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為快!趙春江院士精準農業全程機械化作業震撼來襲!
6月11日,農業農村部農機鑒定總站、農機推廣總站在河北省趙縣舉辦2020年智能農機裝備田間日活動暨農機化新技術培訓班。此次田間日活動以“智能農機?無人農業”為主題。在田間日活動中,趙春江院士團隊的精準農業技術全程機械化作業演示區成為一大亮點。現場人員無不被代表我國精準農業技術的演示現場震撼。
精準化農業演示區集中展示了整地、播種施肥、施藥、收獲、秸稈打捆等主要作業環節精準作業裝備田間作業。首先是GPS衛星平地儀的演示,它采用基站?移動車載端的方式進行作業,通過接收移動基站所發射的電臺信號進行內部結算實現精準控制操作。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過去激光平地儀作業距離短大概只有400米左右,而GPS平地儀則能達到6公里的距離,使土地精平的范圍大大增加。
土地精平作業之后,玉米精準播種施肥機演示開始。播種機的種箱容積達到18L,排種器設有標牌和九個檔位的調整位置,可以方便精準的進行調整,同時設有種子觀察口,該放種口采用行李箱扣鏈接,放種方便。據了解,該播種機采用高精度光電編碼能夠實時監測排肥(種)軸的轉速,而其衛星定位模塊能夠實時測量作業的車速信息,通過先進的控制算法使排肥(種)速度與車速相匹配,達到精量施肥和播種的效果。
隨后,自走式高地隙噴桿打藥機閃亮登場,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長達22米的噴桿,但可別以為它只是個笨拙的大塊頭,這兩個噴桿可五路分控液壓升降折疊,根據地塊寬度調整幅寬。該打藥機配備的是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的精準噴霧控制系統,可以根據作業行走速度自動控制噴藥量的大小,精準控制,防重噴漏噴,限制地控制農藥殘留,對保持土壤肥力有重要意義。
接著,聯合收獲機進行了精準收獲演示,該收獲機配套谷物產量監測系統,能夠實現谷物產量的及時快速計量和聯合收割機作業速度的實時監測,滿足農機合作社這種規模化農機服務組織谷物收割過程中收割機存在快速監測谷物產量的需求。
最后,只見一臺軒禾圓捆機將田間的麥秸通過撿拾、輸送喂入、壓縮成型、捆網捆扎等作業工序后,密度均勻的圓型草捆就出現在眼前,全程根據畫面提示和聲光報警來操控拖拉機的啟停,而不需要人工控制打捆操作。
據趙春江院士介紹,目前團隊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農業專用傳感器、農業生物儀器、精準農業智能裝備、農業機器人、數字化設計與測試的系統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等方面,包括農田土地精細平整作業技術、玉米精準播種施肥作業技術、精準施藥作業技術、秸稈打捆機智能作業技術、聯合收獲機精準收獲技術等已經投入實際應用。從實驗效果看,農機智能化特別是變量施藥技術的應用,對于挖掘地塊產量潛力、平衡農藥化肥施用量、節水節肥節藥以及減輕機手勞動強度,都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同時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