使得傳統的農業機械產品需求量明顯減少,而經濟作物機械、牧草機械和林業機械需求量增加。隨著農業部優勢產品布局的確定和公布,各種農產品加工機械,特別是優勢農產品加工機械需求量急劇增長。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各地基本建設規模的擴大,挖掘機、裝載機和吊裝設備等農村工程機械需求量成倍增長。保護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護性耕作機具得到快速發展,設施農業裝備和節水設備在各地示范項目的帶動下需求不斷增長。農機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也在逐步提高。
(3)農機作業向市場化、社會服務發展。中國農戶種植業的規模小,家家戶戶購買農業機械不經濟,也沒有必要,因此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非常重要。以1996年開始的性跨區機收小麥為標志,中國的農機作業向市場化、社會化服務發展。跨區機收的開展,使聯合收割機使用時間從平均每年7~10天增加到1個多月,大大提高了聯合收割機的利用率,既滿足了農民對機械收割的要求,也提高了收割機的經營效益,促進了小麥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聯合收割機保有量的增加。1994年,聯合收割機僅有6萬多臺,而2003年達到了36萬臺。小麥機收率由1995年的47%提高到2004年的77%。小麥跨區機收帶動了小麥播種及其他作物機械化生產向市場化、社會化發展。各地農機作業協會、合作社以及作業公司正在不斷涌現。
(4)國際間的農機技術交流與合作得到加強。近年來,國際上不少大型農機企業看準中國巨大的農機市場,與中國有關部門和企業合作,在中國開拓事業。國內一些大型企業,不斷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加大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力度,推進了國產農業機械產品質量的提高。為鼓勵大型農業機械的進口,還制定了優惠進口稅收政策。在中國舉辦展覽會,也是農機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形式。
2、農機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機擁有狀況和農業對農機作業的需求不相適應。現有動力機械的配套比低,使用效率低,浪費大。2003年底,農機總動力為60386.5萬kW,而平均動力負擔耕地僅達到0.213hm2/kW,1 hm2耕地才消耗功率0.47kW,即便加上農村運輸、農產品加工等動力機械,其年使用時間也是有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業機械的閑置和農業機械投資的浪費,使本來較為緊張的農機投資卻沒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說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新型配套機具的研究、開發、生產、推廣與需要脫節,跟不上生產發展的實際需求。現有動力機械配套比低,配套農具單一,多數仍是性能較為落后的產品,產品能耗高,機動性、通用性低,經濟效益差。另一方面,已研究開發出的較為先進型的推廣應用卻又跟不上。開發、生產、推廣部門條塊分割,相互脫節,形成了科研成果轉化周期長,研究項目和生產急需不相吻合。還有種子的生產與加工機械、工廠化生產、塑料大棚溫室機械等也都較為薄弱。
(2)對農業機械化的認識片面。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條件的改善,農業生產的概念已不局限于農作物生產,因而農業機械化的范疇也要相應擴展,但目前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一提農業機械化就是耕、耙、播、收機械化,很少顧及其他農業生產領域,更談不上規劃、發展和管理。對農業機械在農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沒有充分的、的認識。雖然近幾年來注意拓寬農機服務領域,但就多數人的認識和實際工作中的表現說明還沒有脫離陜隘的觀念,必將影響今后農機化的發展。
中國農業機械化未來的發展
目前中國農機化水平與發達還有相當差距,僅相當于法國20世紀50年代、韓國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從發展階段看,我國農機化已進入了初級階段后期,準備邁向中級階段的關鍵時期。人們欣然看到,隨著國民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傳統農業將逐步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步伐將進一步加快,農民擺脫繁重體力勞動的愿望將進一步增強,勢必會進一步擴大對農機化的需求,因此中國的農業機械化定會得到快速發展。
(1)農機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好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于2004年6月25日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并于2004年11月1日起實施。該法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對農業機械化的促進職責,明確了對農機科研開發和生產,農民購置農業機械,農機作業服務和保障產品質量等方面的扶持措施。該法的頒布實施,進一步改善了農業機械化發展環境,將極大地調動農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和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促進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普及應用,對農機化的發展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關鍵環節機械化需求進一步擴大。在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的基礎上,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需求將主要表現在水稻生產工廠化育秧、高速插秧、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適應多個地區、不同行距的玉米聯合收割等機械化。經濟作物機械化需求主要集中在種植、管理和收獲等關鍵環節,如棉花機械化播種或移栽、采摘,薯類、鱗莖類作物的種植和收獲機械化,油料作物和糖類作物播種、收獲機械化。
(3)畜牧業關鍵生產環節機械化將有較快發展。圍繞提高草原改良、人工草場建設和農區秸稈利用機械化,提高奶品采集、提高奶業生產衛生控制能力的機械化,加快畜禽養殖環境控制創造生產條件的機械化等。
(4)設施農業生產機械化將會得到較快發展。為鞏固和提高果蔬生產的競爭力,促進果蔬產業的規范化和生產的標準化,節能型設施農業裝備、移栽機具、監測與調控設備、土壤設備以及無土栽培設備等將會得到較快發展。
(5)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農業機械化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雙重壓力,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需求將加大。主要包括保護性耕作、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沃得1104拖拉機用以及節水灌溉、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種、施藥、農產品生產與加工裝備等。
(6)農機的升級換代需求強勁。中國農機的技術水平和總體質量不高,中小型機械多,而且技術含量低,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強、操作方便的大型機械缺乏。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業規模的擴大、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機服務組織的發展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強,對先進適用、高科技含量和大型農業機械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這類機械的開發、引進和生產將是農機技術升級換代的重要內容。
免責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發布或來自網絡信息采集,部分來自百度知道,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請自行鑒別,由此引起的一切責任自負,農機1688網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果信息涉及侵害商標、版權、專利、著作權等權利,請聯系客服刪除,郵箱:service@nongji1688.com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