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連環坑,你踩中沒?
主人公王昊鑫,因家里自有面粉廠,而每年都面臨小麥不夠用,需從外面大量收購的窘境。2014年因政策鼓勵土地流轉,于是王父就決定承包300畝土地,自己種植小麥。
剛開始只做糧食作物且規模小,利潤空間小,所以老王就打算擴大種植規模。沒想到這一擴大,就踏進了農業連環坑。
一、農業坑:盲目擴大種植規模
2015年,種植面積從原來300畝擴大到1000畝。同時在基礎建設方面:新建大型曬場和倉庫、添置大型機械。可沒料到,僅成本投入就已超百萬。
因錯估基礎設施投入,導致收不抵支引發虧損。盲目擴大種植規模,成為了他們做農業踩到的個大坑。
1、錯估自身抗風險能力。對自身能力預估過高,導致市場價格波動時,抗風險能力不夠。
2、錯估運營成本。對資金預算沒有太大概念,導致基礎設施投入超預計,資金鏈緊張。
很多農人對于基礎設施投入沒有概念,以為農業基礎投入,不用投資太多。卻不曾想,農業基礎投入,就是個無底洞,動一下就是錢!關鍵是這些投入,還沒有利潤。
因此,今年開始了從重資產到輕資產化的嘗試。不再往外擴展,與農戶直接合作,以優惠的價格為農戶提供機械、化肥、種子等。并且在作物成熟后以高于市場收購價購買作物。
二、農業第二坑:政策改動,囤積玉米反入坑
2016年,因為前一年囤積的部分玉米掙錢了,所以老王又收購百萬斤玉米囤積起來,卻沒想到遇上政策,突然取消玉米托市收購;加之外國玉米的低價沖擊,玉米價格大跌,價格跌至7毛上下,當年玉米收購價為8毛,最后不得不以低于成本價銷售出去,加之其他損耗,又賠了好幾十萬。
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老王根據往年的行情,大批量囤貨,卻受市場行情影響,導致又掉一坑。
三、農業第三坑:盲信“好種子”概念又遭熟人坑
2017年,一家相熟的種子公司,向老王推介新品種的小麥種子。以高畝產,高質量為誘餌,邀請老王試種。雖然,新種子價格比普通小麥種子貴上一倍,還沒有經過審定,但老王還是試種了200畝。
試種前期麥子發展勢頭非常好,因此老王就想將種子推介出去,與關系不錯的農人都談好價格,將在小麥成熟后,簽訂協議。但因麥種質量不好,導致收麥時產量劇減,不僅損失了一筆錢,信譽也差點難以挽回。
陷入連環坑時,要更加慎重,提升辨識力,面對沒有進行過審定的種子,不要輕易嘗試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