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全程無人駕駛智能作業”首試成功
一臺經過智能化改造的180馬力拖拉機,配帶精準變量施肥和高速精量播種一體機機,地按照預設線路,完成了直行作業,地頭播種機抬起,拖拉機組拐彎換向作業。
2019年6月12日上午,河北省農機部門聯合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農科院專家團隊共同開發的全程無人駕駛智能化作業系統,在趙縣姚家莊村試驗田成功完成首試。
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孟志軍介紹了系統研發情況。中心研發的自動導航系統輔助駕駛AMG-1201(2),已經從2017年在河北省幾十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進行了試驗示范。自動導航系統輔助駕駛作為代產品可以高精度地自動直線行駛,拐彎時還得人工操作。今年試驗的全程無人駕駛系統,更具智能化。這個系統由車載導航控制終端、高精度北斗衛星接收機、工作狀態控制集成裝置等部分組成,通過精準測量車輛的位置、航向和姿態,使農機具有在規定區域自動規劃路線及導航、地頭自動換向和遠程啟停控制等功能,實現了往復無人高精度播種作業。
由于農機作業季節性強、尤其是夏收,這兩年農機手極度短缺。“一到農忙時節,就算一天開出500元的高價,也經常招不到可心農機手。”對于全程無人駕駛的智能作業的高質,趙縣光輝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姚風娟十分激動。該合作社流轉土地4000畝,托管土地8000畝。“這兩年人工成本上漲得非常快,新一代智能作業的推出,將大大降低我們的作業成本。”姚風娟說。
新一代智能作業完成首試,意味著河北省農業全程機械化取得新突破。河北省農機局副局長郭恒表示,新一代智能作業可以更加精準地設定往復作業路線,限度減少作業壟間的重疊和遺漏,顯著提高作業質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同時,全程無人駕駛系統降低了對農機駕駛員的操作要求,駕駛和操作更能輕松駕馭,緩解了對高水平農機手的依賴。
2016年起,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發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托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趙春江院士團隊提供的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聯合河北省農科院糧油作物所專家團隊,確定了精準作業和信息化引領全程機械化的思路,選擇在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的趙縣進行試驗,探索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和作業模式,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探索,具有河北特色的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基本形成。集成使用傳感器技術、北斗衛星定位導航技術、遙測遙感技術、無線互聯技術,通過物聯網實現了對對小麥聯合收割計產、高速精量播種、精準變量施肥、精準變量施藥、節水全程作業環節進行智能化物聯網管理和監測。農機合作社“智慧農場”在“三夏”機械化生產上實現了農機“四化”:農機管理信息化、田間作業智能化、生產過程數字化、經營服務網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