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肩上背”到“天上飛”,鎮江農民種田裝備這些“智能高科技”
天空中,無人機正在進行植保作業,地面上,學員們的目光緊追不舍,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7月5日到7月9日,由鎮江句容農業農村局組織的一場無人機植保技術培訓,吸引了當地20多名種糧大戶參加,他們此行學習的是田間地頭的高科技——操控搖桿。小小的無人機就能飛上藍天播撒農藥,從而實現“天上飛”代替“肩上背”。
“無人機植保不僅可以能做到精準噴灑、減少藥劑使用量,而且更可以提高作業效率,一般來說,一臺無人機每天至少能夠噴灑300多畝,這也是一個發展趨勢,將來也會逐漸取代人力。”句容農業農村局的朱明告訴記者,句容丘陵崗坡地多,地勢高低不平,通過無人機植保更能發揮優勢。
“左轉、直飛、停留、右轉、降落……”在培訓現場,學員們操作著搖桿,控制著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實踐。今年46歲的謝紀兵,是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這次特地派他兒子謝廣勝來參加培訓。謝紀兵告訴記者:“現在農村年輕勞力太少,背壺打農藥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聽說無人機植保省時省力,早點讓兒子學會,早一點能用上。”
從“肩上背”到“天上飛”,從“省力化”到“智能化”,這是謝紀兵這些年來,種田感受的變化。
“過去我們治蟲打藥都是肩背式噴霧器,一個人一天最多也只能打十幾畝,而且人也吃不消。后來發展到電動式彌霧機,再到后來的拖管式植保機械。現在已經發展到無人機植保了,隨著科技的發展,種田也更加智能化了!”不僅僅是植保機械,如今從播到種到收,在謝紀兵的家中,各類機械達到了150多臺套!今年,智能無人駕駛插秧機也投入使用。
謝紀兵告訴記者,他從2002年承包100多畝田,到2005年種300畝田,如今他已經承包到14000多畝田!這都得益于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讓農民種田變得更加輕松。
記者了解到,鎮江句容市作為江蘇省第二批全程機械化示范市建設縣市區,近年來,通過行政推動、政策扶持、技術保障、示范引領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推進了全市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建設,使得農機作業水平提升。目前,句容全市現有大中型拖拉機1445臺、高速乘坐式插秧機700臺、高地隙噴桿式植保機200余臺、聯合收割機500臺、糧食烘干機342臺、旋耕機和秸稈還田機械各1200余臺套。與此同步,糧食生產耕整地、種植、收獲、秸稈處理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99.1%、88.2%、99.1%、92.8%;機械化植保和產地烘干能力分別達84.4%和75.6%;全程機械化水平達89.7%。
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不僅徹底改變了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更是托起了句容老百姓的富民增收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