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麥收過八成 冬小麥主產區機收超2.6億畝
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眼下麥收已過八成,日機收面積超過1100萬畝。種植結構持續調優成為今年夏糧的一大亮點。
農情調度顯示,冬小麥主產區機收超過2.6億畝,河南、安徽、湖北、四川麥收結束,華北主產區迎來麥收高峰。
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衡水綜合試驗站站長喬文臣:畝穗數是57萬,穗粒數是32.7個,千粒重是39.5克,畝產是1250斤。
1250斤,這個產量比去年足足增加了120斤,這大大超出了河北景縣種糧大戶高志清的想象。
高志清告訴記者,景縣地處有名的華北漏斗區,去年秋種,他試著種下了小麥產業技術體系主推的節水新品種,沒想到能有這么好的收成。
河北景縣種糧大戶高志清:今年小麥經過了三次倒春寒,后來的高溫,很擔心(減產)。實際這個品種今年表現還真不錯,比較滿意。
品種不錯,不僅高產而且節水。
在土壤鹽堿化偏重的河北黃驊,由于不宜灌溉,小麥產量通常只有水澆地的一半。今年,河北在黃驊設立省級旱堿麥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推廣旱堿麥品種和配套技術,提高產量。
河北省滄州市農科院研究員徐玉鵬:目前我們這塊地種的品種滄麥14,到目前來看,旱堿麥從今年來講,比往年增產20%左右。從品質方面,籽粒成熟度更好了。
今年,河北補貼500多萬元,調優品種結構,在全省實現了節水高產品種全覆蓋。而在,市場緊缺的優質專用小麥也繼續擴大面積,今年達到35.8%,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我們手中有糧,我們經濟社會各項工作開展起來就有底氣。產量的豐收,更要看到它背后質的變化,就是我們品種的結構,就是優質化。
綠色興糧力促糧食穩產提質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加大科技興糧、綠色興糧支撐力度,有效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和節約灌溉用水等綠色發展方式,力促糧食生產穩產提質。
今年,我國節水品種和節水栽培技術的綜合推廣應用取得新進展,比傳統小麥生產節省灌溉水30%左右,平均每畝節水38立方米。
與此同時,通過一次性施肥、水肥一體化、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以及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應用,在20%的情況下保持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