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公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
2020-02-06
新華社12440
二、對標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六)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提質擴面,啟動省域、市域范圍內示范創建。在完成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車任務基礎上,有序推進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等通硬化路建設。支持村內道路建設和改造。加大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對農村公路養護的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公路條例立法進程。加強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完成“三區三州”和抵邊村寨電網升級改造攻堅計劃。基本實現行政村光纖網絡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普遍覆蓋。落實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責任,應由政府承擔的管護費用納入政府預算。做好村莊規劃工作。
(七)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完成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任務。統籌布局農村飲水基礎設施建設,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推進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有條件的地區將城市管網向農村延伸,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中央財政加大支持力度,補助中西部地區、原中央蘇區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做好水質監測。
(八)扎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要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其他地區實事求是確定目標任務。各地要選擇適宜的技術和改廁模式,先搞試點,證明切實可行后再推開。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開展就地分類、源頭減量試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先解決鄉鎮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問題。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支持農民群眾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推進“美麗家園”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農村人居環境公共設施維修養護進行補助。
(九)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統籌鄉村小規模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落實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政策,教師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符合條件的鄉村學校教師納入當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持續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專項行動,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增加學位供給,有效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上學問題。重視農村學前教育,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加強農村特殊教育。大力提升中西部地區鄉村教師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加強貧困地區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擴大職業教育學校在農村招生規模,提高職業教育質量。
(十)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辦好縣級醫院,推進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改造提升村衛生室,醫療服務空白點。穩步推進緊密型縣城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適當簡化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畢業生或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招聘程序。對應聘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鄉村工作的應屆高校醫學畢業生,給予大學期間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允許各地盤活用好基層衛生機構現有編制資源,鄉鎮衛生院可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村醫。加強基層疾病預防控制隊伍建設,做好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控。將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范圍。
(十一)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經辦服務水平,地級市域范圍內實現“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加強農村低保對象動態精準管理,合理提高低保等社會救助水平。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多形式建設日間照料中心,改善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殘疾人護理服務。
(十二)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向鄉村延伸,擴大鄉村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鼓勵城市文藝團體和文藝工作者定期送文化下鄉。實施鄉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支持鄉土文藝團組發展,扶持農村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發展戲曲曲藝、少數民族文化、民間文化。保護好歷史文化名鎮(村)、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農業文化遺產、古樹名木等。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
(十三)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大力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設施建設。深入開展農藥化肥減量行動,加強農膜污染治理,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常年禁捕,做好漁民退捕工作。推廣黑土地保護有效治理模式,推進侵蝕溝治理,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穩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利用。繼續實施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啟動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
三、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十四)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強化糧食省長責任制考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0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要保持基本穩定。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調整完善稻谷、小麥收購價政策,穩定農民基本收益。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加大對大豆高產品種和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推廣的支持力度。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推廣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服務模式。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優先安排農產品加工用地指標。支持產糧大縣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調劑收益按規定用于建設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擴大糧改飼規模,推廣種養結合模式。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增加適應國內需求的農產品進口。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深入開展農產品反走私綜合治理專項行動。
(十五)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落實“省負總責”,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縣級抓落實責任,保障豬肉供給。堅持補欄增養和疫病防控相結合,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對中小散養戶的防疫服務,做好飼料生產保障工作。嚴格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舉措,抓緊打通環評、用地、信貸等瓶頸。糾正隨意擴大限養禁養區和搞“無豬市”、“無豬縣”問題。嚴格執行非洲豬瘟疫情報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發進程。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落實防疫人員和經費保障,在生豬大縣實施鄉鎮動物防疫特聘計劃。引導生豬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轉移,逐步減少活豬長距離調運,推進“運豬”向“運肉”轉變。加強市場監測和調控,做好豬肉保供穩價工作,打擊擾亂市場行為,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支持奶業、禽類、牛羊等生產,引導優化肉類消費結構。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加強漁港建設和管理改革。
(十六)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提早謀劃實施一批現代農業投資重大項目,支持項目及早落地,有效擴大農業投資。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修編建設規劃,合理確定投資標準,完善工程建設、驗收、監督檢查機制,確保建一塊成一塊。如期完成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加大農業節水力度。抓緊啟動和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開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前期工作,適時推進工程建設。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統籌規劃、分級布局和標準制定。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對其在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依托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開展數字鄉村試點。
(六)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提質擴面,啟動省域、市域范圍內示范創建。在完成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車任務基礎上,有序推進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等通硬化路建設。支持村內道路建設和改造。加大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對農村公路養護的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公路條例立法進程。加強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完成“三區三州”和抵邊村寨電網升級改造攻堅計劃。基本實現行政村光纖網絡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普遍覆蓋。落實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責任,應由政府承擔的管護費用納入政府預算。做好村莊規劃工作。
(七)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完成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任務。統籌布局農村飲水基礎設施建設,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推進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有條件的地區將城市管網向農村延伸,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中央財政加大支持力度,補助中西部地區、原中央蘇區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做好水質監測。
(八)扎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要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其他地區實事求是確定目標任務。各地要選擇適宜的技術和改廁模式,先搞試點,證明切實可行后再推開。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開展就地分類、源頭減量試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先解決鄉鎮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問題。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支持農民群眾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推進“美麗家園”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農村人居環境公共設施維修養護進行補助。
(九)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統籌鄉村小規模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落實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政策,教師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符合條件的鄉村學校教師納入當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持續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專項行動,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增加學位供給,有效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上學問題。重視農村學前教育,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加強農村特殊教育。大力提升中西部地區鄉村教師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加強貧困地區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擴大職業教育學校在農村招生規模,提高職業教育質量。
(十)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辦好縣級醫院,推進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改造提升村衛生室,醫療服務空白點。穩步推進緊密型縣城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適當簡化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畢業生或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招聘程序。對應聘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鄉村工作的應屆高校醫學畢業生,給予大學期間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允許各地盤活用好基層衛生機構現有編制資源,鄉鎮衛生院可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村醫。加強基層疾病預防控制隊伍建設,做好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控。將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范圍。
(十一)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經辦服務水平,地級市域范圍內實現“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加強農村低保對象動態精準管理,合理提高低保等社會救助水平。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多形式建設日間照料中心,改善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殘疾人護理服務。
(十二)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向鄉村延伸,擴大鄉村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鼓勵城市文藝團體和文藝工作者定期送文化下鄉。實施鄉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支持鄉土文藝團組發展,扶持農村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發展戲曲曲藝、少數民族文化、民間文化。保護好歷史文化名鎮(村)、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農業文化遺產、古樹名木等。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
(十三)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大力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設施建設。深入開展農藥化肥減量行動,加強農膜污染治理,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常年禁捕,做好漁民退捕工作。推廣黑土地保護有效治理模式,推進侵蝕溝治理,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穩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利用。繼續實施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啟動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
三、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十四)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強化糧食省長責任制考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0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要保持基本穩定。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調整完善稻谷、小麥收購價政策,穩定農民基本收益。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加大對大豆高產品種和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推廣的支持力度。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推廣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服務模式。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優先安排農產品加工用地指標。支持產糧大縣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調劑收益按規定用于建設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擴大糧改飼規模,推廣種養結合模式。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增加適應國內需求的農產品進口。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深入開展農產品反走私綜合治理專項行動。
(十五)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落實“省負總責”,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縣級抓落實責任,保障豬肉供給。堅持補欄增養和疫病防控相結合,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對中小散養戶的防疫服務,做好飼料生產保障工作。嚴格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舉措,抓緊打通環評、用地、信貸等瓶頸。糾正隨意擴大限養禁養區和搞“無豬市”、“無豬縣”問題。嚴格執行非洲豬瘟疫情報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發進程。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落實防疫人員和經費保障,在生豬大縣實施鄉鎮動物防疫特聘計劃。引導生豬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轉移,逐步減少活豬長距離調運,推進“運豬”向“運肉”轉變。加強市場監測和調控,做好豬肉保供穩價工作,打擊擾亂市場行為,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支持奶業、禽類、牛羊等生產,引導優化肉類消費結構。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加強漁港建設和管理改革。
(十六)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提早謀劃實施一批現代農業投資重大項目,支持項目及早落地,有效擴大農業投資。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修編建設規劃,合理確定投資標準,完善工程建設、驗收、監督檢查機制,確保建一塊成一塊。如期完成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加大農業節水力度。抓緊啟動和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開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前期工作,適時推進工程建設。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統籌規劃、分級布局和標準制定。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對其在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依托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開展數字鄉村試點。
標簽:
中央一號文件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