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創業失敗的五個原因在這兒,你中招了嗎?
導語:
“投身農業,創業三四年還在投錢,維持不下去了”,“幾千畝地不知道做什么一頭霧水”,農業行業創業的產業者們總是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成功也越來越遠,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在農業成本大、回報期長,從沒有想過內因,其實投身農業很容易走進一些誤區,而這些誤區你可能已經深陷其中。
誤區有哪幾個?梅子整理出五個,供大家參考。
農技坑:我是農村人,我懂農業
很多跨界投身農業的人,很多都是有農村生活經歷或者本身就是農民,占比可達90%。但是真正弄懂農業的人少之又少,很難把創業投身農業的定位和普通農民區別開來,簡單地以為種地就是農業,忽略自己根本不懂農業相關技術的問題,并且各個方面都親力親為,導致在根本問題上就出現很大問題,因為這個原因虧本失敗的例子很多。
畢竟,農業的特殊性,農業技術、農產品營銷等將會影響到創業的成功與否。
規模坑:農業適合小本創業
從目前來看,投身農業創業的人,人力成本大多來自家庭成員或者親戚朋友,所有在資金投入這方面的預算不是很足,但是在不改變根本種植模式的情況下,小規模農業很難賺錢,想做大也沒有可以支撐的規劃和資金鏈,慢慢就形成了一個難上難下的境界。
因此,輕視成本以為小規模種養殖就能賺錢的投資者最終會以失敗告終,沒有清楚即使是小規模也需要適度的資本和有效的商業模式。
資本坑:有錢,干農業一定會成
剛才說到資金鏈和成本的把控,但是90%投身農業的人都說自己沒有錢或者缺錢,感覺如果有龐大的資金支持就一定可以賺錢一樣。
但是,很明顯做農業很大程度上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而且這個原則實用于任何的行業,每個項目失敗了,都是因為人出了問題,歸結于創始人的領導和團隊的協作。
所以,形成規模的農業,錢只是輔助的工具,人才是關鍵,所以很多有資本的創業者做農業會把方向走偏,覺得自己錢多就可以成事,孰不知在很多農業領域即使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公司都有很大的失敗可能性。
潮流坑:政策好,有利于農業創業
這幾年三農政策的確有利于農業和農村創業,但我們永遠相信一句話“盈則必虧”。當大環境相同的情況下,如何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的確需要實力。
另外,農業沒有藍海,全部是紅海。無論你搞種植、養殖還是電商,幾乎沒有什么壁壘可言,核心競爭力也沒有。政策是公平,但競爭肯定是不公平,很多農業創業者都倒在同行的競爭上。
價格坑:低價才有銷路
農產品定價有時候會走進2個歧途:
1.高價農產品,做高端市場
2.低價農產品:鋪貨走量。
其實,農業是個門檻很高的行業。價格,也不是農產品營銷手段。
農產品想要在市場上大賣有3個決定因素:品質、包裝、品牌或口碑。
1.品質是農產品關鍵一環
2.不管是外形包裝還是品相上面,包裝都決定產品銷量
3.公司的品牌、個人品牌,個人口碑或者公司的口碑都決定農產品銷售
所以說,想要靠價格拼市場的農業創業者,趕緊放棄這個想法吧。
總之,想要在農業產業中取得成功,農業人要懂農業、懂政策、懂市場,還要會玩。其中一項缺一不可,放下自己的想當然,才能穩健地走出步,農業行業是個高門檻,但不意味著不能成功。
你覺得投身農業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