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共享農機”讓杭后農民“潮” 了一把
掃碼關注即可一鍵預定農機服務,有機器者接單并完成服務,這是內蒙古收啊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推出的國內(互聯網+共享農機)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核心內容。杭后農民今年搭上了互聯網快車,通過服務平臺讓小生產連接到了大市場。
一鍵預定足不出戶選服務
三道橋鎮和平村二組的李志云是全村個通過互聯網預定農機的會員。“今年種了12畝小麥,一上午的時間就都收割完了,每畝38元,比往年便宜好幾塊錢。”說起今年不同的割麥方式,60歲的李志云感受特別深。他告訴記者:“預定農機那是真方便,手機一點就行,根本不存在找經紀人、排隊的事兒。關鍵是還能自由選機器,以前地塊小大機器進不來、割不干凈,今年用小點的機器全都解決了。”說話間,李志云便拿出了手機,為記者演示了起來。掃碼關注、選擇規格、留下姓名地址和聯系方式,說話間就完成了全部操作。“互聯網就是好,服務挺。明年要是連片種植,這樣從種到收各類農機費用就更低了。”李志云笑著說。
記者了解到,為保證麥收順利進行,收啊收電子商務平臺按照全旗農業種植結構安排,通過網絡平臺規劃農機招商,從陜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引進了100臺不同型號的機械,收割小麥10萬多畝,占全旗小麥總種植面積的1/3,為農民節省收割成本120萬元。
受益于“互聯網+共享農機”的還有來自各地的麥客。“按照訂單來收麥子,不用自己出去找麥源,也不存在市場亂價的問題,收入相對來說有保障。平臺對機械要求比較嚴格,對收麥需求雙方而言都更有保障。”早在一個月之前,來自陜西漢中的麥客杜斌就通過互聯網成為了農機合作商,初試“互聯網+共享農機”,麥客們嘗到了甜頭。
麥收只是個開始,“互聯網+共享農機”電商服務平臺還集聚了大量的優質農機服務商,涵蓋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共享農機的興起搭建起了農民與優質農機對接的橋梁,對當地發展農業生產規模化種植和全程機械化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搭上互聯網致富走出新路子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共享農機以外,農民依托收啊收電子商務平臺不僅節約了種植成本,還節省了生活開支。一位農民朋友告訴記者:“網上購買農藥、化肥都比市場價要便宜,柴油每升便宜0.2~0.4元左右,還給送到家門口。特色農產品也能通過網上銷售,今年賣葵花高于市場價,還都是現款結算呢。”這些實惠就在農民身邊,電商平臺的建設讓農民致富走出了新路子。
走進收啊收旗下菜呢電商服務站,幾位農民正圍坐在顯示屏前選購生活用品。“到菜呢,什么都能買,買回來的東西量好、價格實惠、送貨上門,還能交話費、買機票,省錢又省事兒。”村民們為服務站方便快捷的服務紛紛點贊。
目前,收啊收電子商務公司已建成菜呢服務站32個,實現交易額200多萬元,為農民節省開支60多萬元。今年,企業還開通了農產品網上發布平臺,整合當地優質特產,讓百姓通過電子商務將優質農產品銷往各地。目前,米倉笨雞、三道橋西瓜已經開始在線上銷售;主打綠色無公害、原生態的整頭葵花、玉米、有機面粉等特色產品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
麥收結束后,收啊收電商平臺又發布了新的招商信息,大宗產品新貿易線下聯盟商家招募已經啟動。目前,該公司已與旗內的出口商達成了5萬噸葵花收購合作協議,高于市場價現金收購,涉及種植面積約20萬畝、農戶約1萬戶。農產品以訂單的方式直接到深加工流水線,再通過網絡進行跨境貿易,省去了中間環節的交易成本,實現了農民收益化,也破解了優質農副產品銷售渠道不暢、收入無保障的問題。