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深埋黑土地化作“春泥”助增收
2017-11-22
中國農機化導報4640
核心提示:將秸稈作為土地的肥料還田,是解決秸稈問題的根本出路。省農委農機局副局長張鶴生說,近兩年,我省以提升耕地地力和秸稈禁燒為主要目標,加大了對全省秸稈還田工作的推進力度。今年是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開展的一年,目前,全省僅玉米和水稻秸稈還田面積就已接近4000萬畝。
一片剛收獲的玉米地,長短不一的秸稈散布在地里。三臺大農機在地里來回奔忙,前面一臺紅色的拖拉機帶著滅茬機,所過之處,地里的玉米秸稈只剩幾厘米長;后面兩臺綠色拖拉機帶著翻轉犁,正迅速將剛粉碎的秸稈攪拌進耕地。只見犁下耕土像浪花一樣翻轉,翻上來的耕土露出黑油油的本色。
每年秋收時節,玉米秸稈處理就成了黑龍江這個糧食大省面臨的焦點問題。當前,在玉米秸稈處理的諸多方法中,利用大農機實施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將秸稈取之于田,用之于田,是最實用、最容易復制、見效最明顯的方法。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破解燒秸稈的舊俗,龍江大地已經行動起來。
為鼓勵引導農民將玉米秸稈進行機械化還田,今年黑龍江省首次對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給予補助,每畝補助40元。同時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規定,對摟草機、撿拾壓捆機、秸稈粉碎還田機、翻轉犁等用于玉米秸稈還田的農機具實行“敞開補貼”,即只要購置上述農機具即可以享受補貼政策。
日前,記者到綏化市北林區采訪。一路所行津河鎮、紅旗鄉、永安鎮等鄉鎮,大片收獲完的玉米地里,再也看不到煙薰火燎,取而代之的是機械轟鳴。到保山鎮立軍現代農機合作社采訪時,一臺大馬力拖拉機帶動七鏵犁作業的場面更為壯觀。只見拖拉機從耕地的一頭行駛到另一頭,如同趟出一條小河,“小河”很快由原來的黃色變成了黑色。合作社負責人馬立軍自豪地說,要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機械化勢在必行。我們這臺七鏵犁就是法國生產的,能將耕地深翻至40厘米,是進的大農機。
永安村63歲的村民樸春是種地的老把式,他高興地對記者說:“今年村里用大農機粉碎秸稈,再深翻土地真是太好了,農民都搶著干!往年秸稈沒法處理,都當廢物燒了。翻地也超不過20厘米,剛到小腿肚子,今年的深度到了膝蓋。爛在地里的秸稈等于給土地增加了養料。深翻地還打破了耕地的犁底層,提溫保墑,能實現秋雨春用,明春可以在上面直接播種。”
北林區農機局副局長薛世民告訴記者,今年秋天,北林區依托大型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已完成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42萬多畝,秸稈利用量達到40萬噸左右。
要將玉米秸稈粉碎還田,必須大農機上陣,但僅有農機是完不成的。它需要農民接受,需要土地連片。北林區果園村黨支部書記張守安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最難的是秸稈還田后重新分地。果園村有耕地1.3萬畝,這些土地分給了全村570多戶。大農機統一作業后,全村的地塊都連成了一片,必須重新劃分土地。為此,村干部們做了大量的思想動員和政策宣傳工作,甚至找出當年分地的臺賬挨家挨戶查壟,再細致地劃出地塊,村里的黨員積極帶頭執行,最終使全村5000多畝玉米秸稈全部實現了機械化還田。
省委省政府出臺好政策、農村基層干部全力推動、農民積極參與、大農機高標準作業,這些形成合力,才實現了北林區40多萬畝玉米秸稈還田。綏化市農委副主任楊振明總結說。
將秸稈作為土地的肥料還田,是解決秸稈問題的根本出路。省農委農機局副局長張鶴生說,近兩年,我省以提升耕地地力和秸稈禁燒為主要目標,加大了對全省秸稈還田工作的推進力度。今年是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開展的一年,目前,全省僅玉米和水稻秸稈還田面積就已接近4000萬畝。
這是記者日前在綏化市北林區永安鎮正黃五村采訪時看到的秸稈機械化還田的場景
每年秋收時節,玉米秸稈處理就成了黑龍江這個糧食大省面臨的焦點問題。當前,在玉米秸稈處理的諸多方法中,利用大農機實施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將秸稈取之于田,用之于田,是最實用、最容易復制、見效最明顯的方法。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破解燒秸稈的舊俗,龍江大地已經行動起來。
為鼓勵引導農民將玉米秸稈進行機械化還田,今年黑龍江省首次對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給予補助,每畝補助40元。同時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規定,對摟草機、撿拾壓捆機、秸稈粉碎還田機、翻轉犁等用于玉米秸稈還田的農機具實行“敞開補貼”,即只要購置上述農機具即可以享受補貼政策。
日前,記者到綏化市北林區采訪。一路所行津河鎮、紅旗鄉、永安鎮等鄉鎮,大片收獲完的玉米地里,再也看不到煙薰火燎,取而代之的是機械轟鳴。到保山鎮立軍現代農機合作社采訪時,一臺大馬力拖拉機帶動七鏵犁作業的場面更為壯觀。只見拖拉機從耕地的一頭行駛到另一頭,如同趟出一條小河,“小河”很快由原來的黃色變成了黑色。合作社負責人馬立軍自豪地說,要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機械化勢在必行。我們這臺七鏵犁就是法國生產的,能將耕地深翻至40厘米,是進的大農機。
永安村63歲的村民樸春是種地的老把式,他高興地對記者說:“今年村里用大農機粉碎秸稈,再深翻土地真是太好了,農民都搶著干!往年秸稈沒法處理,都當廢物燒了。翻地也超不過20厘米,剛到小腿肚子,今年的深度到了膝蓋。爛在地里的秸稈等于給土地增加了養料。深翻地還打破了耕地的犁底層,提溫保墑,能實現秋雨春用,明春可以在上面直接播種。”
北林區農機局副局長薛世民告訴記者,今年秋天,北林區依托大型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已完成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42萬多畝,秸稈利用量達到40萬噸左右。
要將玉米秸稈粉碎還田,必須大農機上陣,但僅有農機是完不成的。它需要農民接受,需要土地連片。北林區果園村黨支部書記張守安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最難的是秸稈還田后重新分地。果園村有耕地1.3萬畝,這些土地分給了全村570多戶。大農機統一作業后,全村的地塊都連成了一片,必須重新劃分土地。為此,村干部們做了大量的思想動員和政策宣傳工作,甚至找出當年分地的臺賬挨家挨戶查壟,再細致地劃出地塊,村里的黨員積極帶頭執行,最終使全村5000多畝玉米秸稈全部實現了機械化還田。
省委省政府出臺好政策、農村基層干部全力推動、農民積極參與、大農機高標準作業,這些形成合力,才實現了北林區40多萬畝玉米秸稈還田。綏化市農委副主任楊振明總結說。
將秸稈作為土地的肥料還田,是解決秸稈問題的根本出路。省農委農機局副局長張鶴生說,近兩年,我省以提升耕地地力和秸稈禁燒為主要目標,加大了對全省秸稈還田工作的推進力度。今年是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開展的一年,目前,全省僅玉米和水稻秸稈還田面積就已接近4000萬畝。
標簽:
農機,玉米機,玉米秸稈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97312025第五屆中國(江西)農業機械及農業科技展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昌順利召開
- 13592關于變更2025第十三屆內蒙古春季農業機械博覽會會址的公告——內蒙古農牧業機械工業協會宣
- 131332025西南農機展:丘陵農機、糧油機械、畜牧機械與春耕農機團購節大集結!
- 13064聚焦現代農業!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農機展2月28日盛大舉行
- 12715關于推介2024年設施種植機械化生產主推模式的通知
- 12126湖南省關于進一步明確存量變型拖拉機年檢審相關事項的通知
- 11967拓展終端 開發渠道 | 500家農機企業5000家合作社300家經銷商的PARTY
- 11858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新成效
- 10989農機出口大機遇,澳大利亞農業展有哪些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